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进行时 | “我”与劳动节

合肥师范学院官微
2021-5-04 22:42:48 文/邵思琪 图/陈梦
国
际
劳
动
节
为进一步弘扬劳动精神,培养学生劳动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落实《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2020年12月29日)等文件要求,探索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我院于本学期伊始,全面落实劳动教育课程开展工作,涉及十五个学院,两个年级共8000余人。学校从方案制定、宣传动员、课程设置、岗位研设、平台搭建等方面稳步推进劳育课程落实落细落小。
聆听每一个书声琅琅的早晨
见证每一个奋笔疾书的夜晚
记得你的每一份劳动
抓住生活里的每一道风景
图
“我”与劳动节
01
研制方案,整体谋划
学校从2018年下半年成立劳育研究组,开始研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国家新文件,探索劳动教育方案研制工作,期间试点了劳动教育开设实践,广泛调研学校各层面意见和建议,听取各层面建议,于2020年出台了《合肥师范学院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期间还研制了《合肥师范学院劳动教育暂行管理办法》等学校文件,有力保证了课程组织开设的质量。
图
“我”与劳动节
02
宣传动员,综合施策
为保证课程落实的科学性、精准性,达到预期的育人效果,教务处联合宣传部、学生工作处、后勤处、保卫处、图书馆等党委职能部门成立劳动教研室,各二级学院多次开会协调,从文件学习、方案制定、细则实施、课程组织、过程监控、成绩评定等环节加强宣传动员,让课程开设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得到保证,同时,采取官网官微等新时代自媒体信息技术广泛开展动员,借助主题班会、党(团)日活动等形式宣传动员。让劳育课程入心入脑。
劳
动
节
03
课程设置,补齐短板
为推动劳动教育落实落地,教务处在调研基础上研制了《合肥师范学院劳动教育暂行管理办法》,将劳动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程纳入新修订的2018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学院将劳动观教育与课程教育同等对待,依托超星学习通开展近万人次的线上教学,开齐开足理论课,并将其与第二课堂,思政课综合实践,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相衔接,构建大思政格局下“大劳育”课程体系,教育学生在劳动中认识自我,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育美,增强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面对各种挑战的勇气和克服困难的决心。
#5.1
“我”与劳动节
04
岗位研设,灵活多样
教务处连同后勤处、保卫处、图书馆等相关部门成立了劳动教研室。教研室反复商讨后对劳动课作出精心策划和周密安排,根据专业特点和男女比例,与后勤处、保卫处、图书馆等部门合作,科学设置了劳动岗位,灵活时间安排,采取横切和纵切相结合的排课方式,合理安排劳动时间,尝试网格化管理,将每个学生落实到具体劳动岗位,并指定专人进行劳动技能指导。
实行校园卫生责任包干制,在校内道路、食堂、图书馆、教学楼等公共区域设置卫生责任区,由二级学院分区包干,配合物业每周开展清洁活动,共同创建文明校园。各学院结合专业特点,组织开发一批具有专业特点的劳动任务,引导学生体验现代科技条件下劳动实践新形态、新方式。教务处还认真就劳动教育课程考评机制,设置了二级学院、用工单位、劳动教研室等多重评价考核体系,层层监控,层层考核,确保劳动教育落到实效。
05
平台搭建,精准实施
自劳动教育开展以来,各二级学院积极跟校内外用工单位积极联系,在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认证理念下,优化岗位平台设置,对劳动教育工作进行深入总结,在进一步整合校内资源、拓展校外渠道,搭建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搭建菜单式混合化劳动实践平台等方面完善劳动教育体系。总结开发“3+X”模式精准安排每位同学的劳动工作量,(3代表教室、寝室、家庭,X代表志愿服务、学校内外其他服务性劳动等)。
劳
动
节
“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我院将不断深化劳动教育,补齐五育短板,在培养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征程上不断奋斗。在教育发展新时代下,不断提高学院的育人水平育人质量,不断提高学校的美誉度,社会的信任度。(教务处:方晓磊)
劳动教育不是一时功夫。同学们在学校的安排下积极开展形式丰富的劳动实践,使劳动教育实践规范化,在劳动中不断感悟幸福、淬炼成长。
合肥师范学院
—hfnu1955—
责任编辑:路易
责任校对:姚倩 张德尧
审核老师:周倩
投稿邮箱:hfnu1955@163.com
合肥师范学院官方抖音号:hfnu1955
新闻中心记者团官方QQ:154076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