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风采丨樊芃: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北京体育大学
2020-7-25 07:35:36 文/施妍 图/郭婧宸
樊芃,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2020届毕业生,也是北体大——春田2+2双学位项目第一批的同学,今年从北体大和春田毕业,现准备入读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物理治疗临床直博项目。
曾在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实习,并做了有关脑健康和运动的研究。收获了西北大学、杜克大学、埃隆大学、麻省医药与健康科学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东北大学等物理治疗博士offer和面试机会,以及南加州大学、密歇根安娜堡大学,明尼苏达大学、波士顿大学、弗吉尼亚大学的运动科学/运动损伤防护的硕士offer。
明确目标,书山有路勤为径
刚跨入大学校园,樊芃就对自己的大学生活作出详细规划。出国不可缺少的是托福和GRE,因此,英语学习至关重要。从大一开始,樊芃就一直坚持学习英语,背单词、练翻译、看英文杂志,提高阅读能力。一年的英语学习收获满满,从单词书里没几个认识的单词到基本没有不认识的单词。词汇量增长的同时,樊芃的目标更加明确清晰,刷英语题,备考托福,最终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出国对于英语要求很高,但除去英语,也要有一个比较好的GPA,专业学习不可忽略,同时,其他的准备也必不可少,樊芃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成绩优异,大二刚开学时,就跟着老师和学长进实验室“打杂”,学到了不少东西,同时,她也极关注出国留学的相关事项。在得知有交换经历的学生在研究生申请中比较加分时,她更是充分准备,认真对待,利用学校的国际化交流平台,成功申请到了去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暑期交流机会,以及去春田学院进行2+2双学位交流的机会,并最终取得了双学位。
心之所向,不忘初心担使命
樊芃认为康复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学科,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对于healthcare一直感兴趣的原因,樊芃讲述了在北体的运动病理学课堂上,李雪梅老师曾放过《实习医生格蕾》的几个片段,她认为在医院工作,救死扶伤或者给病人提供帮助,是非常有成就感的。而真正让她意识到康复的作用的时候,还是大二时一次脚扭伤的经历,因为伤得严重,且在康复的过程中没有特别注意,留下了后遗症,给她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走路无法走太久,需要经常休息。在此之后,樊芃萌生了想要帮助更多和她有着相似经历的人的想法。
在美国留学时,她利用周末和空闲的时间,去了很多面向不同人群的诊所和运动队实习,了解对比不同的专业,去诊所里倒垃圾刷厕所、在运动队训练的时候扛着冷风和冬雨站几个小时等等,正是这种兴趣和这份初心,她在面对他人的否定和质疑,在遇到各种坎坷挫折的时候,仍然坚持,最终获得了结果,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物理治疗专业并获得了珍贵的学习机会。
心怀感恩,远航归来仍少年
学习之余,樊芃同样也注重自身的全面发展,加入了学生会和学生社团,并通过科研、实习经历更是锻炼了她的沟通能力与实践能力。樊芃认为学习是发展任何兴趣爱好的基础,学会实现学业与社团工作、兴趣爱好,以及实习时间之间的平衡,做到统筹兼顾,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学习、进步的过程。关于如何应对忙碌的生活,做好各项工作之间的平衡,她的建议是分清主次,提高效率,合理安排时间。樊芃从小就在妈妈的引导下进行“统筹规划”,根据事件的轻重缓急进行规划排序,一件一件完成。面对各项任务,首先要保证学业,只有在保证学习和成绩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再考虑其他的兴趣爱好、社会活动。另一方面,樊芃也强调了要学会利用碎片时间,例如在去哈佛大学医学院实习的时候,每次路上两个小时左右的大巴车程,她都会多加利用,写写文书或者作业等,同时,她还强调了学习的效率的重要性,希望大家能有意识锻炼自己的专注能力。
毕业之际,樊芃认为大学四年几乎没有什么遗憾的事情,在努力奋斗的过程中,有家人、老师、朋友们的支持、关怀与帮助,让她可以尽情徜徉在学术的世界中;同时,她也深感非常幸运,抓住了学校国际化交流的机遇,有幸在两个不同的国家学习,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和交融,也开拓了她的眼界,更加豁达与从容。
青春只有一次,更需要做好当下的事,不为未来留遗憾。正如最后樊芃对学弟学妹们的建议:要心怀感激、不忘初心;早一点确定自己的人生方向,为之不断努力,寻找和创造机会,不要等机会到嘴边再溜走而懊悔;奋斗的路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挫折和失败,但这也是人生中的一部分,不要轻易放弃,要尝试改变,勇于证明“我可以”,最终你将会收获很多意外的惊喜。
北体官微丨20200721期
编辑制作 | 党委宣传部
文字撰写 | 王婷婷
图片来源|樊 芃
监制校对 | 刘 正、卢 雪
责任编辑 | 秦培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