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诗意|纳比画派

北京一禾画室
2020-10-17 09:03:39 文/赵阳 图/卢晓东
纳比画派是法国的一个艺术社团,存在时间很短,从1891年到1899年,但此画派在绘画史上有着重要贡献。“纳比”出自希伯来语,译为先知或预言者,皆在表示革新绘画,否定学院派教条的信念。这个画派诞生的原因正是印象主义的胜利以及文学上的象征主义和高更的直接影响,纳比画派的参与者对艺术充满激情,渴望摆脱既定的模式去探索更充满魔力的绘画世界。
他们反对古典写实,也不满足当时的印象派,他们主张不去直接写生自然的光影,而是去探索追求画面中形与色彩加之感情所构成的一种抽象的美。
对生活直接观察,加以自己的回忆与想象的再创造,再用强烈的装饰性模式结合画家自身的审美观念的表达,使其色彩语言直接从画家内心真实的表达出来。
皮埃尔·博纳尔是纳比派的代表画家,他不随波逐流,也不安于现状,勇于创新,他的绘画作品的主角经常是他的妻子、他身边的朋友,也经常出现阳台、窗边、浴室、房间一角等场景,他用平面的描摹、艳丽的色彩和装饰的风格把生活中的题材巧妙和谐的融入了他的画面。他对色彩极度敏感,喜欢绘画颜色中灰色和纯色搭配,大面积的中间灰色调加之小面积的原色,不仅不影响画面的丰富和美观,反而使光影色彩更为活泼。博纳尔的色彩不仅是追求色彩的简单搭配,最主要的是他在色彩中融入自己的感情,使画面拥有奇妙的意境。
爱德华·维亚尔也是纳比画派比较杰出的重要成员,他和博纳尔是非常好的朋友,两人来往密切,趣味相投,画风相近。他喜欢描绘亲情和友情,还有身边平凡的光景。维亚尔的画面具有宁静温雅的意境,因为受到19世纪日本木版画轮廓线条的简洁与表现张力的影响,维亚尔的绘画比博纳尔更加简洁和抽象。
当一群信仰早期抽象主义原则的19世纪末期的法国艺术家正式宣布自己为纳比画派时,莫里斯·德尼担任了他们的发言人。德尼是纳比派的奠基理论家,他在绘画上的名气远不如他在1890年发表的宣言:“人们必须记住,一幅画面,在它成为战马、裸女或某一场景之前,首先是一个按特定秩序涂满颜色的表面”。这句话为抽象艺术奠定了基础。作为画家,他的创作成果颇丰,涉及了当时各种创作手段,包括油画、素描、版画、装饰品和大型墙壁装饰。他追求色与光在平面上的视觉秩序,同时又醉心宗教,常借助圣经故事来表达内心的精神世界。
保罗·塞律西埃是绘画理论家、纳比画派成员、后印象画家。1888年夏天,他与高更相遇,在高更的指导下在木质盒上画了一小幅风景画,即《阿旺桥的爱园》,后被命名为《护符》。他阐释了绘画的象征手法,这种方法主要依赖于记忆与想象而不是直接观察,对于结构以及色彩的应用简化为对自然的感知与情感。他的作品简练、天真、稚拙,以平面的自由支配代替了透视、光影和立体造型的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