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专业建设点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北京体育大学
2020-7-25 07:35:27 文/刘晓雨 图/罗志强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9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教高厅函〔2019〕46号),我校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体育经济与管理6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公共事业管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2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本期给大家带来管理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01
专业简介
【专业名称】公共事业管理
【所在院系】管理学院
【修业年限】四年
【学位授予门类】管理学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政治学原理、法学概论、社会学概论、高等数学、体育管理学导论、公共管理学(双语)、公共政策学、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电子政务、公共体育设施管理、职业体育管理、体育赛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体育营销(双语)、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02
专业定位
本专业立足国家和行业战略需求,以培养懂体育会管理的专业管理人才为目标,师资结构合理且在行业院校同类专业建设中具有引领示范作用。为应对国家需要,本专业设立高尔夫管理方向班、体育协会管理方向班,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03
历史沿革
1985年经国家体委和国家教委批准,北京体育学院成立体育管理专业,系国内第一批体育管理专业。1987年建体育管理系,时任国家体委主任李梦华题词“发展体育管理科学,培养体育管理人才”。1995年,正式成立管理学院。
04
特色优势
学院积极组织科研资源,利用自身人才优势、学科优势,立足于解决国家体育事业发展中产生的重大理论问题,成立北京体育大学公共体育服务研究所,全力建设中国体育管理的智囊团和思想库,为促进体育事业发展,加快世界体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同时,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管理分会秘书处设在学院。近年来,学院完成多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和国家体育总局决策咨询研究项目,多次承担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经济司、青少司、监察局和省市体育局委托课题,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05
师资力量
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合理,绝大多数教师来自985院校。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总人数的近40%;具备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总人数的93.75%;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占总人数的87.5%。同时学院聘请了体育界、管理界等若干知名人士莅临管院讲坛、担任学院的客座教授及事业发展顾问。
06
人才培养
本专业主要培养系统掌握公共管理学科基本知识,具备较高理论素养和较强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协调能力,具有公共精神和国际视野,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体育组织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已经为我国体育事业输送了几千名优秀的体育管理人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分布在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运动项目管理中心、运动项目协会、新闻媒体、体育企业、体育院校等。在国家体育总局机关、项目运动管理中心、运动项目协会等单位担任领导干部几十人。2008年北京奥运会赛场上、2022冬奥组委有众多管理学院毕业生的身影。
07
国际化成果
学院不断适应社会需要,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活动,努力拓展国际化办学模式。与国外知名大学开展联合培养(获得双学位)项目,包括英国拉夫堡大学、法国里昂商学院、美国春田学院、芬兰拉普兰应用科技大学等2+2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和1+1+1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项目。
北体官微 | 20200720期
内容来源| 管理学院
编辑制作 |招生与就业工作处、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