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免费的干货它不香?700分学霸首次公开学习秘笈,快来领取

北京学而思教育
2021-1-31 16:18:31 文/薛岩 图/周蕊琪
伴随着大家寒假生活的铺开,#学霸不一样#系列直播也在持续进行中。与单纯聊天型直播不同的是,#学霸不一样#直播不仅在内容上深挖学霸亮点,在环节上也做了系列升级,设置快问快答、学霸才艺展示以及线上嘉宾连线等精彩互动环节,将学霸最真实有料的一面呈现给大家。
第一期我们感受到了黄为、薛婧琳两位清北学姐的俏皮可爱,她们擅长用“玩”的心态学习,把自己修炼成一个配音大拿与实验小能手。而在第二期直播中,拥有“话痨小可爱”和“阅读推广家”称号的曹传溥、刘政佐,更是让整个直播间好好热闹了一番。他们和大家分享了各科学习干货,寒假规划以及面对挫折越难而上的“实战经验”。
三个小时密集输出的干货,我们全部整理好了!接下来就从学霸分享的知识点中一起来品品他们的不一样吧!
曹传溥,高考702分,就读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刘政佐,高考680分,就读于清华大学化学生物学(强基)
Q:你们都是理科生,数学都很好,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
刘政佐:数学有一套逻辑搭建,要知道所有定理都可以被证明。但凡是定理,建议你一定要自己动手推导一遍,加深对定理的理解。我们在课本上会学到非常具体的证明和推导过程,但是很多人并不仔细看,考试时就会直接套用公式。事实上,完全不明白这个定理的意义和它究竟为什么这么用,那你在做大题的时候就没办法举一反三。
(政佐分享自己的数学笔记)
曹传溥:我以前从来不碰数学最后一道大题,心里会打退堂鼓。后来,我们数学老师发了一沓子最后一道大题,我就天天练,渐渐摸索出了规律。首先,最后一道数学大题的三问难度是逐渐上升的,要是一开始就放弃前两问真的很可惜。最后一问确实有难度,但你每道题都去做去认真总结,总会找到一些对应的方法,总之“心理上藐视它,态度上重视它”。但如果是高考,不建议把太多时间放在最后一道大题上,还是先把前面题检查好再挑战最后一道大题。
Q:英语学习方面,有什么技巧吗?
曹传溥:英语只要读的足够多,考试绝对没问题。我有一段时间大量练习英语的完形填空,原来我要用50分钟才能做完这部分,但等我二模时30分钟就能完成了。多读能把你读题速度和理解速度都带起来,相应你就拥有了更充足的解题思考时间。
刘政佐:英文原版小说对增进英语语感、积累词汇有很大帮助。比如有一本书叫《Flipped》,中文是怦然心动,故事很吸引人,难度也适合中学生。读原版小说时可以边读边钩划不认识的单词和短语,每读完一个章节后把它们积累下来。
Q:听说现在语文考试越来越难,你们有什么特别的心得吗?
刘政佐:直到现在上大学,我都始终很受益于阅读,清华有很多非常棒的图书馆,我常从里面借书。前段时间我正在读《中国哲学简史》和《昨日的世界》。如果是师弟师妹,我推荐读马克吐温的各种历险记,还有本书是吉姆崔利斯《朗读手册》,这套书里收纳了很多经典的故事,它的理念不是教孩子“如何”阅读,而是教孩子“渴望”阅读。阅读的习惯是需要培养的,我的母亲就很注重培养我的阅读习惯。
曹传溥:我作文写得挺好,高考作文90%的学生都会选择三段式议论文,你要怎么找到深入的观点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拿到高分呢?我有个小爱好,就是喜欢跟朋友去讨论一些自己的“胡思乱想”,甚至会争论,这会激发我对某件事思考的深度和广度。结果意外发现这样做会让自己写作文的观点越来越深入,越写越兴奋,文思泉涌。当然作文还是要靠多练习,高中的时候我逼自己一周写两篇作文,并严格计时,练了一个学期提升很大。给大家推荐一套书《与时代读读心》和《与世界读读心》,作者是人民日报评论部。这里面聚焦文化现象,社会心态,也可以积累一些不错的作文素材。
Q:物理和化学有什么经验分享吗?
