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着唱,为美的歌唱插上翅膀——记星海音乐学院段岭教授表演唱课程教学理念及舞台实践

江苏美术高考信息
2014-2-28 16:15:19 文/邵菲
从享有“岭南百灵”美誉的广州军区战士文工团优秀独唱演员到星海音乐学院著名声乐教授,二十余年的舞台实践经历令段岭老师平添了发现校园声乐专业课程设置中对于“演”的教学短板的独特视角;所教学生年龄段从附中、本科、硕士研究生到老年的大范围跨越,于不同群体的教学经验使段老师更为明确了寓“演”于技、技艺并行的教学模式便如同助翔的双翼,使声乐课堂始终充满着轻松的愉悦的同时让学生收获事半功倍的学习进步;担任负责艺术实践的星海音乐学院附中副校长的工作经历,从参与世界各地来访院校的学术交流到带领师生出访国内外巡演,多年积淀的广阔视野又使段老师从新的高度意识到对表演专业的学生应以“演”为终极目标进行培养。多重因缘驱使,段岭教授表演唱课程应运而生并作为教改项目得以立项。
“演”是段岭教授表演唱课的教学理念核心。针对不少学生反馈自己在没系统规范地学习声乐以前具有强烈的表演欲望,学习声乐以后由于需要兼顾发声技巧以及音准、节奏等诸多要求而变得不会表演的情况,段老师于开课之初便向学生说明“演”是声乐艺术的灵魂与美感本质,强调构建明确的舞台意识于声乐学习者的必要性,无论对于表演专业或艺术师范专业的学生,无论今后上舞台或讲台(讲台亦是舞台),都必须由始至终在声乐课堂中贯穿表演训练,不能把技术训练与舞台表演训练分作两步进行。“演”的要求主要涵盖演唱的可视、可听两方面内容。“可视”包括演员整体的形体美、肢体语言的合理运用、神态的丰富表演、服饰与演唱角色的合理搭配、歌曲风格的到位诠释等;“可听”除了体现演唱技巧的纯熟,还包含精准的吐字发音、由衷而发的情感表达、灵活变换的语气及音色、富有创新性的二度创作等。
表演唱课以“演”为教学重点,唱演结合、以演带唱,很好弥补了日常声乐小课重发声技巧、轻表演训练的不足,同时以综合多元素为一体的训练模式而区别于单一的正音台词、形体训练和戏曲曲艺等课程。课上精选风格各异的传统民歌、戏曲、曲艺、创作歌曲、艺术歌曲、经典歌剧选段等古今中外大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对学生进行排演训练,选曲品位体现了民族声乐艺术性、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审美要求。教学模式上,为了培养学生的独创能力,课前段老师给学生布置预习曲目,要求其充分施展想象设计表演,形式既可采取独唱,亦可与同学合作重唱或小组唱,汇课时先依照自己的设想把作品完整“演”唱一遍,课上所有学生充当现场观众。随后段老师再根据每个节目所存在问题进行有的放矢的指点,往往从作品背景、演唱角色、曲目情绪基调及表演受众面等方面教导他们构建准确的演唱心理,再从传统的口、手、眼、身、步五法入手,结合着舞台调度逐句逐段、说唱结合地教导他们如何遵循“可视”、“可听”两大标准做到情、声、气、神相结合地以演带唱,从而培养其良好的舞台驾驭感。最后让学生们从参演体会以及观摩同学表演中书面总结学习收获。每学期末,段老师均从本学期所排演作品中精选出优秀节目参与校内外举办的各类演出实践,课堂与舞台紧密接连的教学模式极力提升同学们学习劲头和日常学习效率的同时,逐步塑造了他们全面的声乐演员素质。表演唱课自2010年开课以来,出色完成了民族声乐系主办的十余场大型主题音乐会学生节目的排演工作,如“红歌代代传”、“繁花似锦、民族之声”、“教学展示”、东莞塘厦艺术节“难忘的旋律、动人的歌声——中国经典歌曲”等主题音乐会,以及与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华南农业大学音乐系、肇庆学院音乐学院、韩山师范学院潮州师范分院的联谊音乐会等,学生们能歌善舞、活泼且充满灵气的舞台形象为全系的教学质量赢取了口碑。
