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把齐明月养成别人羡慕的“乖乖女”后,她的妈妈后悔了

北京学大教育
2020-9-05 19:19:42 文/钟晟睿 图/曹阳
01
《以家人之名》热播,齐明月这个优秀的乖乖女,真让人心疼。
齐明月是妥妥的“别人家的孩子”,她长得漂亮、性格又好,不仅学习成绩好,还特别乖巧懂事。
这样的孩子,本该是自信而阳光的,可她却总是低着头,身体也习惯性地弓着,好像犯了什么错似的。明明自己很优秀,周身散发着光芒,她却说:“我真的什么也做不好,我真的很容易犯错。”
她看起来很温顺,内心却充满了惶恐和纠结。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懂拒绝,总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她的一言一行都显得那么没自信,没主见。
请大家吃冰淇淋,她犹豫不决,不知道选什么口味,最后还是听服务员的,选了香草口味。请同学吃饭,她拿着菜单翻来翻去不知道点什么,只得回头问妈妈。上学路上,有人撞到她,手中的药撒了,纠缠着让她赔。明知自己没错,她却不敢反驳,一直道歉,幸亏有子秋帮忙。
她是大家眼中的乖乖女,却活成了内心纠结的小拧巴。
父母都希望孩子听话,然而一味听话、没主见的乖孩子,总觉得自己不行,看不到自己的价值。他们心中充满恐惧和逃避,依赖心理强,怕承担责任。渐渐地变得处处讨好,缺乏独立判断,人云亦云。
02
看到这里,可能有些人会发出疑问:齐明月明明已经足够优秀,但为什么还是自卑又胆小?
其实,如今这样畏畏缩缩的明月,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的妈妈造成的。
齐明月的妈妈非常强势,总是事无巨细地干涉她。买衣服时,明月选白色,妈妈说白色不耐脏,明月选黑色,妈妈说年轻人要穿鲜亮的。明月选妈妈推荐的粉色,妈妈竟一脸嫌弃:“跟你爸一模一样,一点主见都没有。”
妈妈的教育理念是:在物质上不能亏欠孩子,但在教育上绝不能溺爱孩子。她嫌明月是“千年老二”,要求她必须考第一,补习班给她排的满满的。
在齐明月妈妈眼里,自己的女儿似乎总是做得不够,总有地方不如别人。
她不爱女儿吗?
当然不是,她和千千万万的普通父母一样,比谁都希望女儿能过得顺遂、过得好。
可奈何本着“为你好”的初衷,说出口的却全是否定、打压孩子的话。
真是实力演绎了父母拧巴的爱:一边希望你过得比谁都好,一边觉得你做的比谁都差。
03
这也是大部分父母的通病,心里明明是热腾腾的关心,可说出口的话却是字字句句往孩子心里扎。
对孩子的关心没有传达出来,还让孩子心里不舒服,这种拧巴的方式,在孩子心里实则是一种伤害。
在综艺节目《少年说》里,有一个叫王紫晔的女孩上台后吐槽道:“我觉得我妈妈生活的一定很苦,毕竟她的嘴那么的毒!”
到底有多毒呢?
有一次,紫晔数学没考好,只得了50多分,她害怕得三天没敢跟妈妈打电话,结果3天后,就收到妈妈的一通咆哮电话:
“哦吼,你真是一个人才,你怎么考成这个鬼东西的呢?你要是再考成这样,就不用来学校了,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你看看我的智商,再看看你的,真是半点没有遗传。“
还有一次,紫晔托爸爸买来一条裙子,结果妈妈在看到裙子的瞬间脸色全都变了:
“你看看你,眼睛都长哪里了?你哪里觉得这个衣服好看?你要是以后再买这种衣服,我就把你和你的衣服一起丢出去。”
听了这些吐槽,下面的妈妈再也忍不住了,她“苦口婆心”地回应道:我那并不是毒舌,我讲述的都是事实,我就比较真实。
妈妈还认为,她是在用犀利而直白的方式指出女儿的问题,而这也是一种“有效的沟通”。
妈妈的话“啪啪啪”地怼回来,打得紫晔毫无还嘴能力,她在天台上急得直跺脚,好不容易反驳了一句“你的犀利直白对我的伤害很大”,结果,妈妈又继续强调“我的出发点是为你好,我只是想鞭策你好好学习,紫色的裙子是我认为太短了不适合你。”
心里想着是关心,一出口便成了刀子;明明想给的是爱,收到的却都是伤口。好像亲子关系到了最后,爱都只能在心里,伤害却成了日常习惯。
04
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也是孩子最初建立安全感、信任感的来源,因此,来自父母的否定和打压也是最直接、最致命的,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就是不行,自卑、怯懦、甚至内疚,凡事自我归因,把错都揽到自己身上。
心理治疗专家林文采博士说:“孩子的成长,如同一颗种子的成长,需要阳光、水等营养一样,既需要物质营养保障基本的生命力,更需要被无条件接纳、被重视、被肯定赞美和认同。”
有远见的父母都懂得忍,忍住挑刺和否定,忍住替孩子做决定,把自由和选择权还给孩子。给孩子捧场,给孩子试错的机会,给孩子不完美的权利,尊重、信任、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
比起齐明月妈妈那样控制欲极强的教育方式,成绩全班倒数的李尖尖就很幸运了,两个哥哥一个全年级第一,一个名列前茅,在对比如此明显的情况下,李爸从不拿成绩说事,反而是鼓励尖尖尽力了就好,并支持尖尖的爱好。
虽然尖尖在学习上少根筋,但她非常热爱木雕,靠着网上找来的视频自学,没想到竟能在木雕大赛上获了金奖。
每当尖尖获得了什么荣誉,不管大小,李爸必做的事就是在面馆门口拉上打85折的横幅。正是因为李爸的理解和支持,尖尖收获了自信和快乐,以及自己热爱的事业。
其实,不管是李尖尖还是齐明月,每个孩子都一样,有着自己独特的闪光点。
孩子是因爱生的,父母也应该用爱去尊重孩子,给予孩子信任、理解。给孩子最好的保护,就是让他们拥有独立思考、选择生活的主见。
来源:首都教育
每天准时推送教育干货
关注并标星佳佳老师
每天打卡阅读,及时获取考试及政策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