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院校】盘点中国最适合读书10个城市,双一流大学林立,优势专业是这些!

唐山学优堂文化课
2022-8-22 16:13:13 文/朱俊杰 图/何磊
据教育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共有3000多所高校,除了200多所成人高校,共有2759所普通高等学校, 含本科院校1270所、高职(专科)院校1489所 。
可以说发展至今,中国的教育已经愈发趋于完善,全国高校林立,吸引了无数学子前往求学。那么,哪个城市大学最多,哪个城市双一流高校最多呢?各校都有哪些王牌?各个城市都有哪些优势专业?今天就为大家盘点一下,国内最适合读书的10大城市,这10大城市的教学资源居全国前列,你最想去哪?
一、全国本科高校最多的10个城市
北京(67所)、武汉(46所)、西安(44所)、上海(40所)、广州(37所)、南京(34所)、天津(31所)、成都(29所)、杭州(28所)、哈尔滨、长春、南昌(27所)。
从表中可以看出,本科高校(包括一本、二本、三本)数量上,北京遥遥领先于全国其他城市,单成一个梯队。
第二梯队是武汉、西安和上海。其中武汉整体高校数量(包括专科)在全国城市中也较为突出,而西安和上海则是在淘汰掉专科高校后“杀”上来的,说明这两个城市本科教育实力相对较强。
第三梯队则是广州、南京、天津,都属于经济发展比较好的一线城市。
成都、杭州、南昌、长春、哈尔滨在第五梯队。令人意外的是,南昌的本科院校数量跻身前十。南昌共有54所普通高校,其中本科院校27所,占了一半,而本科院校里,超过一半都是民办高校。
不过,南昌本科院校数量虽然居前,但仅有1所双一流大学,整体高校实力与武汉、长沙、合肥等中部省会仍存在较大差距。
那么,147所双一流大学,都分布在哪些地方?
二、双一流大学最多的10个城市
今年初,第二轮双一流大学名单发布,共有147所高校入围,几乎每个省份都至少有1所高校在列。这些高校,基本都是我国最顶尖的高校。双一流大学的数量也相对更能体现一个城市的教育水平。
全国双一流高校最多的10个城市:
北京(34所)、上海(15所)、南京(13所)、广州(7所)、武汉(7所)、成都(7所)、西安(7所)、天津(5所)、长沙(4所)、哈尔滨(4所)。
可以看出,不同于本科高校数量,一流院校更多受城市的经济和历史的双影响,主要集聚于四大直辖市,以及其他主要省会城市,基本都是传统的大区中心。
其中北京就是典型,作为首都既有经济支撑,同时有历史原因支撑,不仅本科高校数量NO.1,985高校最多,双一流高校数量更是遥遥领先。其次就是上海和南京。
双一流高校数量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城市的教育实力,下面学科竞赛网就着重为大家介绍一下双一流高校数量前十的十个城市,也是最适合读书、求学的十个城市。23/24届考生不妨从中选一选,你最想去哪个城市,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
01 北京
中国的首都加行政中心,是全国教育事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聚集了全国数量最多的大学。高校共计有92所,其中“211”院校多达22所,更是有着清华,北大,中国人民大学,北师范,北理工等8所“985院校”,双一流高校数量居全国之最。而且有着亚洲第一大的图书馆,以及号称“中国硅谷”的中关村科技园,它是中国最大的科学技术研究基地。
北京优势专业:航空、经济、计算机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在很多行业上都走在我国同等行业的前列,尤其是教育业,历史悠久、学术界精英、专家、教授比比皆是。
航空
航空航空类专业高校在北京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我国多家航空公司基本都在北京设有分公司和办事处,在人员招聘上这些公司大都会选择在北京“就地取材”或在北京面向全国招聘员工。
经济
国民经济的决策层在北京,因而北京汇聚了众多经济学界的精英。在这领域有突出优势的院校,有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央财经大学等。
计算机
中关村是北京科技、智力、人才及信息资源最高端的区域,临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科院校39所,有中国科学院为代表的各级各类的科研机构几百余家。因此其在多媒体和软件工程方面优势明显。
02 上海
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有着一个响亮的称号“魔都”,灯红酒绿,繁华仿佛就是它的代名词。上海有着62所高校,本科院校有38所,其中“211”院校高达10所,更是有着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大等4所985院校,教育实力同样超强。
上海优势专业:交通运输、对外贸易
交通运输
上海港是我国内地最大的港口之一,位于长江入海口,濒临黄海、东海,天然的地理优势是上海成为重要的港口商贸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拥有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力学实验中心、土木与建筑实验中心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中心等科研和人才培养基地。其中交通运输专业是研究交通运输(国际航运)规划与管理的学科。
对外贸易
培养适应性强、综合素质好,具有从事国际航运规划与管理、物流管理、国际船务、货运代理、船舶贸易与经营、海事纠纷审理等方面工作的能力,能开展与国际航运及物流管理有关的经济、技术和法律等领域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03 南京
南京不仅是中国经济强省的省会,它还是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都,优质教育资源首屈一指。共有着66所高校,其中有着8所“211”,仅次于北京上海,以及南京大学,东南大学2所985院校,有着“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之称。
