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祺教育】重点关注!2021年高考命题即将开始,考卷难度或增大(附高考命题流程)

铜陵红旗教育
2021-4-17 01:07:54 文/邵明 图/何颖
每年的3月中旬之后,高考命题人员就开始遴选、确定,4月底、5月初高考命题工作正式开展。正式命题大概持续半个月左右,剩余半个月用来微调和印刷。
那么牵动千万考生心情和命运的高考试题,到底是谁命制的?高考试题的命制又是怎样的过程?
小编今天将带着大家一起来揭开“2021年高考”的神秘面纱,这可能是你唯一知道的国家机密哦!首先我们先来科普几个概念:
一、高考录取分数线是怎么制定的?
每年全国一本大学要确定自己的招生计划,交教育部审批备案后要依据全国每个省市人口基数、参加高考人数和往年录取情况按一定比例分配给各省市,各省市收到一本大学的招生计划会将各校的计划人数相加,得到本省市的一本招生人数总和。
比如某省一本招生人数总和是1000人,高考之后该省将考生成绩从高到低排序,第1000名考生的分数就是理想中的批次线。
但是在录取中还存在着其他调整,所以实际的各批次上线人数会比计划人数多,而上线人数中最后一名所对应的分数就是批次线了。
二、2021高考备考重点关注哪些
1.关注日常内容融合到考题中
2021年高考语文试题的一些新考题,可能会把日常生活中的内容融合到考题中。
比如说,天问一号传回首幅火星图像!这个点,考察的学科就有高考语文作文,物理等学科的考题。因此,考生必须注意,因为,这个也是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给我们的启示。2.关注优秀的民族文化作文可能和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及优化有关。
传统文化中的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社会关爱,正心笃志、崇德弘毅的人格修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以及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大同等观念,是民族融以创新和发展的基础,要继承并发扬光大。3.关注热点素材对于2021年参加高考的考生说,做一些新型的考题,比如作文,你可以看一看最新的热点素材,特别是关于历史、文化的内容,这是2021年高考作文最大的热门。4.关注情境要加强情景化写作训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强调写作能力是“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就包含了强化写作的实际应用导向,适应现实生活需求。
5.关注灵活运用掌握好现代文阅读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多讲方法,少讲套路。6.关注多地命题方式认真对新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篇目进行灵活的背诵,研究全国卷、地方卷命题的方式。7.提高素养,关注积累提高政治文明素养,坚持“四个自信”,落实“一体四翼”。重视语文经典文本阅读,重视热点时评阅读,夯实语言的积累。8.关注各种高考命题标准和相关政策精心研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国考试评价体系》以及各种与高考相关的政策,提高政治站位。 9.关注文言文阅读文言文试题变化最大。近几年文言文的阅读题,绝大部分都是历史,而且很多时候出人物传记,传记具有情景性。断句和翻译是最能够考查文言文阅读水平,平时需要多练习,多看古书。虚词、动词知识性的考查,相对减少。10.关注古文化常识近几年,高考语文还增加了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未来也将会持续下去。这些题目难度也不大,但就靠平时积累,这些题目正好是拉分项。
三、高考命题过程(仅供参考)
1.命题前的准备工作考试中心有一个命题专家库,里面存储着适合命题的专家、教师的资料。一般为了保持高考命题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命题者几年才会大规模更换一批。高考命题人主要由三个群体组成:相关学科大学教授、高中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三者的比例依次递减,即大学教授占比最大,各科命题组组长一般都为大学教授。
在高考命题组里,除了临时从全国各地抽调来的教授、专家,还有考试中心的工作人员。
2.命题进行时高考命题的第一步是“预命题”,也就是请命题专家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把自己想出的考题写出来。
试题初稿出来后,会组织专家集体讨论、研磨试题,聘请外部学科专家评审试题,以及合理预估试题的难度。
高考命题的第二步是“审题”,也就是经过学科秘书、学科命题组长等层层审核、校对、修改,保证高考试题的科学性、规范性、准确性、公平性。
四、高三生该如何准备
高考复习大家比的就是谁的自制能力、自学能力更好了。为此,我们梳理了六条备考攻略供广大考生参考:
一
严格要求自己按照规划的作息时间起居、学习。
不要晚上熬夜、早晨不起,尽管看上去一天的睡眠、学习时间总量差不多,但学习效果就会差很多。
二
周末时,可以把各科学习时间与所在省份统一安排的高考时间吻合,让自己的大脑开始逐渐适应不同科目考试时段,并“培育“大脑兴奋点。
有的同学做学习规划时还是以老师平时上一节课的方式来安排,其实你可以借助这段时间培养一下高考时段的适应力。
三
按照规划学习时,一定要先收起手机等移动通讯工具。
也许有人会认为,手机和网络是移动的“方便字典”随时需要,但要明白,即使成年人也很难抵制诱惑。
四
开始做一套题目(试卷)前,不要急于对答案。
五
有余力的话可以独立研究一下所在省市的历届高考真题。
每天关心一下疫情状况和收看新闻也需要排上学习议程。
最后说一句,
高考是给自己考的,
千万千万千万为了自己,
最后拼一把!
资料整理自安徽省升学指南网,旨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