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填报】如何选择专业、学校、地域?哪个更重要?

北京辰思教育
2021-12-07 15:31:51 文/倪菁 图/韩炫明
从上高中开始,选大学,选专业,还是选地区,就开始成了众多学生和家长最头疼的问题。如果你兴趣明确,有志于在某一领域发展,又考取了高分,那么填报志愿就很容易了,选择的余地也非常大。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上大学的主要目的是毕业后找到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至于学什么,能符合兴趣更好,不那么符合也没关系。那么,填报志愿时,专业、学校、地域应该如何排列组合呢?小编详细研究了不少高校,对比就业、升学方面的数据,整理了相关知识供大家参考!
城市与大学
对普通人来说,上大学的最终目的是就业,大城市通常意味着更多的工作机会,尤其是你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机会,如果换在中小城市,你的专业可能连一份不错的实习都找不到。再考虑不同城市的平均薪酬,北京、上海、深圳以每月过万元平均薪资,牢牢占据前三,紧随其后的是长三角与珠三角的大中城市,从杭州、温州、苏州到东莞、佛山,都以超过8千元每月的平均薪资领跑全国。相比之下中部城市要逊色一些,中部的多数省会如武汉、郑州、合肥的平均值均在7千元左右。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大学期间的实习也是很重要的经历,优秀的公司大多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500强企业中北京有183个,上海有94个,深圳有52个。在这些城市就读将有更多去大公司实习就业的机会。
读大学还需考虑影响因素——资源。哪里的优秀大学最多?北京、上海、广州、南京、西安等地集中了最多的教育资源,而且还能为你提供丰富的实习经历和更好的报酬。如果去不了这些城市,就去武汉、南京、天津这样的中东部二线城市,尽管经济水平稍逊于一线,但名校多资源就多。
大学与专业
好的学校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很重要,好的学校有更优质的资源、平台和人脉。况且现在很多大学的本科阶段实行通识教育,允许满足条件的学生转专业,也可以辅修第二学位。所以,能上本科就不读专科。如果没有非常明确的关于大学和专业的目标,那你可以选择一所综合性大学。这不仅有助于之后进行专业调整,也会获得更好的通识教育。
随着全国高校的扩招和扩建,离市区近的学校越来越少了,如果找不到合适的离市区近的大学,也一定要选一个大学城内的大学,多所学校聚集在一起也能够提供丰富的资源。所以选择大学时,优秀大学的数量和离市区的距离,也是重要的考量指标。
专业靠谱最重要
选专业,就是选前(钱)途。如果你有自己非常喜欢或者擅长的专业,那就优选喜欢的,学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专业才更能学有所用。
如果没有的话,你可能需要注意避免一些雷区,还要注意这个专业的发展前景。目前相当好就业的专业,主要涉及到电气电子类、计算机类、机械类、土木类、经济管理类、医学类专业等等。
专业、学校、地域
不可兼得咋取舍?
填报志愿时将专业、学校和地域都兼顾的考生实在是幸运的,但毕竟是少数人。对于大多数考生而言,三者是不能同时满足的,究竟该怎样取舍呢?当然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参考建议如下:
职业优先原则
适合职业理想明确的考生
此原则最适合那些职业理想非常明确的考生。例如:想当老师、医生、会计……等等,那么报志愿就应该从这一职业出发。
例如孩子的职业理想是中学英语老师,那么:
第一步,找出与这个职业直接对口的专业,即英语专业。
第二步,找出开设这个专业的学校。学校太多怎么取舍?
一是用分数取舍,即重点关注自己分数有可能达到的院校,包括可上可下的大学,除此之外,与分数不匹配的更高或更低的学校就不予考虑了。
二是分类取舍,例如,开设英语专业的学校很多,类别有师范大学、外国语大学、综合性大学等,按照哪类大学毕业后更容易当上老师进行排序取舍。
如果分数能上“双一流”名牌大学的话,那么,就选你最喜欢的大学,报考与中学课程相关的专业,再努力考过教师资格证书,提高做教师的综合素质,毕业后也可以通过应聘的渠道当老师。
如果分数一般,建议报师范类,这样,离教师这个行业会更近些。
第三步,找出孩子所喜欢的未来就业或读书的城市。
第四步,通过优选,进行排列组合。职业-专业-学校-地域;或者职业-专业-地域-学校。
最后,按照高考志愿表的要求,排列出学校的顺序和每个学校第二、三、四等其他专业的顺序填表即可。
不适合职业理想不明确的考生
其实大多数考生,还没有明确的职业方向,那就先选择合适的专业吧。
专业优先原则
此原则最适合以下两类考生:
专业特长明显的考生
例如,就是喜欢数学、或物理、或外语、或经济……等等。那么报志愿时就要从这些学科相关的专业出发,在分数有可能达到的范围内,进行排列组合。如:专业-学校-地域-职业,再根据孩子其他方面的个人喜好,进行优选,最后,按照志愿表的要求,排列出学校的顺序和专业的顺序即可。
高考分数较低的考生
如果孩子的分数只是能考取一般应用型大学,特别是民办学院或者高职专科,那么专业就比什么都重要了。
第一,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的;第二,选择技能性强的,最好不选择没有门槛的专业。也就是说,当你毕业求职时,靠的就是这专业的一技之长。
学校优先原则
此原则最适合那些专业特长不明显,什么专业都好,或什么专业都不太好的考生。
成绩优秀,没有弱科的考生
如果孩子的成绩优秀,能上名牌大学的话,那么报志愿时就要遵循学校优先原则。因为,社会上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经常会对毕业学校有一个要求,即便不公开提出,也会暗中立下这个规矩。总之,当学校与专业不可兼得时,如果能上名校,专业可不必太纠结,上大学和工作后都还存在很大的变数。
成绩中上,各科均衡的考生
这样的考生,什么学科成绩都不突出,没有最强的,也没有最差的。往往什么专业都可以,又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那就把学校放在首位吧。
地域优先原则
如果你在职业、专业、学校等方面都没有特殊要求,那就地域优先吧。在哪里上大学真的很重要!无论是文化底蕴,经济活力、政治视野、同学人脉、还是就业机会,大学四年绝对会影响你的一生。
每个考生只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参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再结合家庭资源背景综合考量,就一定会制定出一份理想的志愿填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