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察 | 本周,您关心的教育行业大事都在这里

北京高思教育
2021-1-31 16:18:20 文/倪菁 图/何颖
本周,教育行业都发生了哪些大事件呢?我们做了一下总结,仅供参考。
0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多措并举持续规范校外线上培训
寒假将至,在线教育平台又活跃起来。从节目冠名到地铁、公交站台甚至电梯广告,从微博、朋友圈到抖音、今日头条,在线教育平台身影无处不在,“广告大战”打得火热。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应用日益深入,校外培训从线下向线上迅速发展,为中小学生提供了更为多样化的服务,但也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如有的平台存在低俗有害信息、超前超标培训、收费高退费难、过度营销盲目扩张等等,加重了学生课外负担和家庭经济负担。
近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专访时表示,教育部一直高度重视校外线上培训管理工作,按照党中央的部署要求,会同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校外线上培训规范发展。
02
北京市教委:1月23日起,学生一律不再到校,培训机构暂停一切线下培训
1月23日下午举行的北京市第215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介绍了全市学校期末及疫情防控工作最新部署情况,并回答记者相关提问。
按已有工作部署,全市小学已于1月16日放寒假,初一、初二年级将于1月23日(本周六)起放寒假。根据调整,全市中学其他年级(包括初三、高一、高二、高三)于1月23日前,完成本学期期末阶段学生线下的全部教育教学活动,1月23日(本周六)起,学生一律不再到校,相关期末工作通过线上方式完成。全市幼儿园目前已经放假,还有部分托管服务。从防疫要求和幼儿特点考虑,幼儿园不再提供托管服务,1月21日起,实行静园管理。经商有关部门,1月23日(本周六)起,全市培训机构暂停一切线下培训和集体活动。
03
北京大兴一病例所在学校1081名师生集中隔离,所涉足培训机构已关停
北京第214场新冠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介绍,1月18日0时至24时,北京市新增1例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1例无症状感染者,现住大兴区天宫院街道融汇社区。其中,9岁无症状感染者为前述确诊病例的外孙。
从公布的行程轨迹来看,过去半个月内,9岁无症状感染者曾多次到培训机构学习。据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韩新星介绍,对于病例所涉足的培训机构已采取关停措施,相关人员已经全部进行核酸检测,落实居家观察。此外,韩新星还提及,对病例所在学校升级管控,对病例所在学校的1081名师生进行集中隔离,转至17家集中观察酒店,同步做好健康监测、心理疏导等各项服务保障和管控措施。
04
西安:1月25日起校外培训机构停止线下教育教学及培训活动
西安市教育局近日发布通知明确:全市校外培训机构从2021年1月25日起,停止任何形式的线下教育教学及培训活动。全市中高考补习机构放假时间为2月4日前。全市校外培训机构(含中高考补习机构)恢复线下教育教学活动的时间与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春季开学时间同步(2月27日—28日报到,3月1日正式复课)。
通知中还指出,全市校外培训机构一律取消联欢会、表彰会、家长会以及针对学生的各类赛事等聚集性活动,做好放假安排,储备充足的防疫物资。各级教育局要严防严查校外培训机构任何形式的线下教育教学及培训等聚集性活动,严查严处无证无照机构违法违规办学行为。
05
北京市发布中小学体育改革新方案,鼓励中小学每天一节体育课
1月18日,北京市教委正式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行动方案》和《北京市加强中小学体育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二十条措施》(简称《行动方案》《中小学体育二十条》)。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体育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推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20〕36号)在北京落地生根、形成生动实践。
《行动方案》从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入手,倡导体育精神,增强学生体质,撬动和推动基础教育全面改革,促进各学段体育教育的全面发展和整体跃升。强调以体育课程改革为主线,以强化学生体育养成为首要。
从文件来看,北京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是这次改革的最大亮点和重中之重。《中小学体育二十条》具体要求:基础教育阶段鼓励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小学阶段每周5节体育课,初中阶段每周4-5节体育课,高中阶段每周3-5节体育课,确保中小学生每天在校内至少参加1小时体育锻炼;科学设置体育与健康学业水平考试;配套印发体育教师指导手册,将生命、安全教育纳入其中;定期对学生肥胖视力不良进行干预与指导;设立专(兼)职教练员岗位。
此外,据了解,北京市已经坚持多年在中考过程中进行体育测试,共计40分,其中包含平时成绩10分,以强调要重视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06
