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农业大学材料化学专业培养目标

广东美术专业
2017/8/18
华南农业大学材料化学专业培养目标
报考一所学校的专业,大家都会提前对该专业进行一番了解,比如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培养目标以及就业方向等等。本站小编了解到很多同学以及家长对华南农业大学的材料化学专业感兴趣,在这里,我们特别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华南农业大学材料化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以供大家参考!
那么华南农业大学材料化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内容有哪些呢?随小编来看一看吧:
华南农业大学材料化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内容: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够掌握现代化学与材料科学基础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具备运用化学与材料科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新材料研究和技术开发,能在材料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及其相关领域,从事新材料的制备、检测、设计、研究开发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毕业生。
注意:以上为大家提供的内容来源于华南农业大学招生信息网,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手机添加微信公众号:艺考查查(yikaochacha),了解热门大学专业的权威解读、主要就业领域以及前景如何!
★想知道更多关于华南农业大学的信息?别急,这就为你提供关于华南农业大学最全的简介概况:
华南农业大学是全国重点大学,广东省和农业部共建的“211工程”大学,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校园坐落在素有“花城”美誉的广州市,土地总面积8270余亩,其中天河五山校部4407余亩,增城教学科研基地3863余亩。学校建筑总面积137万平方米。初步形成了“五湖四海一片林的紫荆校园”环境,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是读书求学的好地方。
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始创于1909年的广东全省农事试验场暨附设农业讲习所。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由中山大学农学院、岭南大学农学院和广西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及病虫害系的一部分合并成立华南农学院,隶属农业部主管;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了校名。1984年,更名为华南农业大学。2000年国家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学校由农业部划归广东省主管。2004 年12月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学校现任党委书记为李大胜教授,校长为陈晓阳教授。
在百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修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风,建立了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和继续教育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体系。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有94个本科专业,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0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作物遗传育种、农业经济管理、果树学和预防兽医学5个国家重点学科,农业机械化工程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5个农业部重点学科,12个广东省一级重点学科,4个广东省二级重点学科和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两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3000余人,教授、副教授12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国家“千人计划”6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讲座)教授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1 人,国家特支计划4人,广东省领军人才1人,广东省特支计划19人,广东省高等学校特聘教授(珠江学者)15人,人(事)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8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1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5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人,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博士生导师236人,硕士生导师823人。
学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学校设有26个学院(部),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2万余人,其中本科生3.8万余人,研究生4000余人,来自27个国家的留学生89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精品课程26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1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广东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广东省特色专业23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国家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8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学)1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6个。学校形成了以丁颖创新班为突破点,以红满堂计划、主辅修、双学位、国际联合办学为主线,以平台加模块为基础的点、线、面相结合,分层次、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成效显著,目前学校共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篇,提名论文6篇,论文学科涵盖了农学、工学和管理学等门类。2014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
学校拥有开展科学研究的良好条件。现有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兽共患病防控制剂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畜禽育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东)和国家兽医微生物耐药性风险评估实验室等6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9个,农业部科学观测实验站3个,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重点(工程)实验室1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5个,广东省普通高校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8个,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分中心(广州)、农业部畜禽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广州)、农业部转基因植物及植物用微生物环境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广州)、广东农村政策研究中心、广东省低碳经济和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和广东省质量监督木材及木制品检验站均设在学校。
学校教学服务条件优越。图书馆藏书874.74万余册(含电子文献);校园网可与互联网千兆高速互联;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拥有先进的视听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设备,可为师生提供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条件的各种手段;有直接为大学生服务的校内外语教学广播电台、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勤工助学管理服务中心、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和学生活动中心;有16个校内教学实习基地和499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建有三个标准塑胶跑道运动场和各类运动场地。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五大洲的18个国家的70所大学建立了校际联系,并开展形式多样的本科生、研究生联合培养和假期交流项目;与港澳台地区一些大学的学术交流也日益加强。每年都有大批国(境)外学者来校交流和讲学。学校先后派出大批骨干教师到国(境)外进修攻读学位或进行科研合作。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粮农组织(FAO)和世界粮食理事会(WFC)先后在我校建立了亚太地区蚕桑培训中心和中国国际农业培训中心。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华南农业大学将坚持崇尚学术、质量第一的办学理念,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坚持学术立校、人才强校、特色扬校、学风塑校、和谐兴校的办学方略,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办学方针,坚持农林学科创新发展、理工学科择优发展、人文社科特色发展的发展思路,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以农业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优势,以热带亚热带区域农业研究为特色,农、工、文、理、经、管、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整体办学水平居国内一流,优势和特色学科与领域的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特色鲜明、国际知名、国内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更新日期 2016年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