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有园美术课系列

北京兄弟画室
2020-10-16 02:16:50 文/汪弘文 图/曹阳
撞景
门窗,当是一个时间的拐角,因其能洞现,顿现。
他可以取景,更可以待景。
待景的意思是:什么是景,而什么又不是景呢?
将之匡洞在画卷上随意的滑动,每一个瞬间,匡里的世界都在变幻,我们等待着那个最契合的时刻的到来,等待着一个属于这个匡的景撞将进来。
一个景的撞进,便是一阵欢呼,我们喜欢这样偶发的相遇。
这样的相遇,就是媾和,不再有景与匡的分别,而是生出万千事物来。
瓶里浮华
玉壶春山
研山
扇子楼
小楼容我静
瓶口落花瓶底接
一瓶水
上古青光
长生楼上晾红衣
宫衣朝服
松荫朱阁裤
又一个鱼篓
鱼儿
凤凰琉璃
英德殿上飞沙燕
飞来危楼
带官帽椅的神八火箭
国学号火箭
桃花枝头翩起舞
咸菜人
小高层
惶惶妖气
望江楼
| 十页洞穴龙王洞
猴王洞
芭蕉洞
观瀑巨洞
一年级魏碑习作
北魏摩崖石刻与墓志铭之书法,处于隶向楷的变化期,法度未僵,笔法不老,是将定未定之时态,不矫情,不做作,恣意天然,骨骼奇异,地方色彩。
康有为评价有十美:
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浑穆,三曰笔法跳跃,四曰点画俊厚,五曰意态奇异,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法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
小儿学书,不法唐楷,入手魏碑,上承篆隶,下启行楷,习得“过渡性”书体,一顺其天真烂漫,捉握蠢蠢憨憨萌萌之心,发其天生神明;二可体书法之血缘因缘,观来龙去脉,站在节点上看前后。
今将同学们的习作以碑拓的黑白关系呈现:
一.为了与北魏墓志铭书法有一个视觉上直接的比较。
二.期望以这种高度的反差关系来凸显出孩子们对字形意态的潜在把握,以及爽利无阻的精神用笔。
三.用以惊醒我们成人:孩子对形意的领会、流露以及不经意的创生的敏感,绝对要高于我们,只是自然易逝。孩子是一面镜子,常常映照出我们成人的僵化与麻木。
| 姿色在手 二年级《绘手》作业选绘画不一定需要纸。
绘画不一定是平面的事。
他可以写在人“手”上。
纸没有地形,白纸几乎是零作为开始。
手,是一张活生生的纸。
他是一个活的地形。
他有先在:
凹凸、软硬、褶皱、长短、胖瘦、温凉……
那么不均匀,有着种种暗示。
他是“生动”的,
可以因借,可以顺势。
动一动,画一画。
边动边画。
画完后,故事才开始。
辗转手掌,
抬迈手指,
来一场聚会吧!
姿色出自手语,
气韵源于生动。
三年级《名怪》练习作业选
随方就圆应物赋形
——一年级字态认识训练
所谓的“成长的环境”,乡村是,城市也是;居室是,平时喝水的杯子当然也是。
触目的一切都是,最平素日用的最是。
我们不可小看一件器具对我们的影响:
它的器型、它的质感、它的用度玩法……
影响着我们的眼睛,决定了我们情趣……
《家珍集》的作业,即是暗示小朋友不要忽视家里的日用,环视周遭,历历数来,不能熟视无睹,虽身外之物,却断舍不得,它们构成了你的日常世界,陪伴了你的成长。
器物如人,有血缘传承,有名号出身,有规有制,有用有度,皆是寄情托怀之所,难言轻重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