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央美院设计学院本科生毕业展⑥

北京心中美画室
2021-7-04 10:48:01 文/唐睿宸 图/郭阳轩
二〇二一
中央美院毕业季
-
本科生毕业展
本期责任导师
王子源教授、强勇教授、周岚教授
本作品借助眼动仪进行了一系列文字识读的实验,基于中文词汇加工的多层次关系,文本单位可以在结构上被划分为字、词、句,本作品以字作为单位,探究单字在不同单位结构中被识别的特定范式与规律。以这种通过眼动数据总结的字形规范作为标准,对文字结构进行重新的解读与设计,以文字所处的语言单位为前因,结合实践得出的范式形成文字在不同环境下的不同形态,导出全新的可变字体概念。
导师评语
谷心怡同学以眼动仪作为字体项目的研究工具,技术路径明确,通过大量实验对人们阅读和识别文字的眼动行为进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从而形成对文字字体结构的一般性判断和总结。同时通过对固定汉字在字阅读、词阅读和句阅读的三个不同语境,探究了汉字识别的结构性因素,形成了汉字相对严格逻辑下的变体字设计理念。依据上述的两个研究逻辑进行了汉字字形再设计的尝试。
——王子源教授
【重阳节计划】试图在对当下城市青年社会生活调研的基础上,提取与节日相对应的情感需求和现实诉求,设定“友情”概念作为节日主题,同时作为虚拟社交的信用背书,通过视觉传达设计的信息传递,以及具有仪式感的交互活动设计,提供当下重阳节节日传承的一种构架尝试。
导师评语
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郭璎萱同学重新整理并发掘了重阳节的特点,及其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诸多缺失。从青年人的视角出发,对重阳节进行了重新设计,形成了一个关于中国传统节日表现和推广的系统设计作品。综合运用了视觉传达的诸多设计手段,传递出关于重阳节的一种崭新的理解,从设计的角度为我们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参考框架。
——王子源教授
我将筷子解构、重组后成为新的形态,增加其佩戴性。探讨“筷子-首饰-价值”之间的关系,筷子除实用功能性外,历史积淀、文化载体才是它珍贵的原因,是时间赋予其价值,当它成为首饰后价值来源则是佩戴与传承,时间会展现出它应有的珍贵。
导师评语
从筷子到首饰……转换、转变、转化,加之动手、动脑、动心,一切皆有可能!
——强勇教授
作为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和生活“归属感”一直是一个很重要的议题。这个问题一直围绕着我也包括别的留学生同学。因此想通过一系列作品来记录和挖掘留学生这个群体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是对自己的留学生活的一次思考和发问。
导师评语
宫本瞳的摄影作品以敏锐的视角聚焦于与她具有相同经历的留学生群体,从点滴中洞察在异国他乡求学的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丰富地呈现了他们自立与坚强、孤独与焦虑的内心世界,生动平和,细腻感人。
——周岚教授
作品分别从视觉与听觉两个角度描绘了两个灵魂的相遇,相同、相反,相互融合而又相互抵抗,人总是在不断地自我对抗与和解,我究竟是“我”还是“我们”的组合?我们的身体里究竟又会容纳着多少善变的灵魂?
导师评语
无数个我组成一个我,付晨的影像作品准确的呈现了游离在现实与超然的彼岸世界之间个体的挣扎与妥协、抗衡与包容,诠释了内心世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富于哲理,引人深思。
——周岚教授
所见,所闻,所想,总是相互交错相互影响。四年中承载的情绪与故事像是无数个粒子,它在时间与记忆里朝不同的方向流逝。一切将会被时间抹平,但是对我来说,未来的某段哼唱或无意听到的旋律依旧能触发当时的所见所想,这或许也是我消解时间重塑记忆的方式。
交互影像装置通过TD软件识别收集乐器装置和现场发出的声音或者旋律,实时生成不同的画面和粒子运动轨迹,当识别到指定的旋律或音符,粒子在屏幕中就会形成我当时的所见所念的印象画面。不同的音高,不同的能量,不同的音色都共同作用着图片的生成与变化。探讨声音和画面可视化的关联。
导师评语
在《亿象拾音》这件作品里,作者在创作之初就一直在声音与视觉的结合方面做探讨,并将此运用到实际创作中,最终作品在对数据影像的符号化和对听觉空间的解构中探究视听交互的可能性。
——周岚教授
设计学院线下展览
展出时间:5月25日至6月4日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2F及3F部分展厅
点击“阅读原文“
即可跳转至中央美术学院2021届毕业季线上展厅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一级学科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获批学科,已经建成涵盖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公共艺术与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生活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艺术与科技、设计史及理论等目录内的二级学科,以及自主创设的交通工具设计、社会设计、设计管理、创新设计、系统设计、生态危机设计(智慧城市)等新增二级学科。同时,在保持现有学科口径范围优势下,设计学科以对中国社会未来形态和经济模式整体研判为基础,以积极应对全球科技、经济和社会变革为契机,以培养具有中国文化立场和全球意识的顶尖人才为目标,以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举措为根本,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
面对新时代的形势变局、产业变革、危机与挑战,深刻研读新文科建设内核,设计学院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新需求、新变化、新阶段、新特征为依据,将设计学科与现代信息技术等其他专业集群相融合,于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提出的新命题、新方法、新技术、新手段中,创造新方向、新标准及新价值判断,并研判后疫情时代的全球政治、经济变化,以人类既有的社会组织结构、生产与消费方式为课题研究切入点,以学科专业划分为工具与方法,构建危机意识主导的全新学科教育架构与学科资源整合平台,全面聚焦应对人类未来生存模式的思考与行动。
往期经典
END
——北京心中美——
我们的爱心+操心+尽心=你们的放心
办学理念
▼
北京心中美是一个面对央美、清华一流名校高端定制的培训机构。本着厚德载物、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专注于央美、清华名校精英式教学,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引导、国际视野的熏陶和坚韧品格的塑造,并重视扎实的绘画技术培养和应试技巧相结合,为学生未来读本科、研究生和出国深造作好铺垫。央美、清华高考状元、研究生状元、美院教师亲临教学,学习状元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为圆莘莘学子名校之梦助力!
▼
师资力量
专注、专业的状元教师研发团队高质量教师人才是高质量教学水平的重要保证,北京心中美汇集了一批团结、热情、高效、具有国际视野的由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状元研究生、本科生、美院教师组成的状元教师团队。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沙阳路10号院
联系人:邹老师136****4668
苏老师137****5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