双星陨落! 缅怀致敬袁隆平院士、吴孟超院士,精神永存照亮前路!

北京聚能教育
2021-5-26 17:02:21 文/庞瑾 图/丁静雯
聚能教育
沉痛悼念·袁老 吴老
2021年5月22日
5月22日13点02分,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原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吴孟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
5月22日13点07分,“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因病医治无效,在湖南长沙去世,享年91岁。
一日痛失两位国之大者、科研巨匠
科研巨匠虽陨
科学精神永存
国士无双
愿世间如你们所愿医食无忧
送别
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
逐梦脚步从未停下
始终牵挂杂交水稻工作
(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男,汉族,生于北京,无党派人士,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原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发明协会会士,湖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第六至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
荣获奖项
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2000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4年获得沃尔夫农业奖,2006年4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0年获得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13年获得第四届中国消除贫困奖终身成就奖,2018年当选中国发明协会首届会士。
杂交水稻创始人
袁老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
并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
共和国勋章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授予袁老“共和国勋章”。2020年11月28日,当选2020中国经济新闻人物。
袁隆平曾说自己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第二个梦是杂交稻覆盖全球梦。
历经半个世纪水稻研究,袁隆平将梦的种子撒向了更远的地方。
一位老者,一颗赤子的心,一个童真的梦,他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他是稻田的忠实守望者!
贡献了全世界的伟人,
值得全人类纪念、缅怀,
袁老,您一路走好!
吴孟超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医者仁心
无影灯下70年挑战“癌中之王”
吴孟超出生于1922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无影灯下70年挑战“癌中之王”,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回国、学医、参军、入党,吴孟超的一生犹如一曲壮美的乐章,将青春和生命融于祖国的山河,成为我国医疗和科研战线上一盏永不熄灭的无影灯。
吴孟超1922年出生于福建省闽清县,治病救人78载,九旬高龄依然坚守在门诊、手术室和病人的病床前。
吴孟超1949年毕业于原同济大学医学院(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2005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我国肝胆外科开拓者和创始人。
吴孟超院士的主要科学技术成就如下:1.创立了肝脏外科的关键理论和技术体系。
2.开辟了肝癌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领域。3.创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肝脏疾病研究和诊疗中心,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专业人才。
吴孟超院士从事肝脏外科领域研究以来,获得多项国家、军队、省部级科技荣誉及奖励。
在退休仪式上,吴孟超说:只要病人需要,我随时可以投入战斗!“自己只是从院士的位置上退休,而在医生这个岗位上,他还会继续干下去。”
对他来说,最大的快乐就是治好病人。“我最大的幸福就是倒在手术台上。”——这句话吴孟超说了很多年。
国际小行星中心发布公报,将第17606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 “吴孟超星”。
他创造了多个医学界第一。
吴老,您一路走好!
他们是最勇敢的人,保护中国医食无忧
他们是最明亮的星,指引人们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