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青春 | 重读《雷锋日记》

铜陵丽泽教育培训学校
2021-3-17 14:02:42 文/许天佑 图/曹书豪
朗读者:闫昌昊
本期导读
用镜头记载大事小情,用声音传达所悟所思。百变的是音画,不变的是我们记录青春的初心。《志青春》栏目以朗读、视频的形式,讲述有温度、有情怀、有力量的志愿故事。志青春,愿常在。
作者:雷锋。
1958年6月7日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
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
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
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
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最美丽的理想?
你既然活着,你又是否为未来的人类的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我想问你,为未来带来了什么?在生活的仓库里,我们不应该只是个无穷尽的支付者。
1959年10月25日
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1959年11月2日
我要永远的记住: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融合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
力量从团结来,智慧从劳动来,行动从思想来,荣誉从集体来。
1960年8月20日
有些人看我平时舍不得花一个钱,说我是“傻子”。其实,他们是不知道我要把这些钱攒起来,做一点有益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事情。
如果说这就是傻子,我甘愿做傻子,革命需要这样的傻子,建设祖国也需要这样的傻子,我就是长着一个心眼:我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
1960年10月21日
今天吃过早饭,连首长给了我们一个任务,上山割草拉回来盖菜窖。到了12点,排副吹起了集合的哨子,大家拿着自己从连里带来的一盒饭,到达了集合地点,排副说:你们吃中饭吧。
我发现王延堂同志坐在一旁看着大家吃饭,我走到他跟前,问他为啥不吃饭,他回答说:我今天早上吃了两盒饭,没有带饭来。
于是我拿出了自己带的一盒饭给他吃。我虽然饿一点,让他吃得饱饱的,这是我最大的快乐。
我要牢牢记住这段名言:“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 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 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 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1961年10月12日
我要牢记这样的话:永远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这种共产主义精神,我要在一切实际行动中贯彻。
1962年3月4日
我愿做高山岩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我愿在暴风雨中——艰苦的斗争中锻炼自己,不愿仍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度过自己的一生。
1962年10月15日
今天是星期日,我没有外出,给班里的同志洗了五床褥单,帮高奎云战友补了一床被子,协助炊事员洗了六百多斤白菜,打扫了室内卫生,还做了一些零碎事……总的来说,今天尽到了一个勤务员应尽的义务,虽然累一点,却感到很快活。班里的同志感到很奇怪,不知道是谁把褥单洗得干干净净的。
高奎云同志惊奇地说:“谁把我的被子换走了?”他还不知道是我给他补好的呢!我觉得当一名无名英雄是最光荣的。今后还应该多做一些日常的、细小的、平凡的工作,少说漂亮话。
1962年5月2日
今天下午我在保养汽车,突然天下大雨。我正在盖车的时候,见到路上有一位妇女,抱着一个小孩,右手拉着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左肩上还背着两个行李包,走起路来真是很吃力。我急忙跑上前,问她从哪来?到哪去?她说:“从哈尔滨来,到樟子沟去。”
她还告诉我说:“兄弟呀!我今天遭老罪了,带两个孩子,还背一些东西,天又下雨,现在天快黑了,还要走10多里路才能到家。现在我都累迷糊了,我哭也哭不到家呀……”我听她这么说,心里很过不去。我想,毛主席说过:“我们的同志不论到什么地方,都要把和群众的关系搞好,要关心群众,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想起毛主席的教导,浑身有了力量,我跑回部队驻地,拿着自己的雨衣给那位妇女,我又抱着她的孩子,冒着风雨送她们回家。在路上,我看那小孩冷得发抖,我立即脱下自己的衣裳给他穿上。走了1小时40分钟,终于把他们送到了家,那妇女激动地对我说:“兄弟呀,你帮了我,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啊……”
我对她说:“军民一家嘛,何必说这个呢……”我离开她家的时候,风雨仍然没停,他们都留我住下,我想,刮风、下雨、天黑,算得了什么?一定要赶回部队,明天照常出车。我一边走一边想着:我是人民的勤务员,自己辛苦点,多帮人民做点好事,这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幸福。
本文来源“中国青年志愿者”公众号,旨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