曹传溥:物理和数学比较像,更多是考察你的思维和对知识点的理解。而化学学科有非常多细致的内容,所以一定要把课本看得特别熟特别透。比如说课本上的基础实验你以为自己掌握了,但难点在于“为什么要用这些器材”,“这些试剂为什么会有使用的先后顺序”,这也是考试中最容易失分的地方。另外考试的时候,化学最后一道实验探究题,千万不要遗漏信息,一定要把浓度、温度等信息清晰列出来。
Q:学习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比较大的挫折,如何应对的?
刘政佐:数学其实一直是我的优势学科,我从小就上学而思培优的数学兴趣班。但我高一第一次参与竞赛时,发现其他学校、其他省份有很多竞赛很强的同学,可以说是“强手如云”,当时心态就也会有些受挫。后来,我就去找老师谈话,想多了解一些信息,并让老师评估一下我适不适合继续走竞赛道路。同时也会跟父母多聊聊。我觉得在学习上受挫了一定不要自己闷头扛,要学会向老师向家长甚至向同学求助,不要让自己陷入自卑的情绪中。就算失败也不能放弃尝试,努力不会突然变好,但就是要这样一步步建立起来自我效能感,然后慢慢发现我真的可以。
另外我觉得阅读也可以帮一个人走出困境,我想不通的时候就会拿起一本书。从书籍中不断补充各个方面的新知识、新思想,一方面让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另外,读书也能让我更懂得变通,不容易长时间钻进牛角尖里。从书中会读到许多历史上的伟人事迹,看到他们克服困难的经历,这些都会增加自己面对逆境时的底气。
曹传溥:我初一初二排名比较靠前,到初三突然一模二模考得特别差。我反思了一下觉得是到初三大家都开始努力了,我自己不如别人努力,成绩就会倒退。既然想清楚原因了那我就全力去学习,比平时更努力。当时初三没有晚自习、周六也不补课,我是每周一到五吃完饭就接着学,会在学校里呆到只剩我一个人、周六周日也来学校疯狂学。当然,还需要和周围人多聊聊,我当时很爱和身边几个好朋友聊天,有时候说出来了就舒服多了,别都闷在心里。
Q:你们是如何规划寒假的,能给学弟学妹们一些建议吗?
曹传溥:如果你是初三或者高三的同学,那么寒假真的千万不能放松,要好好对自己学过的知识进行总结,状态千万不能松懈下来。对于其他阶段的同学来说,寒假这么宝贵的整段时间,可以拿来做一些自己日常就想做但没有时间的事情。比如系统学习英语,学习绘画书法,甚至是学会做饭;也可以做专项攻坚,比如把作文水平提升一个档次,攻克数学物理最后一道大题。
刘政佐:我觉得可以拆卸小目标,不断给自己成就感。千万不要第一天就把寒假全部生活规划都做好,看起来遥不可及的目标让自己更容易拖延。我建议设定目标任务周期要短平快,然后要给不断自己正向反馈,比如5天看完一本书,3天画完一个科目的思维导图,做完时给自己一个鼓励,要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
Q:别人都管你们叫学霸,你们自己是如何定义“学霸”这个称呼的呢?
刘政佐:我心目中的学霸是对某件事情有很透彻的理解,有真知灼见的人。如果问所谓“学霸”最重要的特质是什么,我感觉是强烈的好奇心。我个人很喜欢简单朴素的生活态度,感觉这样有利于我在思维上更加活跃,给自己的好奇心留有充分的发展空间,也会排除掉一些外界的干扰。如果你能发现自己对某件事物或某个领域的兴趣,不断探索发现,那就很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霸”。当然在考试里拿高分儿也是学习能力的体现。
曹传溥:我是个特别喜欢去跟自己较劲儿的人,有时候想一些问题的答案,一想就能想两三个月,直到把这件事想透。我现在在大学期间,老师会把一些理论教给你,他说的是对的,但我还是喜欢自己把这个事情再去想一遍。我觉得只要你在某个领域特别有较真和钻研的精神,即使遇到难题也不妥协并逼着自己想明白这件事,就可以称之为“学霸”,学霸应该有超出常人的“执拗”。
在这期神秘嘉宾连线环节,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刘政佐的妈妈与我们在线分享关于孩子培养和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心得体会,一起来看看刘妈妈是如何在学习上引导孩子的?
