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关于北京中小学分批开学时间表来了!

北京挚诚博大教育
2020-11-12 23:37:00 文/赵天宇
北 京 新 型 冠 状 病 毒 肺 炎 疫 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 京防组办发〔2020〕36号 关于做好全市各级各类学校2020-2021学年 秋季学期开学工作的通知各区委、区政府,各相关单位,高等院校: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 会发展决策部署,按照“积极、稳妥、循序、安全”原则,做好常态化 疫情防控形势下全市2020-2021学年秋季学期开学工作,现就有 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开学时间安排 (一)中小学校(含中等职业院校) 8月29日(周六),小学一年级、初一、初三、高一、高二、高三 年级开学;8月29日至31日,小学一年级、初一、高一年级进行3 天入学教育; 9月1日(周二),小学五、六年级,初二年级开学; 9月7日(周一),小学二、三、四年级开学。(二)幼儿园 9月8日(星期二),各类型幼儿园大班、中班开园; 9月11日(星期五),各类型幼儿园小班开园。(三)高等学校(含高等职业院校) 8月15日起,具备校园疫情防控条件的高校,可组织学生分 期分批、错时错峰返校和新生报到。各高校具体开学返校时间及 工作方案,由学校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报北京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 作领导小组和学校主管部门统筹审核后实施。(四)有关校外培训机构 即日起,全市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可向审批机关书面申请,经 批准后,恢复线下课程和集体活动。市、区教委审批的其他培训机 构参照执行。二、师生员工返校报到条件 (一)低风险地区师生员工,持健康通行码“绿码”返校报到;高 校师生员工、幼儿园教职员工还须持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二)中风险地区师生员工,须集中或居家医学观察14天后, 持健康通行码“绿码”及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校报到; (三)高风险地区师生员工,暂不返校报到; (四)近期从境外返回的师生员工,严格落实境外返京人员管 控措施,解除集中医学观察后,持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 通行码“绿码”返校报到; (五)本人或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员为确诊病例、核酸检测阳性 者、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的,暂不返校报到; (六)本人或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员曾为确诊病例、核酸检测阳 性者、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的,须持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 健康通行码“绿码”返校报到; (七)有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且排除新冠病毒感染的师生员 工,暂不返校,待治疗无症状,报学校批准后可返校报到; (八)对没有返校的师生员工,学校要掌握其健康状况和出行 轨迹,建立台账并加强教育指导。三、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 (一)做好开学准备工作 1.完善防控工作体系。压实“四方责任”,成立市、区、校三级 秋季开学工作专班,分别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及 开学各项工作。2.明确校园防疫标准。市教育部门会同卫健、疾控部门,制定 完善三级应急响应级别下,各学段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及开学条件评估要点,科学指导各级各类学校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 做好校园防疫工作。3.强化重点部位防控。严格落实校医院、食堂、宿舍、家属区 等重点部位防控要求,排查工作盲点、补齐工作短板。根据秋季学 期在校学生规模合理设置学校健康观察点,强化规范管理,严防院 感和传染风险。4.做好环境消杀和物资储备。安排教职员工提前有序返岗, 在学生集中返校前对校园环境进行彻底消杀,备齐备足必要防疫 物资。5.摸排师生员工健康状况和出行轨迹。返校前14天开始,每 日监测掌握师生员工及其共同生活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和出行轨 迹,建立健康台账。6.细化新生报到安排。各学校要制定新生报到专项工作方 案,与新生“点对点”建立联系,加强防疫防护指导,要求学生按规 定报到,不得提前到校。义务教育阶段坚持均衡编班,一律不组织 分班考试;各高校结合实际安排京外学生集中接站,科学设计“一 站式”报到程序,避免人员交叉聚集。7.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市、区、校三级分别制定完善突发疫情 应急预案,针对本市可能出现的疫情防控形势变化、中高风险地区 调整、及零星病例等情况,按照班级、年级、学区、全区、全市等范 围,分区分级、梯次采取隔离、停课、复课等措施,并明确启动条件、 程序等;加强学校与属地和定点(就近)医院发热门诊协调联动,细 化救治、转院、流调等工作程序。强化全员培训,开学前开展全流 程、全要素演练或桌面推演,开学后开展全员应急演练。8.开展评估检查。