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2011年中考政策改革情况

东莞
2011/3/5
南都讯 东莞中考政策再次改革。昨天市教育局正式出台《东莞市201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意见》(下面简称《意见》),对体育考试、特长生考试、录取等方面均作出较大改革。其中,体育考试分数计入中考总分的比例也从去年的40%提高到今年的50%,并且首次实行对免考和择考学生进行公示。
根据《意见》,今年中考(也称学业考试)仍然实行“两试合一”,即将毕业考试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合并进行。除了莞籍初中应届毕业生要参加中考外,非莞籍但具有东莞初中学籍的应届毕业生如想在东莞升学也必须参加中考。但非莞籍毕业生如果回原籍升学,可不在东莞参加中考,不过,如要在东莞取得九年义务教育证书,就必须参加5月中旬东莞为非莞籍学生特别举行的统一毕业考试。
据了解,《意见》中也对中考做出多处改革,主要是在八个方面,一是调整了部分学业考试科目的分值及计分办法;二是增加了优质高中名额分配的比例;三是调整了部分普通高中的招生范围;四是调整了部分录取批次;五是改革了体育与健康考试的相关办法及将考试时间提前;六是今年首次允许本省非莞籍考生填报部分公办中职学校;七是规范特长生招生办法;八是缩减了个别学校的“莞城班”招生规模。
焦点
家长:体育考试如何保证公平?
市教育局:引入电子设备全程摄像
在中考分值、录取等多方面改革中,体育分值的提高备受关注。
从2009年起,中考改革最重要的一块就是体育分值,2009年体育分是以总分的30%计入中考分数,2010年这个比例提高了40%,今年再次提到了50%,即如果体育得到满分100分,那么计入中考总分的分数就是50分。有家长对此表示,这意味着中考对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
但也有家长和学生指出,体育考试不像卷面考试那样严格,人为不公正因素难免存在。对此,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回应,将在体育部分项目引入科技手段,采用电子计量设备进行考试,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并对考试过程进行全程摄像,考生考试后的成绩当场公布,并由考生签名确认。
此外,市教育局还将会选派出人员到考场驻点监督和巡视,设立投诉监督电话,如有发现弄虚作假及存在不正之风的,将严肃处理。
而对于体育考试中不可避免的有学生因为身体原因免考或择考,广州中考对体育免考生计满分也引起了多方质疑。而东莞今年中考为保证这方面的公开透明,首次要求申请免考和择考的考生在市教育局网站及学校内进行公示,市中招办还将组成中考医务仲裁小组,专门对免考和择考的考生进行现场复检及鉴定。据了解,免考学生将按照及格分60分(核算分为24分计入中考总分),择考生将按照实际成绩的80%计算得分,然后再以50%的折算分计入中考总分。
解读
1
调整部分科目分值等
考试科目的分值调整主要涉及思想品德科和体育科目。
调整前:往年思想品德考试成绩直接计入学业考试成绩总分;体育与健康考试成绩总分为40分。
调整后:思想品德今年按70%比例折算,意味着该科分值从100分降为70分;体育与健康考试成绩按50%折算总分,即该科总分提至50分。
阅读理解:除上述两科以外,其他考试科目的分值保持不变。中考成绩总分为上述各考试科目原始分或折算分之和,为770分。
2
增加名校名额分配比例
调整前:优质高中面向全市招生计划分配给镇街比例为30%。
调整后:该比例提高到了40%。
阅读理解:据了解,东莞优质高中名额分配的招生办法从2007年起实行,到今年已是第五年。名额分配是指将东莞中学、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等5所学校面向全市招生计划数中划出部分名额,按比例平均分配到各初中,根据考生中考成绩及志愿择优录取。2007年开始时名额分配的比例为25%,2010年扩大到30%,今年再次上调名额分配的比例,把名额分配的比例从30%提高到40%。
