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毕设故事 | 阎伟:基于重庆山城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2021-7-22 13:12:57 文/叶浩宇 图/贾晓红
阎伟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文学学士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工程硕士
毕设简介
重庆在地理环境、城市形象、人文历史都有着显著特征,毕设从设计角度出发诠释“山城特色”,归纳可参考、可拓展、可延续的核心设计理念,并基于文化创意产品与用户、与商业、与制造要素的系统关联特征,进行系列化产品设计实践,满足文化创意产品的中长期设计开发需求。
导师评语
论文选题具有实践应用价值,文献综述详实,文章结构清晰,研究方法设计合理,设计实践具有创意。对于探索具有重庆特色的文化与旅游创意设计与产品开发思路具有实践价值。
赵超 教授
—
在导师赵超教授的沟通指导下,明确研究要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挥现有资源,形成具有理论价值与生产实践的成果,由此针对重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现状的洞察,结合在家用电器、日用品设计领域积累的设计方法,通过毕设验证:
运用设计思维的创新方法,解决现有问题并找到更系统、更有效率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思路,提升价值转化能力。
山城重庆对于之前一直生活在北方平原的我来说,充满新鲜与探索冲动,无论是“波澜起伏”、“两江交汇”的自然地貌特征;“8D魔幻”、“地标建筑”的人居城市特征;“江城”、“雾都”、“夜景”等自然与城市交融特征;“巴文化”、“陪都文化”、“饮食文化”等历史文化特征等都具有鲜明色彩。
“山城特色”是集合自然与人文特征形象的元素系统,希望探索运用产品设计方式将其“可感知”、“可洞察”特征表现出来。
而设计理念在协调产品设计、制造及商业系统环境下,越核心精简,越便于转化理解。
—
基于以上思路,进行调研与系统分析,得出结论未曾料到:
“山城特色”的核心设计特征可归纳为“二元”性。
“二元”性核心可诠释出山与城,两江汇、天坑地洞、绿树青砖、空间魔幻等表象特征,在“二元”基础上,以关键词“层叠”与“碰撞”作为在设计形式上的表现,加之“光影”特征可以看做在时间维度的变化,以上整合形成产品创意理念。
—
针对重庆文化创意产品市场现状与需求分析后,将设计实践载体定为水杯类产品,因其“使用频次高”、“工艺成熟”、“用户培养成本低”、“需求广泛”,更基于“重庆具备产品制造全部环节的产业基础”。
在产品设计中,
运用中国传统陶瓷,
与玻璃材质相结合,
表达出山水融合、碰撞共存的特征,
诠释“二元”性的“山城特色”设计理念,
且增加不同材质便打开一个创意维度,
为传统陶瓷创意设计提供更多可能性。
将产品主题定为“反正山城”,
不仅将玻璃与陶瓷的对比融入其中,
更以杯子可正反两用,不同容量不同质感,
丰富产品使用情趣,满足更广泛需求。
热?辣?
反正可以多喝水...
按功能将产品设计为中西两套系列,根据其主要饮品特征做了产品外观细节与容量调整,让使用方式更有趣,比如中式托盘尺寸是西式的四倍足以容纳全套茶具,符合团聚统一,其乐融融的主客分享习惯;西式为各自分餐制,恰好的托盘尺寸刚好放下咖啡杯及甜点。
以核心主题进行系列化拓展用以适应产品转化环节的多类需求方式,既节省研发时间与投入,提高效率,
且保留定制化需求可能性。
无论在客机研发,汽车设计,武器装备设计,家用电器,日用品设计中,不止于制造,对于市场端,也意味着可通过横向延伸增加产品场景;通过纵向延伸为产品或品牌迭代升级提供可能性。
"反正山城“可延伸为包装设计、展示空间设计、甚至建筑设计的统一主题,形成快速可复制、可迭代的设计模式。
以小见大,以实践验证解决中长期产品需求的设计思路。
对于重庆发展初期的文化创意公司,这种设计思路可快速实现产品从无到有且形成品类规模,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价值转化的运营与服务模式,具有实践应用价值。
—
在毕设期间,保持与同学探讨;与跨专业老师交流;深入陶瓷工厂学习;同时探访博物馆等文化场所了解产品展示空间等设计关联要素。
目前,毕设成果已与相关产业对接,今后通过实践反馈不断调整思路,积累更多宝贵经验。
感谢导师赵超教授的培养,
探索艺术与科学协同发展的思维模式,
感谢学习中给予帮助的老师、专家与同学,
感谢家人的支持。
更多内容请参阅《基于重庆山城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
注:
[1]“反正山城”标志 Copyright 2021 Yan Wei. All Rights Reserved.
[2] 阎伟.杯子(正反两用)[P].中国:202130174306.X(专利申请号),2021-3-30.
资料提供 | 阎伟
视觉设计| 阎伟
图文编辑 | 罗雪辉 冯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