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枚金牌!9人入选国家集训队,提前获得保送资格!

北京学而思教育
2021-1-10 12:42:05 文/饶天成 图/冯诗蕊
12月21日晚,2020年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北京队总结表彰大会在京召开。日前,在由中国数学会举办的第36届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中,北京队队员共斩获金牌20枚,银牌9枚,铜牌1枚。其中陈锐韬等9名队员入选国家集训队,这也意味着这些向上的少年,提前获得清北的“入场券”,更在不久的将来有机会代表国家队出征,在国际舞台上为国争得荣誉!
(北京队部分师生和总教练梁志斌老师合影)
在现场,我们看到很多熟悉面孔。他们有的是学而思老学员,有的是前来观礼的学而思家长。无一例外,这些在场的孩子都和一件事息息相关——数学。
今天到场的同学,他们都是在本届冬令营中有着突出表现的孩子,更是在数学学科中有自己独到见解和学习方法的“小咖”。很幸运,我们和几位老学员一起聊了聊他们的竞赛经历,更为各位同学们争取到了他们的“数学学习法则”!
他,从小就对数字“敏感”
在典礼开始前40分钟,我们发现前排一位奶奶安静落座。虽然外面的天气寒冷,但奶奶今天的心是暖和的,因为可以在现场看着自己的孙子站在舞台上,作为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CMO)金牌得主、国家集训队队员,扛起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光芒。
(早早来到典礼现场的奶奶)
“我是徐子健的奶奶。”——这是多么有力量,又多么充满骄傲的自我介绍。
徐子健同学,是学而思的老学员了,同样也是让我们骄傲的孩子。聊起子健的数学兴趣,奶奶打开了话匣子。“他两岁的时候,记得有一次我带他看车库,指着8号给他看。我那时就发现孩子对数字特别有兴趣。”
子健的奶奶退休前是一名小学老师,在那个年代,小学老师是需要教授多个科目的。奶奶说子健小的时候很喜欢提问。
“奶奶,这世界上有多少个字啊?”
孩子会在儿时问奶奶这样的问题。而有多年教学经验的奶奶没有告诉孩子那种最传统的答案,而是给了孩子一本新华字典。“世界上的字,几乎都在这本书里了。你把这些认全了,就知道有多少个字了。”奶奶选择了一种让孩子自己探究的办法,让他在书中寻找答案。
(让奶奶骄傲的子健,如今已是清北“准学长”)
从小就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下成长的子健,养成了思考、专注、坚持的好习惯,这也是他对于自己的要求。
“注重思维培养,这是我觉得最有效的方法”,子健和我们分享了学而思老师带给他的方法。平日的学习,子健十分注重对题目的思考,坚持要把每一个题目完全想透。除了思维的培养,子健还是一个时间管理小专家。“我会经常制定学习计划,这个计划并不一定要有多快,但是要按部就班地完成。”
(子健与我们分享他的“学习阵地”)
“开始之前要下足够的决心,不能被难题吓倒”,这是子健每次在做题之前立下的小小flag。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让他能用最平静的心态去迎战繁琐的试题。
“学习竞赛要坚持,更要注重日常的积累,时时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要学得太苦了,快乐和学习,是真的可以相结合的。做到自己最好的样子就可以了。”这是他这些年通过学习数学竞赛,得出的宝贵经验。
“品题”,是他的独门秘笈
临近颁奖典礼开始,我们又捕捉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他就是同样获得CMO金牌、国家集训队队员陈锐韬同学。说起对数学的热爱,锐韬告诉我们那要追溯到他小学了,“我觉得我能一直学下来,首先是因为我从小就对数学感兴趣。数学是美的,我愿意花时间去学习研究。更重要的是,我非常幸运,在学习数学的路上遇到了很多知识渊博、又对学生倾力帮助的老师。”
(锐韬在颁奖典礼现场)
