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FA设计学院跨媒介创意策展课程 |另一个世界的入口

北京心中美画室
2021-10-17 20:54:26 文/裴晶 图/陈军
课程信息
设计学院设计策展与空间叙事方向三年级研究型课程:
黑弓联合课题-跨媒介创意策展
Blackbow Project:
Cross Border Media Creativity and Practice
授课时间:2021年3月1日-4月16日
课程时长:7周
学术主持:宋协伟
课程负责人:潘镜如
授课教师:曹宇嘉 /于博 /潘镜如 /薛天宠
讲座嘉宾:王志鸥 /张小伟 /黄晓莹 /王建华
特邀点评:苏丹/王子耕/刘治治
特别鸣谢:张欣荣 /曹斐/巨大鹏 /张新雅/埃舍尔基金会 /京东方科技集团
学生名单:朱宏权 /杨嘉迪 /颜子东 /李欣 /李昕莹 /刘思涵 /滕媛 /刘迎 /史儒 /徐泠岚 /史迪雯 /杨茗月 /秦懿
文本调研
阅读书目:
《魔镜-埃舍尔的不可能世界》 《GEB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
左、中:Three Spheres, 1945
右:Depth,1955
艺术与数学的二元结合
“没有恶,就没有善。如果你接受了上帝这种观念,你就得同时假设一个魔鬼。这就是平衡。这种二元性构成了我的生活。”
埃舍尔在艺术界一直是十分特殊的,因为人们很难对于他的作品作出贴切、准确的评价。埃舍尔的作品中所呈现出的惊奇,常常是通过他的理智和严谨呈现出来的。尽管欣赏埃舍尔的艺术评论家都尽量回避理智这个词,但就埃舍尔多言,他的所思所想集中在规则性、结构和延续性等方面的内容上,集中在对于空间物体之平面表现的可能性探索中,并从中获得了无穷的乐趣。总而言之,他的绘画,是理性思维的绘画表现。虽然他的作品充满着理性的色彩,但是对于大自然的美,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对于文学和音乐,他的欣赏出于纯碎的本能。这与他作品中的冷静的理性和创作计划的演进周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左:Encounter, 1944
右:Procession in Crypt, 1927
“惊奇是大地之盐”
绘画乃是骗术。一方面,埃舍尔在各种作品中展示这种骗术;另一方面,他完善了它,把它变成一种超级幻想,使之呈现出不可能的事物,由于这种幻象是如此地顺理成章、不容置疑、清晰明了,这种不可能便造就了完美。对于初次接触埃舍尔的人来说,让他们能够亲近作品,进而“理解”作品,从中获得惊喜,是非常重要的。正是种种惊喜构成了埃舍尔本人的灵感核心,而他的作品的最终目标就是将这种由发现而产生的惊喜表达出来。
策展结构
策展逻辑导图
主题结构
第一部分是初见:初见埃舍尔的世界,有三个递进的展厅,设置为短篇,初识这个世界的神奇之处。
第二部分是漫游:观众深入埃舍尔的世界,通过中心枢纽,选择任意门开启平行模块的探索,从二维到三维,从草稿到作品,展现一个全面的埃舍尔。
第三部分是感悟:在深入探索过后,观众将进入终章,被埃舍尔的空间包围,最终产生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我们希望用这样层层递进的主题关系,让观众能不断深入到埃舍尔的世界里,达到最终完全沉浸的展示效果。
空间设计
3+1的空间概念
盲盒拼接
每一个独立展厅都是一个盲盒,是一个等待探索的故事。我们将这些盲盒高低错落拼接在空间当中,观众需要不断上下阶梯进行探索。由此实现了观展的趣味性。
三条拱廊
“拱”的结构在埃舍尔的作品中是非常重要的元素,它起到对于每一个不同空间的连接作用,同时拱门本身的设计也充满了对于空间的巧思。我们选用拱这一元素作为整个策展空间衔接结构,通过设置三条形式不一的拱廊串联起整个展览空间。每一条拱廊的设计都融入了埃舍尔的艺术理念。将渐变,翻转,无穷三种结构形式的拱廊作为入口,转场,出口。
一个中心枢纽
与常规的线形展览方式不同,我们选用多线叙事的展览结构,以此来更好的体现埃舍尔对于空间的各种想象。中心枢纽空间是一个模拟埃舍尔作品设计的多重力空间,它将作为整个展览的中心,连接每一个平行展厅。在这里,观众将有充分的自由去选择观线路。
展览分区
课程展览与感想
“
这次课程,是对于新媒体策展的一次深入体验,我们学到了很多策展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进行了丰富的课程实践。感谢老师们对我们的帮助。”
课程详情请点击
CAFA设计学院 X 黑弓BLACKBOW 联合课题 |跨媒介创意策展
CAFA设计学院跨媒介创意策展课程 |蚁与飞鸟