此比例的提高也意味着在镇区的学生就读城区五大校的机会将大大增加,“特别是在均衡各初中学校生源、调动广大初中办学积极性、促进教育公平方面起到很大促进作用。”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3
调整部分高中招生范围
南都记者了解,东莞在建的第六、第七、第八三所高级中学将在今年9月份正式投入使用,这也就意味着东莞高中学位将有较大的变动,因此,今年多所高中招生范围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其中,万江中学面向镇街部分的招生范围从万江扩大到万江、莞城;市第五高级中学面向镇街部分的招生范围从高埗扩大到高埗、石碣;市第六高级中学面向镇街部分的招生范围是寮步、茶山、莞城、松山湖;市第七高级中学面向镇街部分的招生范围是企石、石排、桥头、横沥、东坑、常平;市第八高级中学面向镇街部分的招生范围是樟木头、谢岗、黄江、桥头、横沥、东坑、常平、松山湖;沙田中学的招生范围从沙田、石排调整为沙田、厚街;东城高级中学的招生范围从东城扩大到东城、莞城;麻涌中学面向镇街部分的招生范围从麻涌扩大到麻涌、洪梅、望牛墩;济川中学的招生范围从道滘、洪梅调整为道滘;其他普通高中的招生范围则保持不变。
阅读理解:调整后,有部分普通高中的招生范围重叠,部分镇街户籍的初中毕业生可以选择填报两所或两所以上分片招生的普通高中。
另外,寮步中学、茶山中学、樟木头中学、石碣中学、企石中学等部分普通高中停止招生。“这是今年初步安排,能否实施还须视校舍建设工程进度再作最终决定。”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解释。
4
调整部分录取批次
调整前:没有提前批,省属中专为第三批。
调整后:今年录取批次将作如下调整:一是增加提前批招收特长生;二是将省属中专的招生调整到第四批,即是东莞公办中职学校招生完毕后再将未被录取的考生名单提供给省中专进行录取,最后未被录取的考生将安排到东莞民办中职学校就读。
5
调整体育分值等
调整前:体育分值按照40%计入中考总分,选考项目为3项,考试时间为4月下旬。
调整后:除了体育分值计算比例从40%提高到50%之外,今年体育的考试时间也提前到了4月初。而体育考试项目也发生了变化,增加了选考项目,从往年的3项增加到今年的5项。
阅读理解:往年体育考试时间安排在4月下旬,这段时间阴雨天气明显,考试场地又大多在室外,容易影响考生考试,而4月初的天气相对较为稳定,因此今年将考试时间提前。
6
本省非莞籍考生可填报公办中职
新增:据了解,根据以往招生现象,东莞公办中职学校除了满足本市户籍的考生入学要求外,仍有部分空余学位。今年,东莞也首次向本省非莞籍的新莞人释放出这部分学位,即是允许本省非莞户籍的考生填报部分公办中职学校。
7
规范特长生招生办法
调整前:以往特长生考试仅需要参加市统一组织的特长生考试,然后根据特长生考试成绩、以往的特长生经历以及中考成绩来决定录取,其中中考成绩不能低于所报学校正取分数30分。
调整后:今年特长生的招生办法调整为:由学生先自行报名参加招生学校组织的特长项目考试,再参加市统一组织的特长项目考试,两项考试成绩之和为学生考试最后成绩,其中学校考试成绩占40%,市统一考试成绩占60%。两项考试结束后统一公布特长生考试分数。
阅读理解:由考生自行填报参考的有特长生招生计划的学校,录取时仍以中考成绩为标准,但不再实行以往不能低于正取分30分的做法,而是由学校设定文化分最低控制分数线,对达到文化分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根据考生的中考文化分和特长生考试成绩,安排在提前批进行录取。
8
缩减“莞城班”招生规模
调整前:市属重点高中多设有莞城班。
调整后:将逐渐取消或减少市属重点中学的莞城班,今年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的“莞城班”招生班数从去年2个班减少至1个班。市第一中学、市实验中学仍维持去年规模,分别招收3个“莞城班”,待全市高中布局调整完成后再逐步撤消“莞城班”招生。
重要提醒
体育与健康考试网上报名:3月中旬
考试时间:4月6日至4月14日
5月份将举行回原籍升学的非莞户籍毕业生毕业考试、特长生统一资格考试和英语口语考试,信息技术会考时间:5月下旬
网上填报志愿:5月下旬
学业考试时间:6月19日至6月22日
7月将开始各批次学校的录取。
(本版采写:南都记者 卓奇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