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2006文化事件 三大现象可圈可点

文化动态
2010-11-08 18:34:50 文/王伟
漫画 徐鹏飞
2006年的中国,是文化中国,文化成为社会生活中最引人注目的热点、焦点、看点。
2006年的中国文化,至少有三大现象可圈可点:一是文化建设理论创新之年,有和谐文化建设理论的高扬为证;二是文化大事件频仍发生之年,有首个文化遗产日的到来、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为证;三是文化现象典型化呈现之年,有民营文化企业站稳脚跟、选秀恶搞日炽、学术大众化普及化、收藏拍卖跟风、农村文化建设受到重视等等为证。
刊发本报记者的一组文章,对2006年中国文化发展关键词作出梳理,也期望与读者交流辨析。
――编后
和谐文化
人民日报记者 李舫
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前进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宏大基础、以人类有益文明为广阔背景,建设和谐文化,无疑已成为2006年度中国最受关注的新闻关键词。
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广泛反思,到对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文化判断的深刻自省;从作代会和文代会上温家宝总理与文艺家宽柔谦逊的谈心,到研讨会上专家学者面红耳赤的争论;从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到广大农民健康富足的业余文化生活;从中国软实力的国际地位到中国公民的日常作为……和谐文化,不仅与宏大社会,也与细微的个人心灵,紧密联系在一起。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站在新的时代高度,总结历史经验,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全面的论述和部署。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28字,描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壮丽景观,也描述了万物顺和的文化状态。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八次全国文代会和第七次全国作代会上,对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性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是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和谐文化是基于国际局势、民族历史、国内现实三个方面的需要提出的重大命题。国际文化竞争日趋Ji烈,作为一种软实力,文化的竞争同政治、经济、军事的竞争同样重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积极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打造中国软实力,是我们面临的世界性挑战。如何把中华民族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转化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创造民族文化的新辉煌?我们的文化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运用高新技术成果为文化建设提供现代传播方式、承载手段、新型动力?这是历史和现实提出的迫切要求。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