“舞台既是所有演员的终点,亦是起点”,段老师常说道,“呵护并扶持好每位学生的艺术天赋比技术训练更为重要。”表演唱课作为星海音乐学院声乐教学改革项目的一种探索,几年来虽已取得较为瞩目的成绩,但日臻完善的努力仍在继续,段岭教授希望能以此带动学院派声乐教学中对于表演训练的重视,并应新时代对艺术人才的高素质需求对在校学生予以全面系统的培养,同时为学生搭建广阔的舞台实践平台,让他们尽早地学以致用,于实战历练中茁壮成长。“演”着唱,为美的歌唱插上翅膀,亦为学院派声乐教学的整体提升插上翅膀。
/edu/xinghaiyinyuexueyuan.html
“演”是段岭教授表演唱课的教学理念核心。针对不少学生反馈自己在没系统规范地学习声乐以前具有强烈的表演欲望,学习声乐以后由于需要兼顾发声技巧以及音准、节奏等诸多要求而变得不会表演的情况,段老师于开课之初便向学生说明“演”是声乐艺术的灵魂与美感本质,强调构建明确的舞台意识于声乐学习者的必要性,无论对于表演专业或艺术师范专业的学生,无论今后上舞台或讲台(讲台亦是舞台),都必须由始至终在声乐课堂中贯穿表演训练,不能把技术训练与舞台表演训练分作两步进行。“演”的要求主要涵盖演唱的可视、可听两方面内容。“可视”包括演员整体的形体美、肢体语言的合理运用、神态的丰富表演、服饰与演唱角色的合理搭配、歌曲风格的到位诠释等;“可听”除了体现演唱技巧的纯熟,还包含精准的吐字发音、由衷而发的情感表达、灵活变换的语气及音色、富有创新性的二度创作等。
表演唱课以“演”为教学重点,唱演结合、以演带唱,很好弥补了日常声乐小课重发声技巧、轻表演训练的不足,同时以综合多元素为一体的训练模式而区别于单一的正音台词、形体训练和戏曲曲艺等课程。课上精选风格各异的传统民歌、戏曲、曲艺、创作歌曲、艺术歌曲、经典歌剧选段等古今中外大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对学生进行排演训练,选曲品位体现了民族声乐艺术性、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审美要求。教学模式上,为了培养学生的独创能力,课前段老师给学生布置预习曲目,要求其充分施展想象设计表演,形式既可采取独唱,亦可与同学合作重唱或小组唱,汇课时先依照自己的设想把作品完整“演”唱一遍,课上所有学生充当现场观众。随后段老师再根据每个节目所存在问题进行有的放矢的指点,往往从作品背景、演唱角色、曲目情绪基调及表演受众面等方面教导他们构建准确的演唱心理,再从传统的口、手、眼、身、步五法入手,结合着舞台调度逐句逐段、说唱结合地教导他们如何遵循“可视”、“可听”两大标准做到情、声、气、神相结合地以演带唱,从而培养其良好的舞台驾驭感。最后让学生们从参演体会以及观摩同学表演中书面总结学习收获。每学期末,段老师均从本学期所排演作品中精选出优秀节目参与校内外举办的各类演出实践,课堂与舞台紧密接连的教学模式极力提升同学们学习劲头和日常学习效率的同时,逐步塑造了他们全面的声乐演员素质。表演唱课自2010年开课以来,出色完成了民族声乐系主办的十余场大型主题音乐会学生节目的排演工作,如“红歌代代传”、“繁花似锦、民族之声”、“教学展示”、东莞塘厦艺术节“难忘的旋律、动人的歌声——中国经典歌曲”等主题音乐会,以及与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华南农业大学音乐系、肇庆学院音乐学院、韩山师范学院潮州师范分院的联谊音乐会等,学生们能歌善舞、活泼且充满灵气的舞台形象为全系的教学质量赢取了口碑。
“舞台既是所有演员的终点,亦是起点”,段老师常说道,“呵护并扶持好每位学生的艺术天赋比技术训练更为重要。”表演唱课作为星海音乐学院声乐教学改革项目的一种探索,几年来虽已取得较为瞩目的成绩,但日臻完善的努力仍在继续,段岭教授希望能以此带动学院派声乐教学中对于表演训练的重视,并应新时代对艺术人才的高素质需求对在校学生予以全面系统的培养,同时为学生搭建广阔的舞台实践平台,让他们尽早地学以致用,于实战历练中茁壮成长。“演”着唱,为美的歌唱插上翅膀,亦为学院派声乐教学的整体提升插上翅膀。
图为表演唱课程汇报节目剧照
如果大家需要了解星海音乐学院最新招生简章、招生信息、考试时间、考试地点、历年考题、优秀试卷、分数线、录取查询 请点击:星海音乐学院艺考专题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