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孤独中锤炼自己——杨千童

北京华艺名画室
2021-6-06 23:32:43 文/赵阳 图/吴雨彤
疫情期间在家学习时期录制
点上方音频可边听音乐边阅读内容
“
嗨!我叫杨千童,来自北京,毕业于北京华艺名画室,现在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
”
通过我在北京华艺名画室的学习,很幸运我取得了央美艺术设计第193名,央美城市艺术设计第173名,四川美院第9名和景德镇陶瓷大学的专业合格。
选择大于努力
开始我是一名普高文化生,高二开始因为接触到了一些画展愈发对美术感兴趣,感觉能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在画面上的人好厉害,我就萌生了学艺术的想法。我的父母很开明,我获得了家人的支持,于是开始了我的艺术学习之路。
马上要集训了,选择画室是一件大事,在北京比较多的画室资源里,我借鉴了很多学长学姐的建议,考察了很多画室,也查阅了一些资料,最后决定在华艺名学习,现在看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华艺名有很多吸引我的地方,比如教学体系、理念、管理、服务、环境等等,但是夏老师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我非常想跟他“拜师学艺”哈哈。
深入接触下来我发现夏老师是一个很好很有耐心的老师,非常的和蔼可亲,专业上教的非常细致也很严格,联考我的三科里素描成绩也是最高的。
除此之外夏老师对我们的心理状况也非常关心,考试之前很多学生都会进入一个比较浮躁的状态,因为我是一个相对敏感的学生,加上考前的压力,我也一样。由于当时各个省联考时间不一样,所以开始准备校考和上设计课的时间也不一样,我就很纠结有点没有头绪,不知道改怎么选择。这是不可避免的,夏老师就耐心的开导我:“要把心沉下来,像迈台阶一样先把联考这个坎儿迈上去了,才能走到校考那一关,一步一个脚印”。这句话我记到现在。
像我这种性格,遇到夏老师这么细心负责的老师很幸运,我很感谢夏老师。
夏老师:
作为老师,给孩子学习生活方面的关照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我和千童的师生关系也非常融洽,千童是一个对生活中很细微的细节非常细心的学生,感受力很强。这种性格在从事艺术设计类工作的时候也会比平常人有更细微的感受,可能她的作品会更鲜活更生动,这也是我对千童最大的期待,我希望她能在美院基础的课程上努力的前提下多一些自己在艺术方面的学习和研究,能在自己的能力上有更大的提高,成为我们的骄傲,也是华艺名的骄傲。
瓶颈期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要相信自己,会度过去的。要做的就是积极地,多沟通,多去问老师,多把自己的门朝外打开。
老师领进门,修行看个人
我的目标一直是央美,苏老师也非常的有耐心,对我的画面要求很高,不断的帮我调整。
记得当时我生了一个小病,需要隔离,我自己在一个教师学习,苏老师当时就抽出时间来找我给我单独辅导,很感动。
在准备央美考试的时候,我的一些作业修改过很多遍,自己练过10遍,要不厌其烦的去修改和打磨。
面朝考试,调整心态
考前是一个大压力和兵荒马乱的状态,看不见敌人,也看不见朋友。需要自己在孤独的状态里不断提高自己,要监督自己,靠自觉。
我在美术集训前文化是400分,最终高考考了490分,一些环境因素考试因素或者是考生心理因素会波动30分左右,我们能做的就是提高自己的下限。保持一个好的心态。只要你一步一步来不愧对自己总会有好结果。
来看看我的美院生活和朋友
我的录取通知书
在华艺名的同学和朋友我们一起上了央美,我在美院的班20人有6人来自华艺名。
和同班同学
和宿舍舍友
和唐诗遥
开个新画板
中药题材,用熬制的中药着色更有质感
制片布景打光
全班合买了一台显微镜观察的更细致
熬夜画画
完成!很荣幸被留校
来到华艺名央清校区,比之前的老校区大很多漂亮很多,宿舍环境特别好,二人间是上床下桌,能收纳很多东西。还有冰箱、洗衣机和衣柜,很方便。
大厨宋师傅做的饭非常好吃,烧茄子,烧豆角,八宝饭都是我特别爱吃的,这次回来又吃到了很满足。
来华艺名的心路历程就给大家分享完啦,我在华艺名等你!
- 往期回顾 -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