北京石景山区首批51家校外培训机构被纳入预付费监管平台
1月17日消息,北京石景山区教委日前向社会公开发布“石景山区预付式消费信用监管和服务平台”校外培训机构注册名单,首批51家校外培训机构被纳入预付费监管平台,接受实时监管。
为规范预付式消费市场,石景山区在全市率先推出了“石景山区预付式消费信用监管和服务平台”。石景山区首批51家校外培训机构被纳入预付费监管平台接受监管。学生家长交的每一笔课时费用都能在平台中查到,培训机构如果出现资金异动,也有相应的预警机制。平台从收费源头到退费处理进行全过程监管,进一步防范风险。学生、家长在选择校外培训机构时,可优先考虑纳入监管平台的培训机构。
下一步,石景山区教委将加大预付式消费信用监管推进力度,凡是新审批的机构必须第一时间完成平台上线注册,继续公开发布石景山区预付式消费信用监管和服务平台第二批、第三批校外培训机构注册名单,让更多机构加入平台,做到应纳尽纳、全部纳入。
石景山区首批被纳入预付费监管平台的51家校外培训机构如下:
此前,浙江、四川等省份及福州、合肥等地均开展了“互联网+监管”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综合治理。
07
因小饭桌感染再增1人,北京顺义决定全面规范整治
1月16日下午,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11场新闻发布会上,顺义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支现伟介绍,2021年1月15日,顺义区新增2例确诊病例,一病例为此前确诊5岁男孩的祖母,另一病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2人均与小饭桌有关。支现伟表示,顺义区将全面规范整治“小饭桌”,引导学生校内就餐。
支现伟介绍,2018年以来,顺义区启动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下午放学后的两个小时(一般到晚五点),学生可弹性离校。城区幼儿园长期提供三餐,镇村幼儿园提供早午两餐,全区中小学自2020年9月起提供午餐。
近期暴露出的问题,主要是顺义区内学校课后服务时间无法满足部分家庭需要、监管存在盲区等原因导致。针对上述问题,顺义区将整治、关停违规托管机构,并通过增设社区办园点等方式满足学生及家长的需求,今年计划至少新增学前学位1000个以上。
同时,将在现有课后服务基础上,进一步延长课后服务时间,满足有需要的家庭学生晚餐及托管需求。此外,还将通过分步分批优化课程课时、调整午休时间,加强午餐、晚餐后的服务管理,引导更多学生在校内就餐,春节后将选取5所中小学先行先试,再普遍推广。
据了解,因小饭桌已先后导致2个家庭中的成员直接或间接确诊。1月15日确诊的病例2,为10日确诊的无症状感染者,是10日确诊病例的儿媳,两人曾居家经营小饭桌;病例1的孙子曾在病例2家中经营的小饭桌托管,于11日确诊。
08
寒假来了,教育部发布10条中小学生和幼儿护眼要诀
2021年寒假临近,受疫情影响,儿童青少年户外活动时间可能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相对增加,近视防控面临新的压力。教育部组织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专家提出中小学生和幼儿护眼要诀,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和幼儿在寒假期间合理安排学习、生活,科学健康护眼。
一、眼鼻口手要管住,严防病毒来侵入。
疫情期间为防止病毒侵入,出门要戴好口罩,尤其要注意手、口卫生,坚持“7步洗手法”,尽量不揉眼睛。
二、体育锻炼要保证,沐浴阳光不耽误。
在疫情低风险地区,坚持参加多种形式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尽量做到中小学生每天2小时以上,幼儿每天3小时以上。即使居家隔离,也要通过阳台、窗边、庭院等尽量多接触阳光。
三、读写姿势要正确,一尺一拳加一寸。
阅读书写时桌椅高度要合适,做到书本离眼睛一尺、胸口离桌一拳、握笔手指离笔尖一寸。不要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学习。
四、纸质读物要选好,字体大小要适当。
纸质阅读材料的字体不宜过小,材质尽量不要有反光,保证阅读舒适。
五、采光照明要注意,台灯位置须关注。
阅读书写时要保证充足的光照亮度。光线不足时,可通过台灯辅助照明,台灯要摆放在写字手的对侧前方。
六、线上学习要大屏,安全距离把眼护。
尽量避免使用手机进行线上学习,要选择屏幕较大、分辨率较高的电子产品,亮度根据环境进行调整。观看电视或投影仪时,眼睛距离屏幕要3米以上;使用电脑时,眼睛距离屏幕应不少于50厘米。
七、视屏时间要节制,家长一起来督促。
家长要严格控制孩子每天观看电子屏幕的时间,年纪越小视屏时间要越短。视屏时遵循“20—20—20”法则,即观看电子屏幕20分钟后,要抬头远眺20英尺(6米)外20秒钟以上。
八、饮食营养要均衡,睡眠时间要充足。
家长要督促孩子保持健康规律的生活方式。每天保证充足睡眠时间,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假期饮食要避免暴饮暴食,注意营养均衡,多吃水果蔬菜,少吃零食和油炸食品。
九、视力检测要重视,健康档案留记录。
时时关注自己的眼健康,如有视物模糊等现象及时进行视力检查,建立自己的视觉健康档案。即使居家隔离也可通过对数视力表进行自我检测,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
十、防控方法要科学,迷信广告把病误。
一旦近视,务必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进行科学矫正。切不可病急乱投医,迷信近视可治愈的虚假广告。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爱学习教育集团”公众号!
您打赏的每一分钱
我们都将捐给山区贫困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