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美术高考专业课“同课异构”教学研讨会顺利举行

湖北美术联考信息
2016-5-20 16:11:55 文/孙浩楠
湖北省美术高考专业课“同课异构”教学研讨会在荆州北门中学顺利举行。此次活动由湖北省美术高考名校协作会和北门中学联合举办,会议由北门中学副校长杨维平主持,荆州区教育局张德元副局长致欢迎词,湖北省教育考试院网站、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武汉市第二十三中学、武汉开发区汉阳三中、武汉市第68中学、荆门一中、三峡艺术高中、咸宁市青龙山高中、襄阳二十四中、武汉第一职业教育中心、蔡甸实验高中、荆州西门中学、公安县车胤中学、监利朱河高中等相关校长和负责人参与研讨工作。
研讨会安排4位美术专业老师进行精彩的课堂授课。北门中学吴丹丹老师授课内容《色彩的冷暖变调》、杜薇老师授课内容《头像特征---抓形》,荆门一中陈承老师授课内容《色调---色彩搭配和用色技巧》、王倩云老师授课内容《素描头像起形方法》。老师用不一样的构思,不同的讲课风格与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来自全省百名美术老师和听课的师生们耳目一新。
来自湖北大学艺术学院马新平教授、湖北工业大学艺术学院何克峰教授、江岸区教育局体卫艺站罗浩研究员分别对4位老师的授课进行精彩的点评。在专家看来,同课异构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交流与共享,促进了跨校间交流。同课异构,其实就是要探索建立高效课堂,传统的办学模式难改“千校一面”,改革课堂老师要少说、精说,把课堂、时间、话语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学习的自主权。
美术高考“同课异构”活动是教学交流一种模式,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为教师发展、成长搭建了一个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平台。教研会老师们积极发言,研讨热烈,交流彼此的经验、见解。在参会的老师们看来,目前各校美术高考教改的过程中遇到了瓶颈,校际联动、同课异构就是要彼此“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提高课堂效率。
这次“同课异构”活动的成功举办,是一个良好的开端。通过这种形式的活动,不断加强名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围绕“美术统考”“校考”解决一些问题,在教研、交流、总结、实践的过程中,探究的新课堂理念。
授课人:湖北省荆州市北门中学吴丹丹
授课人:荆门市第一中学 陈承
授课人:湖北省荆州市北门中学杜薇
授课人:荆门市第一中学 王倩云
教案一:
《色彩的冷暖变调》教案
授课人:湖北省荆州市北门中学吴丹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欣赏,分析,讲解,弄清色调形成的原因,理解色彩中的冷暖含义,能区分并变换冷暖色调,熟练画色调的步骤。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欣赏,分析,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方式画出冷暖变调,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冷暖变调的练习,感受色彩带来的心理变化和审美倾向,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感。
重点难点:
1.重点:冷暖色调的变换方法。
2.难点:冷暖色调的画面协调。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范画、静物、聚光灯、绘画工具、教材《照亮》
学具准备:画架、画板、水粉颜料、水粉纸、水粉笔、调色盘、水桶、教材《照亮》
(图一)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受,导入新课。教师播放变调图片,抛出问题。
师:变调“变”的是什么?“不变”的是什么?
生:不变的是……,变的是……师:什么是变调呢?
生:变调就是变换一种……
1.合作研究,探索新知。设计让学生有兴趣并能自主学习的课堂环节:由一名学生扮演莫奈,讲解他的《鲁昂大教堂》(播放图片)。
师: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生:这三幅图画的是……生:我感觉第一幅画画的是早晨……
2.总结:这组画是在同一位置上,面对同一物象,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光照下绘制的画作。
3.课外查阅《干草垛》《睡莲》
(图二)
二、实验——对比感受暖光下物象的变化。
师:同学们发现暖光下物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发现……
师:下面我们来整理思路,如何把冷色调变成暖色调?
(图三)
三、教师示范(理论联系实际)
这样的环节设计直观明了,使学生很快明白理论是如何应用到实践中出的,又能很好的为学生接下来的练习做铺垫,教师示范在这里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1.构图;2.平铺物体固有色;3.画出物体暗面、投影、衬布褶子。
四、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五、课堂总结
1.在交流展示过程中,可以很好的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对优秀作业和他们的学习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对作业中所反映的问题,也应明确指出来,让学生知道如何修改,与学生共同分享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2.评价优胜小组。
教案二:
《素描头像起形方法》教案
授课人:荆门市第一中学 王倩云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的: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素描头像起形的方法和步骤,从而提高素描头像的起形能力。
教学重点:构图起稿和五官定位。
教学难点:头颈肩关系的比较和检查,五官位置的比较和检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强调形准的重要性。
2.出示两张学生素描头像作品并且从形准上进行比对。
二、讲授新课
教师讲解起稿步骤:
1.观察 ——整体观察,注意大的动态比例关系。
2.起稿构图——长线概括大的外形,定出头颈肩的动态比例关系(特别要注意头部中线的倾斜角度以及头顶和后脑的位置);划分出头部的正、侧面(注意找准颞骨和颧骨的位置)
3.五官定位
(1)定出中线和三停的位置。
(2)根据中线和鼻梁的夹角定出鼻子的倾斜线并且概括鼻子底面的形状。
(3)根据鼻子底面宽度定出嘴角的位置。
(4)定出眉弓和眼睛的位置。
(5)对比着眼睛和嘴的高度定出耳朵的位置。
4.细节起形——画出五官特征(举例强调局部形准以及空间和体面关系)
三、播放起形视频
教师对视频中的步骤进行解析。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简单讲述了头像起形的观察方法和起形时的概括方法,以及五官细节上的处理。我们不管是从观察上还是作画步骤上,其实都遵循着一个从大到小的,从整体到局部的秩序。
五、课后作业:按照今天老师讲的起形方法和步骤写生自己的同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