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粽草,岁岁芳华,祈平安,祝安康!

北京体育大学
2021-6-21 09:46:50 文/庞飞 图/黄诗琪
端午安康
中/国/传/统/节/日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端午节日起源
端午 | 安康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
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
又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飞龙在天”吉日拜祭龙祖、祈福辟邪,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
关于端午节的相关记载,“端午”二字,最早出现在晋代的《风土记》中,但端午的习俗却早已有之,譬如龙舟竞渡祭祀之俗,早已存在。
端午安康
端午节日习俗
端午 | 安康
端午节是中国民间十分盛行的民俗大节,过端午节,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
▲赛龙舟
▲挂艾草菖蒲
▲系五色丝线
▲佩香囊
端午节期间通过传统民俗活动展演,既能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很好的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端午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端午节日饮食
端午 | 安康
端午节也有很多特色饮食
粽子
端午节食粽是我国的传统习俗,粽的形状很多,品种各异。
雄黄酒
端午有饮雄黄酒的习俗,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泡制的白酒或黄酒。
打糕
打糕是用艾蒿与糯米粉放置于独木凿成的大木槽里以长柄木锤打制而成的。
煎堆
端午节还要吃煎堆,用面粉、米粉或者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调成浓糊状煎成。
温馨提示
端午 | 安康
端午节临近,为了确保大家度过一个健康、安全、有意义的节日,放假期间请注意以下几点:
忌吃未熟的粽子,粽子要在小火慢熬后才熟,可不是水烧开就熟了哦。不熟的粽子不仅味道不佳,且不易消化,更会对胃产生极大的负担。
食粽不宜过快或过多,吃粽子太快或太多而造成消化不良,甚至窒息的事件 ,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建议食粽时,可以在一旁佐以茶,这样有助于吞咽和消化。
家庭自制的粽子未经真空处理,保质期极其短暂,若是天气炎热,最好及时吃掉。即使是存放在冰箱中的粽子,最好在四天内吃完,且要在吃之前再次煮熟。
现在还是疫情防控期,尽量不去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地方。爱护自己,也爱护他人。
天气转热,很多泳池和水上游乐场开始启用,放假期间做好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
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制度,坚持早睡早起。注意饮食卫生。
端
午
安
康
端阳采撷(宋.许文通)
玉粽袭香千舸竞
艾叶黄酒可驱邪
骑父稚子香囊佩
粉俏媳妇把景撷
北体官微 | 2021第191期
内容来源|人民日报微博、百度百科
编辑制作 | 石云峰
校对监制 | 杨霄霄
责任编辑 | 石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