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不是摄影丨中央美术学院摄影纪程

中央美术学院
2021-10-09 13:41:12 文/阎泽天 图/孙婉琳
来源: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重要的不是摄影:
中央美术学院摄影纪程
展览时间:2021年10月1日-11月11日
展览地点:中央美院美术馆四层展厅
中央美术学院在2018年出版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藏精品大系·现当代摄影卷》,其意义并不在于它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部美术馆摄影藏品集,也不在于它和国油版雕诸卷一体构成了现代艺术的门类,而在于它是对摄影在中国、在学院这个亟待梳理和讨论的问题的自觉反映。作为编撰藏品大系后的又一次借助馆藏开展摄影研究的专题活动,本展既是对上述意义的深化和具体,也是深入观察20世纪摄影与学院共振的一次机会,同时也是宣布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影像艺术中心已在2021年成立的通告。
蔡萌主编《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藏大系:现当代摄影卷》,2018
作为技术和美学的摄影,如何在中央美术学院的历史上生发与演进,曾经牵带出怎样的问题,此前没有被公开讨论过。但我们却经常看到,平时——这个“平时”不仅仅是指现在的平时,还包括中央美术学院有史以来的历史上的所有平时——总有一些并不以摄影家、摄影批评家身份活动的师生与校友,在以摄影实践和批评的方式进行着探索或思考,并且多少年来从未停息且不时地成为时代弄潮儿。本次展览关怀,试图扼要回溯这永不停息的来路,同时希望看向前路,尽管这不是一次展览就能完成,但我们愿意借助这一次,或者以后有机会的下一次,再下一次,在不断完备中讨论一个基本主题,即“重要的不是摄影”。
重要的不是摄影,不是对摄影的否定。恰恰相反,它是以摄影越来越重要和普及为前提,不断引发后来者去接力。在此逻辑下,我们甚至可以说:重要的不是笔墨,重要的不是设计等等。我们不能轻而易举地说出重要的是什么,但愿意以重要的不是什么去思考和追问答案。此外,摄影在中央美术学院的历史上出现得并不晚,但始终没有得到独立院系的发展与定位,似乎又与这个学院以绘画造型实践为基础的传统有关,或许这里的师生并不觉得摄影是多么难驾驭的领域,自身也未必以摄影师和批评家的身份参与艺术活动,但他们的日常创作又不离开摄影,甚至以摄影直接作为创作的媒介和手段而受到关注。正所谓“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同时我们注意到,近年来有一批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杰出校友介入摄影且成绩斐然,若将其整合观察,所见到的与其说是不断生长的摄影景观,还不如说是一个当代艺术景观。
“重要的不是摄影”,并不纯然是一个向后看的议论,其实也有向前看的希望。在这个主题下,展览以重要的不是媒介、专业、观点、展览、摄影为板块,交代摄影在中央美术学院的历程与问题。我们愿意以其中的自我反省意识启发现场的每个人去思考和讨论。
策展人:蔡萌 曹庆晖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参展艺术家
李桦 刘凌沧 王临乙 宋步云 沙飞 王合内 高淑贞 马克·吕布 牛畏予 翁乃强 蒋铎 Ulli 徐冰 马刚 洪浩 刘庆和 陈淑霞 毕建峰 李明 杨明 周吉荣 刘东 王龙江 缪晓春 王友身 李天元 赵半狄 冯梦波 姚璐 王川 邢丹 崔岫闻 林彤 邹盛武 计洲 周岚 杨怡 蒋建秋 刘勃麟 邸晋军 陈漫 李馨曌 迟鹏 卢征远 鲁本 塔可 宗宁 柳迪 叶甫纳 冷文 宋晶晶
展出作品(部分)
冯梦波 私人博物馆之美工室 2012 100x60cm 光栅立体照片 艺术家自藏
徐冰 何处惹尘埃 2014 45×30cm 收藏级艺术微喷 艺术家自藏
塔可 城上的花树 2010 30.4×25.5cm 铂钯印像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刘小东 迁徙 2015年
陈漫 中国十二色之曙红 No.1 2011 80×53.33cm C-Print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翁乃强到北大荒的北京知青到湿地开发新的知青点 76.2×50.8cm 收藏级艺术微喷 1968年底片2013年制作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王临乙 王合内与芍药花1980年代明胶银盐照片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陈淑霞 梳头1 1987年
洪浩 过道1 1988年
王川 在毕业展上与导师福瑞德先生合影 王府井老美院陈列馆1999年
邢丹文复制 NO.2148×120cm收藏级艺术微喷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2003年
崔岫闻 Angel No.4170x90.92cm 收藏级艺术微喷 2006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缪晓春 立2007年
刘勃麟印度出租车 IndiaTaxi240x80cm爱普生高光相纸2014年艺术家自藏
2011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接受了纽约国际摄影中心(ICP)总策展人克里斯多夫·菲利普斯(Christopher Philips)通过美国亚洲基金会捐赠的1399册摄影书和画册
本期编辑丨孙文
主编丨吴琼
编辑丨何逸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