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发布!体检全流程公布!这些小事可能影响体检结果!

北京金博教育
2021-3-17 13:51:10 文/邱萍 图/高雪芬
早春3月,高考临近,或在近期,除了预备紧张的高考,另外就是要配合做高考前的体检工作了。往年体检也基本上会安排在3月这个时间段,一起来看看体检所需要检查的项目吧。
为什么体检?一切为了保护学生!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每一位考生都要参加体检,作为录取专业时的依据,既保护考生,也保障院校招录到的学生符合培养标准。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对肢体残疾、不影响所报专业学习,且高考成绩达到录取要求的考生,高等学校不能因其残疾而不予录取。
往年,或有很多次新闻报道说类似的事,但其实这一方面,该规定已经明确表示,符合招录条件,不能不招。相反,现在一些高校,已经搭建起关怀的网络,甚至在建设校园时就充分考虑,可能遇到的状况,反而得到网友的一致好评。
体检前的注意事项
高考和正常的体检差不多,只是了解考生实际的身体状况,但是为了让指标是和你本身的身体状况一致,最好也在季节交替的3月,体检前注意这些:
1、保护好自己
体检会事先告知,在体检前一周或更长时间,也就是现在,考生一定要注意气温的变化差异,适时增减衣物,预防感冒。疫情期间,还要注意疫情防控。
季节交替,在户外参加体育活动,要注意自己身体安全,避免受伤。如体检前服用药物,会对检测结果有干扰,或会二次复查,对紧张的高三下学期,得不偿失。
特别提醒家长,如果考生近期有服用药品或补品的情况,应该酌情暂停服用。但本身有需要长期服药的疾病,征询医生建议后再决定。
2、调节饮食,清理卫生
第二天要体检的考生,要注意调理自己的饮食、睡眠,并适当做一些小准备。如中餐晚餐清淡一点,洗个澡,不熬夜早休息。
体检当天早上不要吃饭,不喝水,一般也不会安排下午体检。
3、体检衣着宽松
考生应选便于穿脱且相对宽松的衣服。女生尽量穿着棉质内衣,不要佩戴金属配饰,不要戴隐形眼镜,不要紧张。体检前,仔细听要求,因为不配合医生和有隐瞒信息,涂改谎报信息等,都会被取消入学资格。
具体有哪些体检项目?
各省的具体体检类目或略有差异,但大体一致,一起看看有哪些体检项目吧:
1、询问病史。体检医生一般会询问有哪些遗传病史,这个需如实回答。不过也不需要有什么紧张的,一般没有问题。
2、内科:测量血压,发育状况,心、肺、肝、脾器官及神经系统的物理检查。这是传统的体检项目了,如果部分身体机能抱恙,会略微影响录取。具体可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3、外科:测量身高、体重,皮肤、浅表淋巴结、头颈部、胸廓、腹壁、脊柱、四肢关节及姿势步态的检查。注意,这里身高部分,确确实实会影响专业录取,尤其公安警校空乘等对身体有硬性要求的专业。如,公安类男性考生身高一般不低于1.70米,体重不低于50公斤;女性考生身高一般不低于1.60米,体重不低于45公斤;身体匀称;左右眼单眼裸视力,理科类专业应在4.9(0.8)以上,文科类专业应4.8(0.6)以上等要求。
4、耳鼻喉科:听力、嗅觉、外耳、耳道、鼓膜、外鼻、鼻腔、悬雍垂、扁桃体、咽后壁的检查。
5、口腔科:牙齿、口腔粘膜、唇腭检查。
6、眼科: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矫正度数、色觉及眼病的检查。由于现在高中生近视率大幅增加,这部分也的确导致一些专业目前录取人数,就硬性有差异。但专业本身对视力视觉有要求的,一定不要冒险填报。
7、检验科: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8、放射科:胸部X射线检查(有条件的机构可用胸部X射线摄影或数字化摄影替代胸部荧光透视检查)。
9、必要时进行腹部B超或其他相关检查。(ALT)
体检结果出来后,考生会得到一张体格检查表,在表上不仅有考生的各项体检检查信息,还有报考专业建议。考生要充分阅读体检结论,全面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最好能让家长也阅读到考生的体检表,了解考生的体检状况。
以上体检项目,都是高考时会检查的内容,本意是保护考生和院校,所以提醒考生体检时,一定要实事求是。现阶段这些要求,都是考虑到未来学习和就业的,因此不要因为某些专业是自己感官上喜欢的,或者将来期待就业的,就贸然在体检上作假,这不仅仅影响的是个人前途,更可能毁了个人信誉终身,和造成社会不确定性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