设计策展与空间叙事方向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以全球性视野为面对当下社会未来发展战略构建教学体系,本方向立足人文社会中设计实践行为的发展变迁,聚焦在当代设计策展领域和空间叙事领域,对设计思潮进行批判与反思,对物象感知和情境体验提供研究路径。
设计策展研究
课程在讲授策展历史与理论发展流变的基础上,结合主题讨论与项目实践,研究已存的策展模式,同时探讨不同的策展行为,以及对策展而言什么是“当代性”,如何将其置于一个更广阔的政治、经济及文化语境之内去审视?课程通过介绍跨学科研究方法在策展领域的广泛应用,力求对策展相关议题的切入与讨论方式更加多元异质,从而以不同的视角来拓展当代设计策展的潜力与可能性。
展览设计研究
展览设计探讨如何将策展的观察与思考进行表达与传播。其首要目的在于对解释性区域的规划,是一种由多种专业元素构成的同步协作,并随着语言表达与视觉表现之间的对话而逐步展开的辩证过程。展览设计介于美术、建筑和视觉传达设计之间,并带有历史环境的痕迹,而当代展览的理念一直都在变化。作为构建创作者与观者之间的媒介,展览呈现了一种共享的、动态的结构,是一个各学科交叉参与的过程。展览通过参与性、互动性、过程性、暂时性、偶发性,以及高度不确定性为人们提供一种面向当下的路径。是如何利用具体的、内在的陈述模式为其观者构建意义的。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一级学科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获批学科,已经建成涵盖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公共艺术与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生活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艺术与科技、设计史及理论等目录内的二级学科,以及自主创设的交通工具设计、社会设计、设计管理、创新设计、系统设计、生态危机设计(智慧城市)等新增二级学科。同时,在保持现有学科口径范围优势下,设计学科以对中国社会未来形态和经济模式整体研判为基础,以积极应对全球科技、经济和社会变革为契机,以培养具有中国文化立场和全球意识的顶尖人才为目标,以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举措为根本,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
面对新时代的形势变局、产业变革、危机与挑战,深刻研读新文科建设内核,设计学院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新需求、新变化、新阶段、新特征为依据,将设计学科与现代信息技术等其他专业集群相融合,于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提出的新命题、新方法、新技术、新手段中,创造新方向、新标准及新价值判断,并研判后疫情时代的全球政治、经济变化,以人类既有的社会组织结构、生产与消费方式为课题研究切入点,以学科专业划分为工具与方法,构建危机意识主导的全新学科教育架构与学科资源整合平台,全面聚焦应对人类未来生存模式的思考与行动。
更多资讯可关注CAFA设计学院官网
http://design.cafa.edu.cn
END
——北京心中美——
我们的爱心+操心+尽心=你们的放心
办学理念
▼
北京心中美是一个面对央美、清华一流名校高端定制的培训机构。本着厚德载物、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专注于央美、清华名校精英式教学,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引导、国际视野的熏陶和坚韧品格的塑造,并重视扎实的绘画技术培养和应试技巧相结合,为学生未来读本科、研究生和出国深造作好铺垫。央美、清华高考状元、研究生状元、美院教师亲临教学,学习状元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为圆莘莘学子名校之梦助力!
▼
师资力量
专注、专业的状元教师研发团队高质量教师人才是高质量教学水平的重要保证,北京心中美汇集了一批团结、热情、高效、具有国际视野的由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状元研究生、本科生、美院教师组成的状元教师团队。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沙阳路10号院
联系人:邹老师136****4668
苏老师137****5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