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不就是该拼吗?为什么我熬夜苦读,成绩还是不如“他”

北京考试报
2020-11-23 08:04:55 文/邵菁 图/陈军
点击上方“北京考试报”免费订阅
案 例
期中考试结束,小佳拖着沉重的脚步走进心理咨询室,她说:“老师,我感觉自己拼不动了,特别累。”小佳所说的“拼不动”,主要和她最近两个月的作息有关。从高三开学开始,她每天只睡5个小时。一开始还很有干劲,鼓励自己高三不就是该拼吗?慢慢地她发现,熬夜学习后,早起很困难,白天精神状态不好,学习效率低,情绪也很糟糕,不仅学习成绩没有显著提高,身体还频频“报警”。她也想过一些办法调整,例如中午在教室里休息一会儿,晚自习回家后先睡半小时再学习,但都收效甚微。
分 析
进入高三,考生很想多复习一些知识点、多做一些练习题,以致延长学习时间,有的甚至夜里一两点才睡。一部分考生到晚上特别精神,认为夜晚安静的环境更适合学习,但白天就会精神欠佳,注意力不集中,老师讲的重点或解题方法很难听进去。由于白天学习效率不高,只能把任务拖到晚上熬夜复习,由此恶性循环……
长时间熬夜透支会带来很多坏处。从精神状态看,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创造力,容易产生焦虑情绪等;从身体状况看,视力变差,免疫力低下,内分泌失调等。高三生每天要保证6至8小时睡眠才能让大脑和身体机能得以恢复。考生要结合自己的生物钟,养成规律作息,合理安排饮食,坚持运动,劳逸结合才是拼搏的长久之计。
支 招
当我们认识到熬夜备考不可取时,提升学习效率格外重要。学习效率是决定成绩的重要因素,是我们老生常谈的“学习秘籍”。
为什么学习效率不高?
1.疲劳轰炸,不能调整
如案例中小佳那样,多数人认为只要刻苦学习就可以提分,疲劳时也要坚持。可当大家疲劳时,思路会变得不清晰,同时再面对大量知识,就会感觉乏味甚至失去兴趣,进而导致上课易走神,学过的内容易忘记。一些考生由于长时间不注意休息,身体素质急速下降,甚至生病。
2.重复学习,没有重点
一些考生将有限的精力和时间放到无限的题海中,做题的时间和数量都有积累,但这些题目会不会重复,能否解决自己的问题还有待确认。
3.被动学习,缺乏规划
很多考生是被动跟着学校的复习节奏走。自己遇到的问题没有得到重视,更没有得到解决。
4.孤军奋战,不会求助
学习中可供选择的资源有老师、资料、同学等。现实中,有些考生遇到难题不好意思表达,错过了很多快速解决问题的时机。
5.考试焦虑,心态难调
随着时间离高考越来越近,有些考生变得很纠结,用一半时间怀疑自己,用一半时间宽容自己,结果弄得很紧张,什么问题都没解决。
除以上几方面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影响学习效率,如学习方法、应试策略、家庭环境等。考生要找到自己的绊脚石,才能更好地突破瓶颈。
分享几个提升效率的方法
1.要自信
自信是一种神奇的力量,不仅能让人树立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必胜的信念,而且能让人拥有饱满的情绪、放松的心情,有利于考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创造力,积极应对和解决问题。
2.“大局观”
所谓“大局观”,就是在学习中要掌握这一章、这一阶段、这一学期的学习内容。很多考生在学习时变得“糊涂”,主要原因是没有把握全局,没有系统梳理知识框架和知识点间的联系。
3.小窍门
*明确学习目标。每一天的学习目标和计划都要清楚,可以根据自己的复习节奏和特点来区分白天和晚上的学习任务,完成每一项,收获成就感。
*马上开始学习。考生经常觉得没有思路,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其实你会发现,当强迫自己开始学习后,很快就会进入状态。
*减少学习干扰。最大限度地减少一切干扰,尤其是手机,可放在伸手够不到的地方,最好放到另一个房间。
*定时休息放松。学习时间太长会造成疲劳状态,学40分钟左右,可以听两首歌,伸个懒腰,放松大脑。但最好不要使用手机,同时要严格控制时间。
*利用零碎时间。将一些学习内容制成学习卡片随身携带,利用闲碎时间进行复习,效果显著。
高考不仅是拼知识,也在拼毅力和体力,拼方法和心态。保证睡眠充足是高三考生储备体能不可或缺的条件。熬夜学习并不适合大部分考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
心理教师 张 瑶
文字编辑:胡梦蝶
微信编辑:宋 迪
审 核:邱乾谋
▼
点亮“在看”
分享给更多考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