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美术考生必看!美术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西安画室动态
2021-6-09 18:50:54 文/王伟
美术,简单来说,是指以视觉艺术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艺术门类,它通过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塑造可感的艺术形象,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审美理想。美术教育则是通过美术作品的创作、欣赏、评述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创造能力、想象力和实践技能。
美术的基本概念包括:
1. 造型艺术:以形状、色彩、线条等视觉元素进行艺术创作,常见的造型艺术包括绘画、雕塑等。
2. 视觉艺术:凡是通过视觉器官可以感受的艺术都可以称为视觉艺术,包括平面设计、摄影等。
3. 空间艺术:强调在三维空间中创造艺术效果,如建筑、园林设计等。
4. 时间艺术:随着时间流动而展开的艺术,比如音乐、舞蹈等,虽然它们主要依靠听觉和视觉感受,但也包含时间这一维度。
5. 综合艺术:融合了多种艺术形式和元素的艺术,如戏剧、电影等。
美术的分类非常多样,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进行不同的划分:
- 按照艺术形态分:可以分为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
- 按照艺术功能分:可以分为实用艺术(如工业设计、室内设计等)、观赏艺术(如绘画、雕塑等)和表演艺术(如戏剧、音乐等)。
- 按照艺术风格分:可以分为古典艺术、现代艺术、当代艺术等。
- 按照创作方法分:可以分为具象艺术、抽象艺术、意象艺术等。
对于零基础的学习者来说,了解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是入门的第一步。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学习:
1. 欣赏和分析:通过欣赏经典和现代的美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学习分析艺术作品的方法。
2. 实践操作:通过绘画、手工等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逐步提高实践技能。
3. 理论学习:系统学习美术史、艺术理论等,为实践创作提供理论支撑。
4. 交流互动:参与美术社群,与他人交流创作经验,拓宽视野,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美术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培养专业的美术人才,更重要的是通过美术教育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也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