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学堂:教研与教学,我们一直在不断前行

北京文新教育
2021-3-17 13:50:38 文/冉莉 图/蔡海阳
教学是复杂的活动,它需要较高的熟练度。任课教师需要练习如何施教的方式。
高品质的教学能够带动学生学习,它依赖于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需要连续的专业性学习。对它的反思有助于发展、维持和扩展教师的专业知识,带来职业能力的螺旋上升。
关于教研与教学你不得不知道的事,大家一起往下看。
教研工作三原则
1
1、知识延续性原则
老师一定要知道学生未来考试中会考什么,只有对考点了如指掌才能有针对性进行教研产品的设计教学。
老师需要做一些北京市各区的试卷,看看各区的出题的规律,各区之间在考题上会有一些雷同,这就是知识的延续性,对文新的教研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2、知识关联性原则
所谓知识的关联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老师要知道本阶段考试中常见的题型是哪些,易错的题型是哪些,并且在教研时重点关注这一块儿;
(2)一个知识点可以延伸成多种题型。做教研的老师要清楚地知道它通常以什么样的题型呈现,是基础题、填空题、阅读题、还是写作题等;
(3)一个知识点有多种用途。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喻句在记叙文中是修辞方法,在议论文当中就成比喻论证了,在说明文中就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所以一个知识点会有多种的用途。
因此文新的老师在做教研时会把握好知识的关联性。
3、化繁为简原则
在教研时一定要善找规律,归纳总结。有的老师把这个题越讲越复杂,书越教越厚,而有的老师却把这个书越教越薄。怎么做到把书越教越薄呢?
那就需要你在教学中找出知识的规律来,并且总结归纳,就像语文学科,可以将成语归为一类,可以将修辞手法归一类,可以将标点符号归一类等,在设计教研产品时要灵活运用。
如何有效备课提升教学质量
2
1、抱定“为学习而设计教学”的目标不放松则
“为学习而设计教学”意味着不能仅仅考虑教师教得方便,教得精彩,教得舒畅,而是应把学习和学习者作为焦点,以教导学,以教促学。
所以在备课中要始终把握自己备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而备,是为学生学习而准备,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不是为自己好教而备。
2、狠抓“让每一堂课充满活力,让每一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常重点
怎样设计才能让课堂充满活力呢?
首先,要把教材内容结构化。
要理解编者意图,明确教材内容的内在逻辑体系。按照教材体系设计教学环节。
其次,要把教材内容问题化。
巧妙的情景问题设置,常常会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要多从学生的“兴趣”方面来设计问题,要做到三贴近“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再次,教材内容操作化。
我们要科学地设计一些多样化的活动,根据学生现有条件,设计一些情景或者活动方案,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实践,引导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帮助学生建构起有意义的知识体系。
要注重教学设计的预设性与生成性的关系,对于课堂出现的新的教学资源要有教育机智,不能慌,不要急,必要时要留到课后处理。
最后,把教材内容最优化。
要让学生对你的这一堂课始终有兴趣,不仅仅靠巧妙的问题设计,还要根据教学的目标任务、教材内容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提炼出内容的精髓,用最恰当的教学设计,让学生的眼、耳、口、手、脑都协调起来,使学生能以最少的时间最大限度地掌握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愉悦情感,从而保持住对这堂课的长久兴趣。
3、学会“开放性、创造性”的备课,要关注社会热点
教师要学会“开放性、创造性”的备课。
第一,注意热点选择的正面性。
运用时事热点时,应把握正确方向,多用正面、积极的事例激励学生。
如果教师上课时总是大谈消极现象,这对于是非判断、分析能力尚有欠缺的孩子容易产生错觉,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因此课堂教学中,消极事例应当少用、慎用、有技巧地使用。
第二,注意热点选择的贴近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非常喜欢了解与自己周围有关的人和事。
因此教师若想使自己所举事例有亲近感,真实可信,除运用国内外重大事件外,要积极挖掘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这有利于使学生倍感亲切,有感染力,说服力。
第三,注意热点选择的时效性。
理论联系实际是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
我们的客观世界是时刻发展变化的,特别是当今社会瞬息万变,学生接触到的是日新月异的变化。
所以,教师在选材时,要力求在时间上接近学生;在情节上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活例、有新意,并借以增添教材的时代气息,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悟、理解。
第四,注意热点选择的生成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时时关注课堂,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抓住学生在课堂中即时生成的亮点,加以运用,让学生主动参与成为课堂的主人。
4、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情景赏析自主感悟,合作学习共同探究,走进生活学以致用学后反思提高升华课后实践扩展延伸助学五环节,或者用一个故事贯穿整个课堂,或者用感悟、感受、体验、走进、实践等形成环节。
1.备表情。
为人师者,必然要拥有丰富的表情。
这表情只属于学生、属于课堂;不被生活的琐事羁绊而迁怒于学生,不因心情的郁闷而烦躁于课堂。
踏上“三尺之地”,心便坦然、宁静、专一。
“有一种东西,比我们的面貌更像我们,那便是我们的表情;还有另外一种东西,比表情更像我们,那便是我们的微笑”,给学生你的灿烂的微笑、真实的表情,相信他们的心灵不会寒冷,即使严寒也依然温馨。
2.备语言。
教师的语言非一日之功,的确要我们费一番脑筋。
特别是课前沟通语、导入语、过渡语、评价语和结束语。
教师的语言要“简约”。还记得那句广告词吗——“简约而不简单”。
简约就是一种以简驭繁,返璞归真,追求的是一种真、纯、实、活的教学境界。
如果觉得本文有用,欢迎分享公众号名片给更多有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