开学前,各学校对照相关疫情防控工作指 南和开学条件评估要点进行自查,市、区两级开展全覆盖督导检 查,确保各项工作符合要求。(二)做好开学过渡期工作 1.上好“开学第一课”。将新冠肺炎及秋冬季传染病防控知 识、技能培训和健康生活习惯作为重要内容,面向学生加强爱国主 义教育、生命教育、卫生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面向教师加强公共 卫生、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心理辅导等教育培训;面向家长加强法 律法规宣传和家庭教育指导。2.安全组织开学典礼。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鼓励 采取线上、户外、分批错峰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学典礼,减少人员聚 集,确保安全健康。3.优化教育教学管理。科学制定、有序实施新学期教学与课 程计划,同时制定教育教学应急预案。加强空中课堂、线上课程建 设,保证线上线下即时切换、无缝衔接。加强教学研究和教师培 训,提高教师实施线上教学的能力和水平。4.关注师生员工心理健康。严防“疫后综合征”,完善心理健 康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持续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完善心理预警机制,有效预防和减少极端行为发生。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 学业就业指导、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做好受疫情影响较大群体的 对口帮扶,防范个体、群体性安全事件。(三)落实开学后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1.坚持校园相对封闭管理。强化校门、校园快递和外卖管理, 进入校园必须进行身份核验登记和体温检测。允许在校学生根据 需要申请出校,简化学生离校申请审批程序,掌握学生离校期间主 要轨迹,指导学生做好个人防护。2.实行校内闭环管理。校园内以年级、班级、宿舍为单位实行 分区域单元管理,错时错峰安排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严格控制聚集 性活动,科学设置“一米线”,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学生校园生活轨 迹全过程可追溯。3.落实全员健康、出勤、出京台账制度。加强师生员工及其共 同居住家庭成员身体健康、出京返京情况监测,落实“晨午晚检”和 “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对缺勤人员要及时追访上报。加强后勤 物业员工关心关爱与健康防护,注重对相关企业配餐送餐人员监 测排查,杜绝安全隐患。4.合理安排实习实践活动。疫情防控期间,幼儿园不组织园 外活动,不举办亲子和开放日活动。职业院校按照教学安排适当 调整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原则上不组织大规模集中性的校外实习 和企(行)业参观考察。对于教学计划中的认岗、跟岗、顶岗实习, 应与合作单位和学生签订协议,制定合理计划,明确健康防护要 求。5.科学佩戴口罩。高校、中、小学师生员工在校期间坚持佩戴 口罩,户外活动在不聚集且保持社交距离的前提下,可不戴口罩。幼儿园开园期间,教职员工佩戴口罩,幼儿不佩戴口罩。6.深入开展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做好校园环境常态化清洁 消杀,保持公共场所通风,对食堂、宿舍等重点部位定期消毒检测; 建立食材物料进货渠道定期摸排和冷冻冷藏食品定期检测制度, 确保食品安全,防范季节性传染病;加强疫情防控全员培训和宣传 引导,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爱国卫生社会实践,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各区、各有关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充 分认识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做好开学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坚决杜绝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和松劲心态,坚持“外防输 入、内防反弹”不放松,落实“四方责任”,做到“三防”“四早”“九严 格”,毫不放松抓好校园疫情防控,稳妥有序推进开学工作,确保师 生员工健康安全。(二)加强组织领导。各区切实履行属地责任;市级强化统筹 协调,坚持领导包片督导和派驻联络员制度;各学校落实主体责 任,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细化完善应急预案;各相关部门 协同配合、联防联控;师生员工和家长配合学校做好个人防护和健 康监测,如实报告有关信息。(三)强化督导检查。开学前,各学校系统开展自查自评,市、 区两级集中力量组织督导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学校限期**,确保 各项措施、要求落实落细。建立健全开学后日常监督检查和问题 通报机制,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动态调整校园防控措施,改进工 作中的薄弱环节,切实筑牢校园防控防线。 北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防控 工 作 领 导 小 组 办 公 室 2020年8月8日 北京防控办 2020年8月8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