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应该怎么读?

南昌新得胜教育
2022-8-22 16:13:12 文/许鹏
在经历了多年的不懈努力之后,从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的高中生们,已经可以伸手触摸到自己的大学生活了。高中生活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生涯的结束,很多学生一致抱着进入大学之后就可以放松的心态备战高考,然而人生的马拉松其实才刚刚开始。
在此之前,新生们可以从不同渠道了解到对大学生活的不同描述,但那都是别人的大学生活,不是“你的大学”。也许从其他人的经历中能猜测领悟到些什么,但是在开始自己的大学生活之前,每个人都无法了解:大学究竟是什么?
很多人在进大学的时候
都规划过无数的宏伟远景
制定过很多计划
也做过很多的尝试和努力
为了提醒自己将计划表
贴在了醒目的位置
这张计划表内不仅有
每天应该学习多少时间
看多少书
用多少时间做兼职
都做了很明确的安排
入学的时候大家都是差不多的状态
在毕业的时候通过努力碾压身边的人
也不是不可能的
有人戏言说大学生满街跑
但是你知道吗?
根据2022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
中国人口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亿人
占比总人口的15%
进入大学的那一刻
我们已经超越了很多人了
你没有理由颓废的生活
为此,我们就要在大学里要不断地寻找
自己的优势和目标是什么?
学习方式:学会自学和自律
大学阶段的学习与高中相比明显不同。首先,大学的老师讲课不会像高中老师一样,从头开始讲一遍,他们有自己的讲课方式和思路,授课内容广泛,授课速度比较快,多注重课堂讨论;其次,大学老师并不会像高中老师一样跟前跟后,“苦口婆心”地劝你学习。这样的大学学习方式可能会让部分新生一时间无法适应。
所以一定要学会自律,大学没人会逼着你学习,一定要督促自己按时上课,高质量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无论是哪一种专业,临时抱佛脚的效果不大,重要的还是扎扎实实,让每一个公式、每一个知识点都融会贯通运用好,同时也需要大量的实践,自我练习。
老师不会像高中一样,所有事情都交代得很清楚,因此对于实验的设计,需要自己去查阅很多资料,进行设计的修改,以及最后结果的检测。另外,学校课程设置很宽松,都是需要自己安排自身的课表,所以需要一定的自控能力,不然很容易敷衍着就读四年。
学习成绩:真正对待并加以重视
绩点是绝大多数高校衡量学生各科考试成绩的标准,是决定你能否取得奖学金、修读辅修专业、双学位及转专业、出国、保研的重要条件。
在知道自己的清晰目标之前,先保证自己的课业过得去,挂科从来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但在这里也不建议为了绩点盲目去选一些所谓“容易过,高成绩”的选修课,不如选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事先可以咨询师兄师姐。
转专业:提前了解并慎重考虑
入学后,有些同学可能会因为对专业兴趣不大或被调剂等原因想转专业。而在转专业之前,首先要考虑清楚是否一定要转,能否承受转专业后换校区或专业课程压力过大。建议同学们,如果确定好目标,且平均学分绩点达到当前就读专业同年入学学生排名前30%,可以关注暨大教务处或官网,来年的4至5月份再提交转专业申请表,通过考试(安排面试还是笔试都由转入的专业而定)后即可。
那么,转专业前要做好哪些准备呢?刚入学,建议同学们不要整天想着转专业,先入为主总是给自己本专业不好的心理暗示会让你过得很痛苦。不管是否喜欢本专业,一开始请把每门专业课学好,没有认真投入就没有资格说不喜欢。如果不是很了解自己想转哪些专业,可以先圈定几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到学院官网看一下,了解该专业的大致介绍和学校对这个专业的培养目标,或者到贴吧、学校论坛发帖求助是否有就读该专业的,尽可能去蹭课了解一下。
毕竟转专业还是要慎重一点,你要为你每一个选择负责的!
社团:宜精不宜多
对于社团的评价,不同人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觉得可以认识好多人玩得很开心,有人觉得浪费时间。对于大多数同学看来,“加入自己真正感兴趣并且有锻炼的组织,那就是一生的财富。” 大学里,社团活动和课程难免有撞车的时候,对此,也建议同学们,加入一到两个社团就好,避免社团活动过多,会占用时间。
“能否提高自己”是加入一个社团的衡量标准,要权衡利弊,以自己的各方面提升为判断依据,当你觉得在某个社团得不到自我综合能力的提升或者没有得到锻炼时,是时候放弃或离开。提前了解自己感兴趣的社团,不要凭一时脑热就进去了,认认真真加一个争取留任部长好过加一堆社团部门,这并没有值得炫耀的,就算一个都没加也是可以的。
什么样的大学才是不留遗憾的,永远都没有一个统一且固定的标准。只要你找到了一个热爱并且能够让你坚持做下去的事情,那就是对的。
人生的意义往往取决于自己,每个选择都会有不一样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