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体育 交叉融合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北京体育大学
2020-7-25 07:35:23 文/卢蓉蓉 图/陈煜城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9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教高厅函〔2019〕46号),我校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体育经济与管理6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公共事业管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2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本期给大家带来体育工程学院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专业简介
【专业名称】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所在院系】体育工程学院
【修业年限】四年
【学位授予门类】工学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多元统计分析、计算机导论、智能体育概论、程序设计C语言、人体解剖生理学、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面向对象技术、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计算机组成原理、运动学习与控制、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字信号处理、机器学习、运动表现分析、数字图像处理、大数据技术原理与应用、体育数据统计方法与应用、运筹学、Python编程、数据挖掘、计算机视觉、数据可视化、Spark编程基础、网络爬虫与数据采集、体育中的视觉感知和虚拟现实、Web开发、神经网络设计与编程、运动生物力学、体育人体工效学。
专业定位
秉承“聚焦体育、交叉融合”理念,面向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的国家需求,以“新工科”助力新型智能体育科技人才培养,对接国际大数据技术前沿,引领国内大数据技术与体育交叉领域专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培养一流的具备扎实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掌握数据分析技能,能够在大众健康、竞技体育等领域推动数据技术变革与应用,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人才。
学院定期举办智能体育国际论坛
历史沿革
学校响应体育领域数据分析需求,1982年汇聚优势力量组建“体育统计与测量”和“运动生物力学”教研室;结合数据科学与大数据国际发展趋势,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新工科”建设号召,于2017年成立体育院校首个“人工智能体育工程实验室”;在此基础上,2018年正式成立体育工程学院并在国内率先开设“智能体育方向班”,同年申请设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并于2019年获批招生。
特色优势
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基础,支撑复合型人才培养。
以体育科学与计算技术为基础,在国内率先面向竞技体育和大众健康领域开展“体工融合”的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
以体育产业发展为导向,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紧抓体育产业升级转型的重大机遇期,推动我国体育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的根本性转变;
以国际工程教育认证为指引,引领体工交叉学科发展。
培养和引进国内外高水平师资队伍,开设国际前沿课程和双语课程,建立多层次实践育人体系。
师资力量
现有教师26名,其中“千人计划”教授1人、教授2人、副教授3人,教师主要来自于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美国宾州州立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等国内外名校院所;教师分属人工智能团队、数据科学技术团队、体育装备团队、智能体育工程实验室和计算机教学团队等。
人才培养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胜任在体育领域从事数据建模和挖掘,信息管理、大数据分析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要求掌握统计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面向大数据应用的数学科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等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方法、技能,熟悉体育运动项目的特点和规律,严格接受科学研究的规范化训练,能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等方法进行运动信息采集和数据分析;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够在体育大数据、计算机技术等方面从事教学、科研和大数据应用开发的高水平创新型体育科技人才。
师生参加2019年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歌唱祖国汇演
名师介绍
刘昊扬教授,是国家第11批“千人计划”入选专家,毕业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北京市侨联副主席、北京市政协委员。在国际学术期刊、会议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一部。参与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科院先导科技专项等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课题,还参与起草国家标准“可穿戴式交互设备规范”,获得“基于MEMS惯性传感器的动作捕捉技术”等30项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授权,研究范围包括传感器网络、模式识别、人工智能、人体运动科学及虚拟现实等领域。
沈燕飞教授,体育工程学院副院长,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作为项目主持人承担了两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课题,“科技冬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多项国家级课题,累计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申请了7项技术发明专利。获得北京市科技技术一等奖、第三届(2018年)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奖、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等。
北体官微 | 20200719期
内容来源| 体育工程学院
编辑制作 |招生与就业工作处、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