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图 | 仅限15人!基础部正统教学精品课《走进央美》国庆限时0元试听

天津鸿图画室
2022-10-09 11:54:40 文/罗蓉蓉 图/纪嘉澍
(点击图片跳转鸿图线上课详情)
中央美院,作为中国唯一一所直教育部直属美术学院,世界排名第19。中央美术学院的前身是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可以追溯至1918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倡导成立的国立北京美术学校, 著名美术教育家郑锦担任第一任校长。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国立美术教育学府,也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开端。
1949年11月,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和华北大学三部美术系合并,华北大学三部美术系的前身是成立于1938年的延安鲁 迅艺术学院美术系。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立美术学院,毛泽东主席题写院名。徐悲鸿担任第一任院长。
1950年1月,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中央美术学院。4月1日,在王府井校尉胡同5号校址举行中央美术学院成立典礼。
重视基础教学一直是中央美术学院的优良传统。造型基础教学既是对学生的专业训练,更是对学生思想认知、能力学养及其艺术理念的全方位培养。2021年,“功夫——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科基础部成立二十周年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成功举办。展览中的“德”“素”“彩”“行”“延”“谱”六大板块,正是“大美术”学科体系中基础教学的主要抓手,与“立德树人、服务社会、创新开拓”的人才培养目标切实呼应。
造型学科基础教学覆盖四大部分、十门专业课程,以基础造型课程(素描1、素描2、色彩)、立体造型课程(1/2泥塑头像、透视、结构解剖)以及创作造型课程(创作基础)为核心,以传统造型(书法、传统线描)为支撑,共同构建起央美造型基础教学的结构体系。
素描课在2019-2021期间连续三年获评中央美术学院年度优秀必修课程。素描作为造型基础的重要基石,未来将成为基础部各课程交汇互融的沟通点,通过打通课程间壁垒将造型基础学科的传统优势最大化。
第一任院长:徐悲鸿
徐悲鸿(1895~1953)受父亲影响,自幼研习中国水墨画。1918年,他接受蔡元培聘请,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1919年留学法国,后又转往柏林、比利时研习素描和油画。在艺术创作中,他坚持将西方的写实主义技法与现实主义精神结合,并倡导以此来革新传统中国画。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
作品欣赏:
第二任院长:江丰
1953年,徐悲鸿突发脑溢血辞世,时任美院副院长的江丰临危受命,成为代理院长,主持中央美术学院的工作。早年入上海白鹅画会学画,1931年在上海参与组织“一八艺社”,并参加鲁迅创办的木刻讲习会。江丰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党团书记,参与组织上海木刻工作协会和铁马画会。1938年后任延安八路军总政治部《前线画报》主编、鲁艺美术系主任、陕甘宁边区美术界抗敌协会主席。1957年的政治风暴之中,江丰、彦涵、高庄、冯法祀等一大批美术家、文艺理论家都未能幸免,由此开始,中央美术学院的教学和艺术创作活动陷入政治旋涡之中。
作品欣赏:
1931年作 “九·一八”日军侵占沈阳城 木版
第三任院长:吴作人
1958年,吴作人出任中央美术学院的院长。1927年考入上海艺术大学美术系;1928年转入南国艺术学院艺术系,并到徐悲鸿工作室旁听;1930年赴法,考入巴黎高等艺术学院西蒙教授工作室,后考入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巴思天工作室,并在该院油画大会考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金质奖章;1935年,吴作人回国,任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讲师;1946年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教务主任、教授。
作品欣赏:
吴作人 1960年作 任重致远
第四任院长:古元
1983年,版画家古元成为中央美术学院的第四任院长。古元(1919~1996),字帝源,1919年生于广东省珠海市唐家湾镇那洲村。1938年赴延安,先后在陕北公学、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1942年作品参加在重庆举办的全国木刻展览会,徐悲鸿先生撰文称赞古元作品。1951年创作新年画《毛主席和农民谈话》,获文化部颁发的新年画二等奖。1987年获得卢森堡大公授予的皇冠勋章,历任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室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协会副主席,中国版画家协会名誉主席,北京水彩画研究会名誉会长。在他的领导之下,美院的创作和教学活动重新步入正轨。
作品欣赏:
圣经时代过去了 (又名《延安鲁艺校园》)
第五任院长:靳尚谊
1987年,油画家靳尚谊接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生于1934年,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并继续攻读研究生,1955年入前苏联专家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学习,1957年以优异的成绩完成油画专业研究生学习,此后一直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自1987年至2001年,靳尚谊担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以现代艺术教育的思想和他的社会声望促进了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其领导下的中央美术学院在改革专业结构、建立新专业和学术发展等方面成为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中心与楷模。
作品欣赏:
第六任院长:潘公凯
继靳尚谊之后,潘公凯于2001年担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生于1947年,中国画大师潘天寿先生之子,既是著名的中国画家,也是卓有建树的美术理论家。20世纪80年代以来,潘公凯提出的中西两大艺术体系“互补并存,两端深入”的学术主张,在中国美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品欣赏:
花卉 立轴 设色纸本
第七任院长:范迪安
2014年,范迪安接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美术馆馆长,现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全国政协委员。长期从事20世纪中国美术研究、当代艺术批评与展览策划、艺术博物馆学研究。发表美术研究与评论上百万字,油画作品参加多种学术展览,策划百余项反映时代主题和中国美术发展成果的学术展览,组织多项国际美术研讨活动,与国际著名艺术博物馆和美术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促进各国优秀艺术成果交流,提升中国美术的国际影响力。
作品欣赏:
《海韵》 油画 80x120cm 2017年
【天津美院校区】
天津鸿图美术学校(天津美院校区)
位置:
天津市河北区中山路288号有巢公馆3楼
天津鸿图美术学校(天津美院校区)
位置:
天津市河北区中山路288号有巢公馆3楼
天津鸿图美术学校(天津美院校区)
位置:
天津市河北区中山路288号有巢公馆3楼
天津鸿图美术学校(天津美院校区)
位置:
天津市河北区中山路288号有巢公馆3楼
天津鸿图美术学校(天津美院校区)
位置:
天津市河北区中山路288号有巢公馆3楼
天津鸿图美术学校(天津美院校区)
位置:
天津市河北区中山路288号有巢公馆3楼
天津鸿图美术学校(天津美院校区)
位置:
天津市河北区中山路288号有巢公馆3楼
天津鸿图美术学校(天津美院校区)
位置:
位置:
【杨柳青校区】
天津鸿图美术学校(西青校区)
位置:
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商贸街与柳口路交口名众商业广场A座5层
天津鸿图美术学校(西青校区)
位置:
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商贸街与柳口路交口名众商业广场A座5层
天津鸿图美术学校(西青校区)
位置:
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商贸街与柳口路交口名众商业广场A座5层
天津鸿图美术学校(西青校区)
位置:
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商贸街与柳口路交口名众商业广场A座5层
天津鸿图美术学校(西青校区)
位置:
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商贸街与柳口路交口名众商业广场A座5层
天津鸿图美术学校(西青校区)
位置:
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商贸街与柳口路交口名众商业广场A座5层
天津鸿图美术学校(西青校区)
位置:
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商贸街与柳口路交口名众商业广场A座5层
天津鸿图美术学校(西青校区)
【河东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