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思科学实验课,陪孩子一起“玩”出探究力

北京学而思教育
2022-7-09 11:04:29 文/薛岩 图/白梦洁
瑞士著名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儿童是天生的科学家,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一旦孩子的好奇心被充分满足,他们有可能不再只甘心做个“提问者”,而是转变成为积极的探索者,主动探寻未知答案,开启有深度的思考。
学而思科学实验课希望成为那个保护孩子好奇心和求知欲的科学伙伴,帮助孩子科学、有方法地解释生活现象、探究世界的奇妙,逐步培养孩子敢质疑、能探究、善思考、会应用的能力。
小实验,大探究
让“为什么”,不止停留在好奇心
如果说数学是整个世界运行的底层逻辑,那么科学则可以看作是整个世界运行的外部体现,即世界万物的运行规律,而好奇心就是发现这些规律的原动力。
想要探索世界,充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是必要条件。学而思科学实验课,涵盖了物质科学、生命科学、技术与工程、地球与宇宙四大科学领域,为孩子搭建了全面的课程架构,衔接未来学习。
每个科学领域,我们都会形成一个独立的内容板块,课程内容丰富,贴近生活,帮助孩子拓宽眼界。
同时,内容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叉联系会更紧密,一个实验探究项目,会融合多个板块的科学知识,让孩子结合实际问题,灵活迁移运用,让“为什么”,不止停留在好奇心。
图|体系化的课
一个年级平均80个左右的小实验,实验数量可不容小觑。大量有趣生动的科学实验,在满足好奇心之余,也让孩子感受到科学知识是真正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每一个奇妙现象背后都是有原因的。以好玩的实验推动孩子求知欲,将天然的好奇心转化为持久的学习动力。
图| 上 音叉实验,中 彩虹糖实验,下 月食
从观察现象到主动探究,从动手操作到自主创造,一个知识点的获取,伴随的是孩子实践操作、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多维度的锻炼。
图| 上图扎染实验,下图白菜吸水实验
图 | 科学实验课
在即将到来的暑秋课堂上,还有特别多有趣的科学知识和好玩的科学实验,等待着孩子们一探究竟:
各种蘑菇是怎么培育出来的?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什么?
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是怎么建造的?
外星会有生命存在吗?
图 | 科学实验课堂(部分)
让科学思维,
成为孩子的日常的思考方式
在课程设计之初,我们就在思考:学而思科学实验课对孩子的价值是什么?
我们想让孩子从小就有“科学家”和“工程师”的职业体验,不是让孩子拿着实验器具照葫芦画瓢,把实验做完就可以,而是在满足孩子好奇心的前提下,系统地培养孩子实现“观察现象-描述现象-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完成验证”探索过程的思维能力。
其实,科学思维的培养就像盖房子一样,“地基”打结实了,能力才会稳步提升,所以体系化的培养方式必不可少。
经过学而思教研团队地深度研究、打磨,我们为孩子搭建了一套完善的科学探究方法培养体系。
图 | 探究方法培养体系
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通过递进的科学探究法,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一级都有要重点学习的科学知识和要培养的重要能力。
为了更好地激发孩子兴趣,让孩子能充分融入课堂,我们还将课程具象化地拆分为“为什么”课堂和“怎么做”课堂。从观察、描述、比较、分类、测量、推断与预测、识别与控制变量、制作图表、建立模型,逐级培养九大科学技能,让孩子灵活运用9种科学技能,验证现象,探索新知识
“为什么”课堂
“为什么”课堂,让孩子像科学家一样探究。比如“火山喷发”这个知识点,先阐述原理,因为地壳运动,岩浆上升,再认识不同地带的火山,研究不同火山的成因。
通过观察、描述、实验、探究等方法,为孩子抽丝剥茧地拆解过程,当孩子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方法时,就能结构化地解决问题了。
“怎么做”课堂
“怎么做”课堂,让孩子像工程师一样创造。比如:用榫卯搭桌子,带孩子先认识不同样式的榫卯,研究榫卯形状成因,探究什么样的榫卯搭起来会更稳固?
工程思维主要聚焦在如何解决问题。课上,老师会引导孩子们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重视应用创新,让局部为整体服务,培养孩子的全局观。
图 | 榫卯课堂
图 | 为因纽特人搭建的雪屋
实时直播课堂,
让老师成为孩子身边的“大朋友”
学而思科学实验课,跟市面上很多“录播课堂”会有哪些不一样?
课上,老师以探究式教学为主,不再是传统的“我讲你练”,老师会给予孩子更大的尝试和探索空间。
以孩子为中心的课堂,老师会引导并帮助孩子们生成假设,并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用探究式的教学法更好地成全孩子的奇思妙想。
课上,老师会以“语音弹幕、拍照上墙、发起选择”等功能,有效地解决孩子们遇到的问题。
图 | 弹幕互动
同时,我们发现,在科学实验的互动过程中,及时的沟通、启发、解答孩子的“奇思妙想”,以及给予必要的方向指导,对于孩子很重要。
所以,实时直播,使得老师和孩子们能保持同频,随时交流、一起探究
我们还为每个孩子匹配了科学辅导老师,帮助孩子们解答日常学习的困惑,双师课堂,让孩子的每一个问题都有回答。
图 | 老师对孩子们实验作品进行指导
看得见的作品,
让孩子永远不失探索的动力
一堂好的科学实验课,合适的教学方法很重要,让孩子们获得看得见的作品也很重要。一份实验报告、一件科学作品、一份创意涂鸦……都能够给孩子带来不一样的成就感。
图 | 孩子们的实验作品
这些有趣好玩的实验和科学作品,对教具也有不小的要求。在实验教具材料的选取上,我们充分保证了课堂的可操作性、可探究性、安全性。
图 | 精美的科学实验盒子
图 | 佩戴好护目镜,在“家庭实验室”里探索
实际上,科学实验课带给孩子们的收获远不止眼前的这些作品、实验项目成果,那些“看不见”的收获,对孩子们的长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良好的科学习惯、科学思维、创意的想法、广阔的视野……
在学而思科学实验课上,我们希望逐步培养孩子的科学精神、科学素养,让他们有敢于质疑和否定的勇气,也有推动未来创新改变的能力。
伴随着孩子的成长,这种从小就培养起来的科学思维习惯,不仅能帮助他们应对当下,还将迁移到未来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使面对困境,孩子也能通过这种由表及里、层层溯源的科学思维方式,为自己打开全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