“比如这次北京队的赛前集训,对我帮助很大,很多学校老师和高校的教授来为我们上课,让我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尤其是特别感谢北京队总教练梁志斌老师,对我们每名队员的情况都了如指掌,集训中还安排了一些游戏,益智的环节帮我们消除紧张情绪,我觉得这次CMO我们准备得很充分,最后的成绩也是水到渠成了。”锐韬这样告诉我们。
(北京队总教练梁志斌老师为师生颁奖)
聊起这些经历,锐韬说他也并不是一帆风顺。“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高一考试失利,本来信心满满却迎来了极大的失望,对我的心理造成了严重冲击,在这样一蹶不振时,学校教练唐老师及时开导我,帮我卸下了思想包袱,学而思竞赛教练陈晨老师也一直鼓励我。在他们的帮助下,我渐渐走出低谷。”(学而思陈晨老师为北京队做模考分析总结)
“在一条路上走不通时,不妨改变一下兴趣”。锐韬认为不同领域的精华应当结合,这样往往会产生奇效。“我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沈复的《浮生六记》......这些文学作品让我的思维有了一个改变,也更在文字中获得了信心和力量。”
“品题”是锐韬的独门秘籍,锐韬认为准备数学竞赛不仅仅需要“博览群题”,更需要仔细去“品”每一道题,“要如品香茗、如饮佳酿、如沐春风一般。”
(锐韬的“品”题方式)
锐韬自己有一个小本子,专门记录“品题”后的思考结果,也会在电脑里进行备份。记录时以比较严谨的过程作为正文,旁边用红笔批注对过程的理解、做题目的关键、发散的思路以及内在本质的逻辑。锐韬告诉我们,这其实是受到脂本《红楼梦》中脂批的启发。
(锐韬分享甲戌本《红楼梦》书影)
竞赛之路是充满坎坷的,但对锐韬而言,所有的坎坷都是风景,因为在这条路上有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锐韬与这些“惺惺相惜”的伙伴一起头脑风暴、一起切磋,更一起成长。
在数学的海洋中自在遨游,不断挑战自我,这是锐韬在竞赛路上美好的记忆,也是他成长路上最大的快乐。
以“佛系”的心态,研究数学
“其实在竞赛这件事情上,我并不求回报也不看重名次,因为我真的把研究数学当做自己的乐趣。”很难想象,这样的话出自一个少年之口。
竞赛的学习经常会面对很多困难,起伏不定的成绩很容易让人失去信心。但同样获得CMO金牌,进入国家集训队的罗方舟同学认为,这是很正常的事情。“考试难免会有不好的时候,我的绝招就是佛系面对压力,看淡考试成绩。要有‘被打倒还得爬起来’的信念,这样才能把压力化为动力,为更长远的考试做准备。”
作为“心态调节大师”的他告诉我们,对于考试而言,有的时候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比提高实力还要重要。
(左五为罗方舟同学)
除了心态的调节,方舟也大方与师弟师妹们分享他的学习秘籍,“平时我会有针对性地做一些难题,这样可以学习到更多的题型,也能开拓我的做题思路。考试之后,我也会把考试中错的题以及之前不会的题总结到一起,抄写答案反复做,直到完全熟悉题型,找到题感。”
(北京队集训时的方舟,镜头下的他乐观开朗)
他很喜欢曾经IMO金牌获得者何天成的一句话,“对于一场考试而言,最终分数=实力分×运气分×状态分。”方舟认为,实力可以通过学习与练习逐渐得到提升,但心态却是很难通过练习去改变的,所以一定要时刻开导自我,保持积极乐视的心态,才能走得更长远。
看到这些同学们在竞赛学习路上的故事,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从中收到了启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呢?
这些提前拿到清北入场券的孩子们,他们不仅没有自满,反而在第一时间总结学习经验与方法,反观自己的不足,不仅为师弟师妹们传授了实用的建议,更为不久的未来做了新的打算和准备。
我们坚信,天赋与努力从来都是相辅相成。不仅是他们,各位同学,请一定要为你们的热爱,继续全力以赴!因为每一份优秀,都值得被肯定。
你们有好的学习经验和方法吗?
留言区和我们一起分享
12月30日中午12:00点赞排名前10
随机选出3个最棒的学习方法
送上学而思培优学霸规划手账哦~
恭喜中国队包揽前五名!金牌背后是超乎想象的意志力与坚定!
217枚金牌背后的六大重要学习法则!
热烈祝贺学而思培优2020国家队学员荣获金牌,颁奖典礼完美收官!
祝贺中国队夺冠,学而思学员二金一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