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精灵文化艺术学校第一期校外公开课:非遗面人·虎虎的甜蜜!

安庆小精灵画室
2022-1-24 09:39:57 文/唐睿宸 图/邓宇
热热闹闹
红红火火
开开心心
收获满满
2022年元月9日,小精灵文化艺术学校圆满举行了本年度第一期校外公开课!
来自我校龙山校区、谐水湾校区、菱北校区、逸龙湾校区,以及置地新校区的共40名学员,分上午场、下午场,相聚在我们的新校区所辖区域:置地·邻里汇租售中心,开展了一期别开生面的校外公开课:非遗面人·虎虎的甜蜜!
届时,我校本年度有趣、新鲜、快乐、收获……充满无限可能的校外公开课正式开启。
首先,由我们的李老师开场致辞。
多年来,小精灵文化艺术学校被社会各届人士赞许,被家长们认可信任,被孩子们始终喜欢。李老师就此分享了两个感动:“我的第一份感动来自于孩子们送给我的感动。今天来参加校外公开课有来自我们小精灵五个校区的学员,每次的校外公开课,孩子们总是踊跃报名参加。平常的上课期间,我看到很多孩子在学习文化课时已经很辛苦了,但为了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从来没有一个孩子叫苦叫累,也没有一个孩子放弃。真的感到非常的欣慰,这是孩子们送给我的第一份感动。第二份感动来自于现场的家长朋友们,小精灵置地校区将于2月12日正式开课。家长们一直在热切地期待中,但我们因装修延期到现在还没有开业。可是我们置地校区的10多位家长们却提前给孩子报名交了费。家长们对小精灵的如此信任,让我深感肩上的责任和担子的重大。”
然后课堂就交由专业的非遗面人汪老师简单地与孩子们分享了具有一千三百四十多年历史的国学面塑艺术。面塑俗称“捏面人”,即以面粉、糯米粉为主料,调成不同的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面塑被称为中国的“雕塑”,也是绘画艺术更深层次的延伸。
面塑技艺的发展历史:最早是由我国源远流长的面食文化衍生、发展而来。据《晋书·何曾传》记载:“蒸饼上不坼作十字,不食。”
这种坼作十字的蒸饼,即类似于“花馍”。这说明面食已不仅仅满足于食用,而是在面食造型、色泽等方面开始创新,面塑也因此从单纯的面食中脱离出来,增添了着色、捏塑及其他装饰手法,形成了面塑艺术发展。
再好的理论也要有娴熟的实践去证明。孩子们听完老师的授课后,拿起面前盘中的面团,撸起袖子说干就干!
正所谓“看花容易,绣花难”!这个面团在手中,与我们平时的常规粘土手工课程完全不同。它粘合度不高,而且偏硬。孩子们有点犯难,但汪老师说:“你需要做的就是,将面团反复揉搓,直至表面光滑即可!”
“你需要做的就是,将面团反复揉搓,直至表面光滑即可!”
咦!这句话我们小精灵的娃娃们听着咋这么耳熟呢!其实吧,这是我们在平时的粘土课程上,老师会反复强调给孩子们听的一个制作重点。
这应该就是所谓的殊途同归的道理。孩子们一边看着面人老师的示范,一边在我们小精灵老师的指导下,很快就找到了平日里做粘土手工的感觉。
汪老师看了小精灵学员们慢慢成型的作品后,简直就是赞不绝口,他说:“你们小精灵的孩子就是不一样,孩子们的手工功力真的不同凡响。与我平时参与的别的活动不同,那些孩子根本不能理解我说的重难点。”
他接着说:“你们的老师手工也好专业,简直就可以继承我们的非遗面人了!”
小精灵的老师微笑道谢:“谢谢汪老师夸奖!我们需要学的东西还很多。我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做好美育工作者。”
在此,小精灵文化艺术学校
全体师生提前祝大家:新春快乐!
祝亲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虎年安康!
祝亲爱的家长朋友们虎年发大财行大运!
祝亲爱的精灵宝贝们虎头虎脑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