Q:刘政佐小时候是不是很聪明,成绩很好,完全不需要您操心啊?
刘政佐妈妈:真不是这样!刘政佐其实是个非常普通的孩子,在同龄孩子里也没有显现出多么聪明。小时候也很粗心,每次考试丢分都是因为粗心!我就想,一定要彻底改掉他这个毛病。另外,刘政佐小时候专注力也不是很好,经常坐不住、做一会儿作业就走神玩橡皮,我就和他说,你要做一件事就要做完,中间不许停,做完了再玩。其实,孩子和孩子之间差距真的不大,真正的天才太少了,大家都差不多,真正的差距就是在小时候,1-2年级,家长一定要充分陪伴,把孩子的习惯和规则都养成好了,以后很省心。
Q:孩子到了青春期,有没有遇到亲子沟通的难题?
刘政佐妈妈:我和我儿子性格差别挺大的,他是个很随和的孩子,我可能有点“较真”。他到了初中,我还延续小学时的方法“你必须这样,必须听家长的”,但后来发现完全行不通,孩子有了逆反情绪了,你越逼着他他越不听。后来我就想,孩子要逐渐养成自己的独立自主的能力,让他碰碰壁很好的,只要不是原则问题。不过孩子摔跟头了,家长千万不能冷嘲热讽,不然以后他不跟你交流了。学习上受挫折没什么不好的,不然长大了到社会上时再受挫折,那后果才是真的承担不了。
Q:您有什么建议给到其他父母?
刘政佐妈妈:父母从小一定要帮孩子养成好习惯。刘政佐4-5年级后,我就管的比较少了,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有问题问老师就行了,毕竟很多题我们家长也辅导不了了。其实,教育孩子,应该是个越来越轻松的过程。有的家长小时候不花时间陪伴,等到孩子青春期了又想纠正各种问题,那确实太累了。到了青春期,还是要给孩子一定自由空间,家长越想干涉,孩子越反感,这样反而不利于亲子关系。
#学霸不一样#栏目开设的初衷不仅是希望为大家分享优秀且可以借鉴的学习方法,更希望通过直播这种更直接,更有效的方式,将最真实的学霸另一面展现给大家,让大家从中找到可以内化到自身的力量。
学霸不一样系列直播内容进行到现在,有些小伙伴会问到:“这些六七百分的孩子究竟哪里不一样呢?”
其实,不论是直播首秀邀请到的“清北医学生”黄为、薛婧琳,还是二期学霸不一样直播中与我们分享“成为学霸前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的曹传溥与刘政佐。他们有大众共同认知中学霸应该有的聪明与勤勉,也有大家从来不曾了解个人“小爱好”和学习妙招。
从他们的“不一样”中,我们又能找到很多的共性,他们善于从学习中寻找规律,他们善于从生活中发现乐趣,也是因为这种区别于其他人的探究力与洞察力,才让他们成为闪闪光芒的自己。
(长按识别二维码进入学霸直播回放)
下一期#学霸不一样#新春特别版直播,我们不仅会继续邀请学霸做客,还会让学霸的父母和学而思培优小初高“学部带头老师”一起走进直播间,分享“学霸养成”的一手指南,点击下方预约,不见不散↓↓↓
你从学霸身上都学到最实用的学习方法?
留言区和我们一起分享
2月10日中午12:00点赞排名前10
随机选出2个最棒的分享
送上清北学霸限定礼包一份!
(内含:清华印象竹尺套装+清华随身本)
- 这群六七百分的孩子聚在一起,竟然要开始直播了!
- 想在45天的寒假里悄悄进步?清北学霸给了孩子这些建议......
- 六七百分的学霸说“心态崩了”,是压力大还是“凡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