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察 | 本周,您关心的教育行业大事都在这里

北京高思教育
2021-4-17 01:03:14 文/马婉如 图/卢晓东
本周,教育行业都发生了哪些大事件呢?我们做了一下总结,仅供参考。
01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校外培训治理力度空前,不达目标不收兵
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校外培训行业市场带来了线上线下行业规模大洗牌的机会,资本的疯狂涌入也冲击了自2018年以来教培行业治理的成果,带来了许多行业乱象,引发各界关注。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刘林就近期“校外培训行业新一轮整治”的话题提出了有关部门将会“不达目的不收兵”的观点。他认为下一轮整治将会是全方位的,培训机构应从办学条件、培训内容、教材教案、收费管理、营销方式、教师资质等各方面做好充分准备,特别是从事在线教育的校外培训机构。
为规范在线教育市场,刘林提出四点建议:
一、将在线教育发展纳入“十四五”时期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同时明确其属于教育新业态。
二、更新政府购买教育服务指导性目录,支持现有学校采购符合条件的网络精品课程、教育数据资源、在线教育技术服务、测评考试服务等在线教育产品与服务。
三、完善在线教育机构的市场准入标准与审批管理。
四、明确政府部门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监管体系。
02
《高中阶段学校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大纲》印发:高中阶段学生军训不得少于7天
近日,教育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联合印发《高中阶段学校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明确高中阶段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包括基本军事知识和基本军事技能两部分,教学时间7至14天,总计不得少于7天共56课时,考核成绩评定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大纲》规定,高中阶段学校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内容含必训内容和选训内容。其中,基本军事知识共24课时,必训12课时、选训12课时;基本军事技能共88课时,必训44课时、选训44课时。
在教学科目安排上,《大纲》规定,基本军事知识包含人民军队、现代国防、军兵种知识、现地教学,基本军事技能包含队列动作、轻武器射击、投弹、战术动作、格斗基础与军事体育、卫生与救护、识图用图。
鼓励学校积极开设有关军事知识、军事技能训练教学方面的校本课程,拓宽军事训练教学内容。
在教学队伍配备上,基本军事知识授课教师由学校采取专兼职办法配备,基本军事技能组训教官由现役部队、预备役部队、**骨干出任,学校可以聘请退役军人参与学生军事训练。
03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北京要创新课后服务机制,严格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
4月9日,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组长、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赴北京市调研教育综合改革及党史学习教育情况。他指出,要扎实推进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工作,着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创新课后服务机制,严格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
陈宝生表示,希望北京聚焦抓好贯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现教育经费“两个只增不减”(即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只增不减,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只增不减)、推进教材建设“一规划四办法”(即《北京市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20-2022年)》《北京市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北京市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北京市大中小学选用境外教材管理办法》)、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强化语言文字工作体制机制建设等,切实推动党中央教育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在学前教育方面,要办好学前教育,坚持公益普惠的基本导向,秉承“生活即教育、行为即课程、强国即目标”的办园理念,创新游戏教学模式,促进幼儿智力发育、语言发育、身体发育,让孩子们快乐成长。
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扎实推进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工作,着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创新课后服务机制,严格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政府定制度,学校练内功,家长转行为,打出政策组合拳。同时要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改到位、改彻底,切实抓好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增强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
此外,陈宝生强调,要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在创新话语体系上下功夫,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解读阐释党的创新理论。同时将党史学习教育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机结合起来,发掘学校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为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提供学理与方法支撑。
04
教育部:幼儿园不得设学前班,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对学前儿童违规培训
针对长期以来存在的幼儿园和小学教育分离、衔接意识薄弱、过度重视知识准备、衔接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教育部于近日发布《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并提出包括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对学前儿童违规进行培训,小学严格执行免试就近入学、不得设学前班等具体要求。
05
教育部拟发新规:义务教育学校不得组织学生假期补课
4月6日,教育部网站发布《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学校不得公开学生个人的考试成绩、名次,不得对外宣传学生升学情况。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组织学生集体补课;不得以集体补课等形式侵占学生休息时间。
06
教育部禁止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学校不得组织统一购买
4月2日,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简称《办法》),明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学校不得组织统一购买。
07
全国教育系统制止餐饮浪费工作现场推进会召开
4月15日,教育部在华东理工大学召开“美好‘食’光”——全国教育系统制止餐饮浪费工作现场推进会。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宋德民出席会议并讲话。上海市副市长陈群出席会议。
宋德民指出,教育系统实施“制止餐饮浪费 培养节约习惯”行动以来,学校餐饮浪费现象得到有效遏制,食堂残食剩余总量和学生食物剩余率有了明显下降,制止校园餐饮浪费取得阶段性成效。
宋德民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重要指示精神,深化对制止校园餐饮浪费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深化宣传教育和劳动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深化常态化长效机制建设。一是立足实际察实情。各地各校要及时准确把握校园餐饮浪费情况,广泛开展师生调研活动,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学校实际的方法、措施。二是建章立制出实招。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的制定出台为契机,把制止学校餐饮浪费加快纳入制度化、长效化管理轨道。三是多措并举促实效。要加强供给端服务,不断提升学校食堂、供餐单位服务水平和餐饮质量,以优质供给为师生健康服务,助力节约习惯养成。要加强科技创新,继续探索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将信息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和现代食堂管理相结合,打造节约型智慧食堂。要加强多方联动,动员全社会力量协同合作,合力推动制止餐饮浪费。
会议表彰了“美好‘食’光”主题作品征集活动获奖作品。复旦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东莞市东城中海未来实验小学作交流发言。会前,与会代表赴上海市徐汇实验小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现场观摩了制止校园餐饮浪费情况。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消费者协会等部门以及上海市、中国教育后勤协会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同志及大中小学幼儿园代表通过视频参加会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爱学习教育集团”公众号!
您打赏的每一分钱
我们都将捐给山区贫困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