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来临,孩子的教育如何归零、重启,为成长增益?

北京丽娟画室
2021-9-04 11:05:54 文/王子轩 图/陆帆
让孩子陷入教育内卷非家长本意,“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让孩子在符合社会普世人才标准的大前提下拥有更好的未来,成了当代父母的焦虑之源和鸡娃动力。如今"双减"来了,我们又该如何和孩子一起面对未来?
丽娟实验艺术教育机构《达芬奇计划·梦想移动车》夏令营结营
"双减"后的归零与重启
跟风挤压孩子的课外自由时间,抢占更多、更优的学科教育资源成了"合格"父母的必修课。"双减",正如这个混沌的教育市场和焦虑的家长的急刹车,让教育市场重新洗盘,也让家长和孩子可以停下来重新思考未来的教育之路。
要想坦然的面对未来、找到"双减"后的教育之法,这要求我们对固有的教育归零和重启:第一,停止过早的超前学科学习;第二,把更多的自由时间还给孩子。
丽娟实验艺术学员在搭建木结构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是每个为人父母对孩子最深沉的爱,但是每个孩子都存在巨大的差异化,就像不同种类的树木,所需的成材时间完全是不同的。
陷入过早的超前学科学习犹如拔苗助长,适得其反,与其逼迫孩子死记硬背数学公式、英语单词、古文名言……还不如深度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技能。在思维方式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之上习得学科知识,更有利于孩子的转化及利用。
丽娟实验艺术学员正在梳理设计方案
孩子课后过度的学科补习班和成人无休止的无效加班在某种意义上是一致的,成绩和业绩先不讨论,就个人时间及精力上的耗损就叫人有足够的理由对学习与工作抱有消极态度。
一个孩子在心智还不够成熟的年龄就要面对长达十几年如一日的学习压力,这是对身心极大的消耗。自我时间的缺失带给孩子诸如厌学、厌世、同理性缺失、空心化、亲子关系僵化等问题,会让孩子在步入放养的大学及残酷的职场时更加彷徨。
学员围坐一团,自由交流
把时间还给孩子,让他们缓冲在校的学习压力、感受家庭的亲子时光、外界生活的美好……保持对世界的兴趣和探索心,也让他们有机会找到自己、找到未来的方向。双减是教育的归零和重启,也是孩子再一次成为自己的契机。
唤醒孩子的内在需求
"双减"和疫情为我们摁下暂停键,关于教育本身我们有了思考、反思的时间,回溯我们传统的前紧后松的教育现状,芬兰的前松后紧的教育理念似乎也是一条出路:学前就充分解放天性,玩和体验是最主要的;大学反而是最较劲的阶段,因为有了对未来工作和生活更加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孩子需要更加专注和努力才行。
学员在进行课外活动
“人不需要被教育,但需要被唤醒。”芬兰很多父母都认为家长和孩子的互动过程非常重要,教育体现的不是一种灌输和管教,往往更多是一种支持和陪伴。很多中国家长管束多于引导,苛责多于支持。很多事情,没有给孩子充分参与、思考的机会,就急于要求结果,不仅让自己很挫败,孩子也会沮丧。
丽娟实验艺术学员在进行观点阐述
所以,父母第一需要改变的就是这种求结果心切的态度,让孩子不畏结果,在过程中建立自信、发掘自我。
新时代的艺术教育为成长增益
同时,市场上过度的学科补习,培养的是孩子固化的唯分数论思维和过分看重结果的行事作风,与未来世界需要的人才所具备的以创新为己任的成长增益思维格格不入,很多时候它甚至是对孩子自我的扼杀。
偏向素质培育的艺术教育与课外补习的学科教育相比,她给了孩子更多发掘自我的方法、空间和时间,使得孩子的成长得到了更多的内化机会。
丽娟实验艺术教育机构北京朝阳校区
在丽娟实验艺术教育机构的一堂课里,孩子是课堂永远的主体,优秀的老师是引导者,家长是包容、微笑的观众。丽娟实验艺术教育机构的课堂的魅力之处在于,在艺术的课堂里没有对错的评判,只有孩子自由的观点和创想。
丽娟实验艺术学员在暑期户外营课堂中
丽娟实验艺术教育机构的课堂是一个成长的探索之地,也是一个安全的实验田,孩子们的人格及作品在这里生成,在这里得到认可,走向世界。
从丽娟实验艺术教育机构走向世界的学员
丽娟实验艺术教育机构始终走在创造力教育的前沿,24年来得到了20000+的家庭及社会各界的认可。
中国日报海外版头版报道
现在
丽娟实验艺术教育机构
8月21-22日
将开启秋季学期第一次探校活动
届时会向北京地区开放朝阳校区、海淀校区
欢迎有教育觉醒力的家长带孩子前来体验
为孩子未来赋能的创造力教育
提醒:本次活动为保证参与家庭的体验感受
采取限流预约制,意向参与的家庭请提前报名
继续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