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榜样”:成绩是“表”,素养是“里”!

北京学而思教育
2021-12-07 15:31:06 文/陆露 图/丁梦茹
“品人文之美,探科学之妙。”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朋友思思。
都说:强扭的瓜不甜。
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没有兴趣加持,学习不仅不会让孩子感受到快乐,孩子也很难从中取得进步与成就感。
早在很久前,杨绛先生就给出了自己答案,思思深以为然。
“好的教育”首先是启发人的学习兴趣、学习的自觉性,培养人的上进心,引导人们好学,和不断完善自己。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教育,让他们潜移默化。这方面榜样的作用很重要,言传不如身教。
诚然,好的教育,能够让孩子在兴趣的指引下实现自主学习,拓展视野,寻求不断地自我完善,从而形成关键能力与核心素养。
具备这样习惯与学习品质的孩子,多数是可以称得上“榜样”的人。其实,好的榜样有时候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学着透过表象看本质,决不能只关注榜样取得的成绩,更要学习并锻炼,他们身上所拥有的解决问题的底层能力。
想要决胜千里必须得靠努力,但有些时候,光靠努力是不够的!今天,思思就给大家介绍几位“身边的榜样”,听听他们好成绩背后的关键原因,究竟是什么?
激发兴趣,
让学习变成自己的事!
兴趣就像可再生的“多巴胺”,可以让孩子得到可循环的快乐。这种快乐又会让孩子更享受过程,自主探索。因此,想要快乐学习,首要的任务就是激发学习兴趣。
清源现在已经就读于自己心仪的学府。回看过去,他发现即使再忙,有一件事儿他始终坚持做——练钢琴,从8岁坚持到现在。他说:“我觉得弹钢琴挺有意思,有兴趣也学得快。拿到成绩后,这种开心就刺激了我学习的欲望,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所以让学习钢琴更有趣了。”
不止是个人爱好,在学习中,清源也会从兴趣出发,激励自己主动学习。比如学习英语背单词,清源会借助自己喜欢的电影《哈利波特》来记忆,通过有趣的情境来记忆单词,不仅可以提升词汇量与表达能力,英语成绩也越来越好。
图| 清源的单词笔记
有时候会很枯燥,这时“学习小组”就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记忆一些生涩难懂的古文时,清源爸爸就和孩子约定组成“学习小组”,一起记忆。以一种幽默有趣的方式记忆,在互动交流中,清源找到了学习古文的一些小技巧,也没有原来那么排斥了,愿意更多地去尝试,而清源与爸爸也受益于这种小组学习的方式,和孩子相处起来更像好朋友。
图| 清源的书架
当找到兴趣时,自主学习便成为了一种觉悟,而不是一种要求。所以,当孩子们提不起兴趣来,不妨停下来,和孩子一起寻找。
能力迁移,
让知识为孩子更好地服务
习惯和行为其实最能反映一个人的能力与思维方式。这种能力与思维方式是怎么形成的呢?非常简单:不断地学习与实践。
如何让知识与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学习和生活呢?思思认为家楠是很好的榜样。家楠是2021年浙江省的一名高考考生,现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在父母眼中,家楠是一个有条理且注重逻辑的孩子,擅长信息搜集与归纳整理。进入高中学习,能够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料与信息也是一种能力,家楠非常重视资料分门别类的整理,放进不同的资料袋,以便自己能够快速取用。
这种效率思维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家楠学习信息学那段时间的探索与钻研。他从初一开始接触信息学,初二开始正式学习编程,直至高一拿下信息学竞赛的省一等奖。能够拿到这样的成绩,可想而知在这三年里家楠付出了很多,收获也不小。
这期间,大量地学习与实践,不仅锻炼了家楠的信息收集、处理能力,同时一个team能够拿到好成绩,更考验团队小组合作与表达能力,将自己好的想法传递给小伙伴,从而思考如何为一个复杂问题找到相对最优解,这也很大程度上锻炼了家楠的逻辑思维能力。
家楠不仅拥有关键能力,还擅长运用和迁移这些能力,让其真正服务于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拓展视野,
突破固有思维限制
认知受制于眼界,认知也会影响一个人的思维与格局。开阔眼界,对于一个正在海量吸收知识的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它能够帮助孩子提升认知,还能在关键时刻帮助他们快速突破学习的瓶颈期。
语文并不是嘉璐的优势学科,但今年她考出了理想的好成绩。嘉璐说,大量地阅读帮助自己打开了视野,也让自己顺利地突破了语文学习的瓶颈期。“我初一下学期时出现了语文学习的瓶颈期,成绩下滑比较厉害。初一的暑假我每天会安排三个多小时的阅读时间,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阅读,尽可能的避免他人的管理和要求,以自己为中心来学习语文,那个假期我读完了14本书,瓶颈期很快就突破了。”
图| 嘉璐的语文笔记
高频大量的阅读输入,使得嘉璐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随之提升。阅读能力作为我们的一项底层能力,它本身有跨学科的属性。阅读能力助力嘉璐突破了语文的瓶颈期,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她也能够凭借这项能力,快速完成信息输入,抓取关键信息,比如数学题目的审题环节,比以前更轻松了。
图| 嘉璐的阅读书单
就在今年,嘉璐也顺利进入自己理想的高中,也许这就是厚积薄发的力量。有时候,我们感到力不从心,很大程度上是被固有思维束缚住了,而打开视野就是在帮助孩子打破思维的墙,帮他们不断积累,实现厚积薄发。
思思记得曾采访过这样一个孩子,于是便有了这段对白:
“你有偶像吗?”
“我的偶像就是我身边的人,比如我们班的第一名,我就要向他看齐,看他是怎么总考第一的?”
看似这个孩子是想追赶“榜样”的名次,但他却是在悄悄地模仿和学习榜样的学习方法和思考方式,研究第一名的“内功心法”。
他一直在追赶榜样的光芒,而最终这位“追光者”卢同学,在2021年以优异的成绩,圆梦国防科技大学。榜样就在身边,朝着榜样的方向前进,直至自己的梦想也开花结果。
思思始终相信,这群孩子正在点亮另一群孩子的热情与梦想,而学而思素养希望能够将这种“榜样的力量”延续下去,帮助他们打开世界,创造未来。
分享你身边榜样的故事,
说说他们身上都有哪些品质影响着你?
欢迎留言区与思思一起互动!
12月3日12:00
从点赞排名前10的小伙伴里
选择2个走心分享
送上 阿噗水杯1份
想要查看更多学习内容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
【学而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