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专业参考!2021泰晤士学科评级结果发布,63项超世界水平

北京文新教育
2021-5-26 17:01:23 文/左鹏飞 图/洪智宏
5月11日,泰晤士高等教育(THE)发布了第二届中国学科评级。
这是继2020年7月发布了中国学科评级的第一版后,又一次公布中国学科评级。
2020年7月版是将80所中国大陆高校和全球其他1275所大学进行了比较,而本次评级涵盖了90所中国大陆高校,以及全球1420所院校。评分采用中国教育部的学科分类法,涵盖89个科目,采用 A+ 至 C– 评分系统。
中国高校离世界一流学科有多近?
2021年中国学科评级的结果表明,在绝大多数学科中,中国大陆大学的表现均优于世界其他地区的院校。总体而言,中国高校的平均分数为B+,而全球平均分数为B。
这一分数使中国与其他大型发达的高等教育系统(包括美国、加拿大和英国)并驾齐驱,并且超过了法国、日本、俄罗斯和韩国等高等教育系统。此外,少数在研究方面表现出众的国家得分较高,包括澳大利亚、德国、荷兰和新加坡。
在89个学科中,中国大陆所有上榜大学的得分的49%为A +,A或A-,与英国和美国的分数相同。平均而言,中国大陆高校在30个学科中至少取得A-的成绩,并且在63项学科的表现优于世界其他地区,其中主要是在工学、天文学、大气科学、化学和力学学科。
将中国大陆高校的表现与世界领先的高等教育系统进行比较时,其结果表明,中国已经在5门学科上奠定了成功基础。平均而言,中国大陆高校在冶金工程(A)、城乡规划(A)、大气科学(A-)、交通工程(A-)和教育学(A-)中的评级优于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德国。
中国学科评级的评级方法采用了2020年9月发布的2021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的方法,对11项指标进行了加权,并结合了收集到的12820份针对中国学者的声誉调查投票,以确保更深入地了解大学在中国大陆的声誉。此外,泰晤士高等教育已经开发出一种经过改进的清晰的引文分数的计算方法。为了确保大学所授课程信息的准确性,泰晤士高等教育还主动联系参加世界大学排名的所有中国大陆高校验证此信息。
中国学科排名中包括的所有大学都是泰晤士高等教育旗舰世界大学排名的上榜大学。中国学科排名的数据取自2020年9月发布的2021年世界大学排名,下一届评级结果将基于今年9月即将发布的2022年世界大学排名数据。
关于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国学科评级
“中国学科评级”是唯一根据中国教育部学科分类将中国大学与世界大学进行比较的绩效表。该评级衡量研究密集型大学的所有核心使命:教学、研究、国际视野和知识转移。我们使用11个经过精心校准的绩效指标来提供最全面、最平衡的比较,受到学生、学者、大学领导、行业和政府的信任。该评级包含89个细分学科,与其他主要学科排名或评级机构相比,所涵盖的学科更多。
绩效指标分为五个领域:
教学(学习环境)
研究(发表量、收入和声誉)
引文(研究影响力)
国际视野(国际教师、国际生和国际合著)
行业收入(知识转移)
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国学科评级不同于之前的排名,因为它们为每个学科提供了“等级”,而不是具体的排位。与泰晤士高等教育现有的11个学科大类排名不同的是,中国学科评级可让您更深入地了解细分学科的详细信息。
评级结果
中国大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德国在89个学科的平均表现如下:
双一流高校表现如何?
