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与健康遵循“少既是多”竟然是真的!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5-14 15:39:27 文/唐风 图/丁静雯
六经为川,肠胃为海——治病必以食疗为先。
饮食养生最重要的是做到“杂、少、淡、温、忌”。杂食者,长寿也。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少食是健康之本。
厚味伤人,淡食多补——油、盐、糖都是不能多吃的。
饮食宜暖,不时不食——生冷、反季节、高热量的食物坚决不吃。
食以善人,食亦杀人——任何人都要有忌口。
所谓“少”
就是要“食饮有节”,有所节制。俗话说“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有一定道理。
一是吃每顿饭在总量上有所节制,七八分饱为主,不要吃到十分,会增加胃肠负担,使人嗜睡等。
另外,晚餐尤其要少,所谓“早要吃好,午要吃饱,晚要吃少”。早晨,一天的开端,吃好早餐,一上午都有精神体力,否则透支;中午阳气最旺盛,相对多吃些也好消化,主要利用此餐补充、吸收;晚上,阳气相对弱,消化功能差,应该少吃,有助于迅速胃肠排空休息、避免积食、帮助安静入睡等。
人们吃进去的饮食都是由脾胃来消化而变成精微物质的,但是如果超过了正常的食量,多余的饮食不能被很好地消化,就会生痰、生饮,反而变成了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如果偏嗜肥美甘甜重味的食物而不能消化,还会蕴积化痰生热而导致疾病。现在常说的“营养过剩”所导致的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都与饮食过饱有一定的关系。
长期的过饱饮食,不仅在体内形成了许多垃圾,脾胃在不堪重负之下,其运化饮食变为精微物质的能力也会下降,精微物质不足,身体得不到很好的荣养。正气不足,自然就容易生病了。
有一首古诗说得好:
“厚味伤人无所知,能甘淡薄是吾师。三千功行从此始,淡食多补信有之。”

历代的医家也是非常重视饮食知量的。还没有感到饥饿就去吃,则不会多食;还没有口渴就去饮水,则不会多饮。此外,还提倡淡食(清淡饮食)、熟嚼(细嚼慢咽)、少食肉多食饭、饭后漱口以使牙齿不坏且无口臭,说明饭后摩面及腹部使津液通流,饭后“行步踌躇”使饮食速于消化,对人体大大有益而无百病侵扰,并且告诫人们不得夜食(过晚而食)和食后即卧,认为对人体大大有害。
另外一种节制,是五味不能偏嗜。《黄帝内经》中讲到:“气增而久,夭之由也。”
五味的食物能补益五脏之气,充养我们的形体,但是,五味偏嗜太过,则会伤及五脏之气,成为发病的缘由。根据五行理论,木克土,若偏嗜酸味食物,肝气太旺,则会克伐脾土,从而影响脾胃的功能。土克水,若偏嗜甘味食物,则会造成脾气壅滞,还可能克伐肾气。若偏嗜苦味的食物,苦寒易伤胃气;若偏嗜咸味的食物,则易伤肾气。故而五味不宜偏嗜,应合理搭配。
所谓“淡”
可以分为三方面:少油、少盐、少糖。提供参考数值:少盐,每日保持6克以内;少油,每日保持25克以内;少糖,每日保持20克以内。淡味是真味,淡味养脾,脾好,身体才有保证。
所谓“温”
有两个意思,一是食物要寒热适中,二是要吃低热量的食品。
首先,温度太热的食物和水不宜食用,因为会破坏口腔黏膜和胃粘膜等;太凉的东西吃了伤胃。这是说温度上要“温”,不冷不热。
另外,食物和药物一样,也有气味之别。四气是指寒热温凉,五味即酸苦甘辛咸。中药分寒性热性,这个大家已经比较熟悉,同样食物也分寒性热性。更细致些划分的话,可分寒、热、温、凉四性,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寒凉性食物和温热性食物。咱们老百姓都知道,夏天的时候适当吃一些性质寒凉的食物,比如苦瓜、丝瓜、黄瓜、西瓜等能去火,而冬天大家都喜欢围着热气腾腾的火锅涮羊肉,羊肉则属于温热的食物。现在的孩子们冬天照样吃冰激淋,从养生的角度来说,这样是不合时宜的。内经最根本的理念是天人相应,再具体些,便是四时—五脏—阴阳,就饮食而言,要结合个人体质的阴阳偏属,顺应四时的寒暑变化,还要根据五脏所喜,调和酸苦甘辛咸五味。
除了和天的运气相应而寒热适中,还要结合人体自身调寒热,寒性体质的人不要食用寒性过大的事物过久,反之同样。
“温”的第二个意思特别重要,就是不要吃高热量的东西,要吃低热量的东西。
2009年意大利的一项研究显示,老年人每天适当减少热量的摄入可以帮助他们降低身体发生不适的几率,有益于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研究表明,老年人每天少摄入100卡路里的热量,3年内出现不适和病痛的可能性会减少10%。研究人员解释说,这里所说的不适和病痛往往会影响老年人的正常生活,如不能进行正常洗漱、无法自己穿衣、不能长时间走路或无人搀扶不能上下台阶等。如果老年人每天摄入的热量增加10%,3年内出现上述不适的可能性也会增加10%。
这项研究表明,适当减少热量的摄入对老年人的健康有益,另外均衡的饮食、定期的运动等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人们保持活力、延年益寿的秘诀。
国外专家指出,65到75岁的老年人,平均每天热量摄入应控制在700卡路里以下,要低于青壮年人。食物构成应该是:10%的蛋白质、30%的脂肪和60%的碳水化合物。为避免缺乏维生素,老年人还应多吃水果和蔬菜。
所谓“忌”
就是有所禁忌。
“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辛辣食物伤气,所以气虚的人不适合多食辛辣。咸能伤血,所以血虚不适合吃过咸食物。骨病禁忌多食苦味,肉病少吃甜食,筋病少吃酸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