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钟热度的习惯怎么改?定好的计划怎么坚持下去?

深圳新东方优能1对1
2022-8-22 16:11:16 文/石磊
三分钟热度
“我要开始努力学习了!”
——三天后
“这个游戏真好玩哈哈哈哈”
“我要坚持跑完1 km”
——300米后
“我好像快不行了,要不先跑800m吧”
——400米后
“不行了不行了,跑到500m就停!”
“妈!我想学钢琴,会弹钢琴好厉害啊”
——三节课后
“学钢琴太枯燥了,不想学了”
“三分钟热度”,这个词出现在大部分人身上。
自律的人其实不是大多数,很多人都会在勉强自律的同时,时不时的放纵自己。
于是,也出现了一些声音,给不能自律的自己 一点儿体面的解释:
“三分钟热度就有三分钟收获,
样样都了解也挺好,
至少我做过了。”
这股声音像是有魔力,它默默鼓励你继续保持“三分钟热度”
话有道理,但 道理不多。
想真正有所收获,有真正受用的能力,有理想的性格和心性。
终究要靠坚持。
三分钟热度怎么改变?
一个计划怎么坚持下去?
拖延症怎么解决?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你要认识到:
坚持不下来一件事的主要原因,是期望过高。
举两个例子:
如果你要准备开始跑步,教练告诉你“你今天要跑40km。去跑吧。”
你可能当场瘫在那直接摆烂了。
如果你去学钢琴,脑子里一直想着“《梦中的婚礼》真好听,我要弹这个!”
那你可能在前期的学习极其煎熬,那些简单的音符会不断消磨你的热情。
但如果你这样做:
开始跑步时,你的目标是“我要做到能坚持跑1km不停!”
你的第一天计划是:先坚持跑400m,跑完以后走2分钟缓缓。
你会很容易迈出第一步跑起来。因为,“这很容易完成”!
你在学钢琴时,第一个目标是“我要先学会弹《小星星》”
你的第一天计划是:学会do re mi,学会弹琴的坐姿和手势。
你第一天会学得很开心,甚至有“获得新知的成就感”
只要你给自己的目标足够小,小到你很容易就可以完成,那你一般都可以长时间的坚持下去,且不容易因为怕难 而拖延。
在学习上,因为考出高分的对手很多。我们很容易给自己规划出很高的目标。
“我下学期要考到年级前20!”
“我下学期要把数学分数提高50分!”
用目标与口号,展示出自己的宏图壮志,
在学期一开始,投入200%的精力埋头学习,然后再在一两次成绩中发现提升很小,甚至没什么提升,而备受打击,开始怀疑自己,直到放弃。
这是不少学生的常态,也是未成年人理想满怀时所热衷去做的事。
但如果你给自己的计划,很容易完成时:
1、现在离开学还有一段时间,明天,我要给自己的新学期列一个总目标清单!
2、第二天,我要把这个总目标,区分到各个科目上,划分出每一科我要提高多少。
3、第三天,我看看我要提高的科目,想提高分别得在哪些单元、章节或知识点上去下手研学。
4、第四天,我开学后第一个月,每天课后要多学1.5小时(如果不易完成,甚至也可以改成只多学半小时),用来学哪些科目与内容?我列个表计划一下。
5、第五天,我第二个月要每天多学2小时,到时候我再学哪些科目和内容?
6、第六天,我期中考试打算总体提高35分,难吗?能做到吗?我看看我前几天给自己列的计划,能不能完成这个目标,需不需要改改。
就这样,假期里的6天,每天自己的目标都很容易完成,
但6天一过,你已经获得了一个非常具有可行性的学习计划。
待真正开学了,第一周做什么?你很清晰,也很明白 自己一定能坚持下去。
——因为,这些目标很容易完成!
这对于养成习惯,是一个很好的入门方式
解决“三分钟热度”和“拖延症”的方法,其实和很多家长们工作中提到的“目标拆解”是很相似的。但代表朝气和热情的青少年,往往不易做得这么细致。
这不怪他们,这是这个年龄段的特点。但作为家长,可以协助他们完成这一步。
在沟通引导的过程中也得切记:
1、也控制住自己作为家长给孩子的期待,别打击他定的任何小目标;
2、目标要自己定的才有用,别人帮着说出来的没有意义;
3、如果目标过高,要提醒拆小,拆散。
教育教学、习惯养成、观念改变等,永远不是一蹴而就。
祝我们都有个自律且坚毅的性格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