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斯事|唯余品艺胜如歌——写在恩师齐良迟诞辰百年前夕

书画知识
2021-5-02 23:17:19 文/余宇昊 图/曹思琪
“一任压枝雪与霜,野根铁骨自文章;春风大地寒犹峭,笑问谁能领众芳”,这是我的恩师齐良迟年轻时所作的一首题梅诗,言情言志,其情豪气满怀,其志壮阔凌云……
齐良迟是白石老人的第四子,10岁时跟随父亲开始习画,20岁就读北平辅仁大学美术系,随溥雪斋、陈缘督、陆和久、汪慎生等学习中国画和西画,毕业后任教于北平国立艺专(中央美院前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遵照周恩来总理的嘱托,从学校辞职专门侍奉父亲左右。在白石老人身边时,他有机会全面系统地学习和研究齐派的绘画艺术。经过70多年的艰苦努力,齐良迟终成中国书画界一位卓有成就的艺术家。
齐良迟诗、书、画、印无一不能,有学者、同行评价他的诗词“言情言志,寓意深长,吟人之所不可吟”;评价他的书法“气势雄浑,柔中有刚,结体开张,大气恢宏”;评价他的画作“笔精墨妙,美不胜收,花鸟鱼虫信手拈来”;评价他的篆刻“奇崛多姿,劲健有力,欣赏之余令人耳目一新”。已故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寿康曾赞曰:“夫诗书画印皆抒情所为,善其一二三者众,四者皆长者鲜。白石老人与良迟学长四者皆长。如斯父业子承,真白石老人之‘长娃子’(良迟乳名)也。”著名学者黎锦熙早年读到齐良迟题虾诗时大赞:“可以为诗,可以为诗!”读其《蝴蝶与凤仙花》时又赞:“可置之宋人诗中矣。”并书写“不以皮毛贵”来勉励齐良迟在艺海中踏踏实实做学问,取得更大的进步。
齐良迟忠厚善良,品格高尚,他的画品与人品有口皆碑。无论同侪还是晚辈,都十分尊重他、信任他、拥戴他,这在一般人是很难做到的。他曾任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担任齐白石艺术研究会会长等职,社会活动多,月份牌上常常排出一两周的日程。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带领我们走基层、下部队、进工厂、去学校,进行一系列的慰问活动——送春联、送书画,传播文化、传播艺术,并且常年坚持不懈,堪为一头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孺子牛。著名历史学家、北京文史研究馆馆长戴逸曾这样评价他:“我和齐良迟先生在北京文史研究馆共事多年。他杰出的艺术造诣和宽厚和蔼、温良恭俭的风范,给我极深的印象,使我眷恋于怀、经久不释。他一生为白石老人在中外出版巨著百多种,工作勤奋、不遗余力,而自己却甘于寂寞、不事矜夸。但在公益事业上他却锐意挥毫,所得润资扶贫济困,热心奉献。故广为世人所称赞,德艺双馨,是后学之楷模……”
齐良迟爱党、爱国的崇高思想,重义轻利的社会责任,孜孜不倦的艺术追求,待人至诚、处事谦和、心胸宽广的崇高品格,永远激励着我们、鞭策着我们,也是我们人生岁月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价之宝……
“霜风雪雨挂两鬓,今生最念是师恩;丹青有魂亦有法,品艺如歌润后人。”今年是恩师齐良迟诞辰一百周年,特作此诗以记。恩师的艺术大家风范和高尚人格魅力,无论何时回忆,都如一颗璀璨耀眼的明星照亮着我们的心灵。(附图为齐良迟书画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