南京优势专业:天文学
知南京者,必知南京的紫金山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的建成标志着我国现代天文学研究的开始。中国现代天文学的许多分支学科和天文台站大多从这里诞生、组建和拓展。由于南京在中国天文事业建立与发展中做出的特殊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南京大学天文系设有天文学本科专业,每年招生约40名,是国家天文学基础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04 西安
作为千年古都,西安可以说是西部教育的“老大哥”,有着75所高等教育学校,其中211大学8所,以及西安交大,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3所985院校。它是中国高校密度和受高等教育人数最多的城市,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
西安优势专业:通信
一提到西安,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兵马俑。其实西安还有电子工业等新时代产业。在西安中西部地区,零散分布着一些军工企业,甚至还有航天发射基地。这使得西安的电子和通信领域发展迅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拥有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这几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0世纪60年代在陈太一教授的领导下,培养出神舟5号飞船副总设计师杨宏在内的一大批人才,在国内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05 成都
成都市是四川省省会,也是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不仅有着优秀的教育资源,同时城市环境在全国也排名前列,是很多人一去就想定居的地方。拥有2所985高校,4所211高校。
成都优势专业:水利水电科学与工程
蜀地多山,山高水急,蕴藏了大量的水能。长江作为我国第一大河流,其开发利用很受大家关注,其中三峡工程举世瞩目。
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始于1944年,“水力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岩土工程”为重点学科;“水利水电科学与工程”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设岗学科。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流动站,也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之一。多数科研成果已应用于三峡、二滩、小湾、溪洛渡等大型工程设计,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06 武汉
中部中心城市,铁道交通枢纽城市,也是中国四大科教中心城市之一。武汉有着84所高校,本科院校占了49所,其中有着7所“211”大学,更是有着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2所“985”院校,武汉大学是全世界在校大学生人数最多的院校。
武汉优势专业:光电子信息、车辆工程、生物医药
武汉是一座把工业基因深藏在血液里的城市。总体来看,工业和制造业是武汉的传统优势产业,在拉动经济发展和带动就业人口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武汉的三大支柱产业分别为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这三大产业在2018年的总营业收入突破了5000亿元。此外,商贸、建筑、软件服务和物流等也是行业增加值较突出的行业
07 广州
作为南方的经济中心,广州的高校资源也同样丰富,共有着83所高校,本科院校占了35所,其中有着4所“211”以及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两所“985”,是华南地区的科教中心。
广州优势专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电信
金融业
广州是全国三大金融中心之一,金融市场活跃,是华南地区融资能力最强的中心城市,也是全国外资银行第二批放开准入的城市。金融机构发展迅速、门类齐全;金融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外资金融机构逐渐增多;金融业务规模日益扩大,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资金容量不断扩大,种类增多。
房地产业
广州房地产业(包括住宅、商厦和写字楼等)的综合发展在全国名列前茅。
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快速而稳定地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的资金来源比较充足,市场化程度较高;多年来市政府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持续高强度投入,各种居住生活配套设施日趋完善,使广州房地产业发展结构更趋合理。
电信
广州是华南地区信息中心,拥有比较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是我国长途电信业务出口之一,也是全国互联网核心节点和国际出口之一,更是国家互联网交换中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