据统计,此次参与评级的90所中国大陆高校中,包括一流大学建设高校36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32所,非“双一流”建设高校22所。
其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表现优异,共有356个学科上榜A+,占到了中国高校A+评级总数的94.2%。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上榜学科主要集中在B类、C类,其中,在B-学科上榜最多,达到100个。非“双一流”高校也在B-学科上榜最多,有57个。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浙江大学共53个学科入选,成上榜学科最多的中国大陆高校。上榜A+学科最多的则是清华大学,在45个参与评级的学科中有42个获得A+,北大紧随其后,共41个学科入选A+。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南京师范大学表现优异,上榜学科数量最多,共31个。
有7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有学科入选A+,分别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南京农业大学、上海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有22所非“双一流”高校参与学科评级,其中,扬州大学上榜学科数量最多,达30个。江苏大学上榜学科总数其次,有25个,且多集中于A类,13个A类学科中有4个A+学科,在非“双一流”高校中表现不俗。南方科技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也分别有1个学科入选A+。
此外,深圳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汕头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扬州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燕山大学、华侨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温州大学和首都医科大学均有学科达A类。
泰晤士高等教育首席知识官菲尔·巴蒂在具体解读中国“双一流”高校(68所上榜)的结果时介绍,在30所A类一流大学中,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成绩均为A级(包括A+, A, A-),A类一流大学的其他优势学科包括环境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和机械工程。
这表明在中国一流大学强劲表现的引领下,中国在工科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这方面,中国高校显然是世界一流的,足以与世界顶级高等教育体系竞争,在这些学科领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和研究。
然而,当考虑所有上榜的中国高校时,机械工程的平均得分是B+。这可能意味着国内“双一流”大学和非“双一流”大学在学科发展速度上仍存在差距。
与国内学科评估互补
看中国学科的一种国际视角
据了解,2021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国学科评级的绩效指标可分为5个领域,分别是:教学(学习环境),研究(发表量、收入和声誉),引用(研究影响力),国际视野(国际教师、学生和国际合著)和行业收入(知识转移)。
数据来自2021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2021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国学术声誉调查、2019和2020年的国际学术声誉调查以及爱思唯尔(Elsevier)文献计量数据库。
此前,我国教育部公布了《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和指标体系。包含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2个,三级指标25个。一级指标有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与资源、科研(艺术/设计)水平、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
菲尔·巴蒂表示,中国教育部学位中心的学科评估框架是为中国高校量身定做的一个独特和精细的系统。“我们注意到学位中心的学科评估与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的评价体系的相似之处,而我们建立中国学科评级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希望与中国的学科评估起到互补作用。尽管我们所使用的指标不完全一致,但中国学科评级和学科评估都涉及教学和研究质量的监测”。
菲尔·巴蒂表示,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国学科评级和学位中心的学科评估也在国家和全球范围里衡量学科声誉,这对于大学自我评估其宣传策略,以及在不同学科国内外合作的成效,极为有益,而不是普遍地依靠高校的整体声誉。这表明中国学科评级和学科评估的评价体系都含有类似的评估原则,旨在突出大学的核心使命。
他强调,“我们认同学位中心为其目的制定了更为精细和具中国特色的评价指标,而中国学科评级为了成为全球大学共同切磋的平台,需要选择世界大学能有共鸣和更具兼容性的指标”。
评级结果完整名单
评级方法论
1
涵盖学科
中国教育部以13个支柱领域对111门学科进行分类。本评级通过12个支柱领域来衡量89门学科的绩效。这些分类是:
农学
艺术学
经济学
教育学
工学
历史学
法学
文学
管理学
医学
哲学
理学
我们排除了14门强烈围绕军事和/或国家安全主题的学科,另外还排除了7门过于中国特有的学科,因为很难将它们与国际大学进行比较。我们还排除了法学学科,因为没有足够数据对其进行国际比较。
2
评级资格
大学须满足下列4项关键标准以被纳入本学科评级:
必须纳入2021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
必须符合与2021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相关的学科大类排名门槛
中国大陆之外的高校必须在提交2021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时选择了相关学科大类;中国大陆高校必须提交他们教授相关学科的证据
必须满足一个学科最低的论文发表数量要求(2016至2020年间)
满足这4个条件的大学将被纳入某一给定学科的评级。所有被纳入至少一个学科评级的大学将进入总评级表单,旨在提供不同学科的绩效概览。
3
指标权重
每个学科的指标权重都根据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的相关学科权重来进行计算。
4
评级形式
当总体评分被计算出来后,我们对每所大学的每个学科进行从A+到C-的评级。这些评级被平均地分配于参与了世界大学排名的大学,因此在某一学科中排名前11.11%的大学获得A+,下一个11.11%的分段获得A,依此类推。
5
学术声誉调查
在2021年第一季度,我们对160000名已发表研究并被引用的中国学者进行了调查。我们邀请他们提名他们认为在所研究领域中教学与研究最佳的大学(他们最多可以分别为教学和研究提名10所高校)。
来源: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ID:THEWUR)、中国教育在线
如果觉得本文有用,欢迎分享公众号名片给更多有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