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常见错误

高考常见错误

高考常见错误

(一)缩小概念的范围

(2018·全国Ⅲ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陵寝是帝王死后安葬的陵墓,陵墓建成后,还需设置守陵奉祀的官员以及禁卫。

B.“株”,本义树根,根与根间紧密相连,因而“株连”又指一人有罪而牵连他人。

C.前尹在文中指开封府前任府尹;“尹”为官名,如令尹、京兆尹,是知府的简称。

D.御名指皇帝名讳,古代与皇帝有关的事物前常加“御”字,如御玺指皇帝印信。

【解析】

尹,古代官名通称,如京兆尹、河南尹、州尹、县尹等。知府,明清两代府一级的行政长官。“尹”和“知府”不是同一概念。

高考常见错误

(二)扩大概念的范围

(2018·全国Ⅱ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豪右,指旧时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代以右为尊,所以习惯上称为“豪右”。

B.顿首,即以头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际礼仪;又常常用于书信、表奏中作为敬词。

C.茂才,即秀才,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称茂才,后世有时也沿用此名。

D.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

【解析】

“京”“京师”均可指国都,如《张衡传》:“因入京师。”“师”可指“军队”,如《曹刿论战》中“齐师伐我”;也可指老师,如《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但无“国都”一意。

(三)强加概念性质

(2017·全国Ⅰ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B.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

C.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D.私禄中的“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这里强调未用东乡君家钱财营葬。

【解析】

B项,“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理解错误。姻亲与血亲不同,不是血亲的一部分。

(四)内容张冠李戴

(2019新课标卷Ⅱ,T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

A. 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在位期间任用贤臣,使国力趋强,称霸西戎。

B. 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

C. 变法是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作出重大变革,商鞅变法为秦国富强奠定了基础。

D. 黥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在刑罚之中较轻。

【解析】

“汤武”指的是商汤与周武王的并称。

(五)解释以今推古

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胡床,亦称“交床”、“绳床”,是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睡具。古代诗文中的“床”多指“胡床”,如《孔雀东南飞》中“捶床便大怒”。

B.“黜陟”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其中“黜”指对官吏的降职或罢免。“陟”指对官员的晋升或进用。

C.翰林是我国古代文官,常为皇帝起草文书,参与修编国史等,并备皇帝咨询。这一职位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唐朝。

D.“黄老”,指黄帝和老子,道家以黄、老为始祖,故称道家为黄老。黄老之术始于战国,盛于西汉,至东汉末年逐渐演变为自然长生之道。

【解析】

“床”在古代是一种卧具或者坐具,在这里“胡床”指的是坐具。

附: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古代文化常识练习(一)

1.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的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

B.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晋侯、秦伯围郑”中的“侯”“伯”均是爵位。

C.“是寡人之过也”中的“寡人”即“寡德之人”,是君主的谦称;“敢以烦执事”中的“执事”是指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中的“舍人”是指宦官。

D.“乃请荆卿曰”中的“卿”是古代对人的敬称,而“我自不驱卿”中的“卿”是妻子对丈夫的爱称。

2.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其中变徵之声声调悲凉,羽声声调激愤。

B.在我国古代,“关中”多指函谷关以西,“山东”多指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而“河北、河南”多指黄河以北、黄河以南,“江表”是指长江以北地区,“江左”是指江东,“淮左”是指宋时的淮南东路。

C.“尊”“卮”均是酒器,“斗卮”是大酒杯,“觚”也是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爵”是古代饮酒器的总称,“觥筹交错”的“觥”则是一种盛酒、饮酒兼用的器具,而“不胜杯杓”的“杓”则是一种饮水的器具。

D.“玦”是环形、有缺口的佩玉;“鼎”“镬”均是古代的刑具;“甑”是蒸饭的用具,“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中的“俎”是砧板;“槌床便大怒”中的“床”是古代的坐具。

3.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诗》,汉代被尊为经典,始称《诗经》。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其中“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是宗庙祭祀乐歌,“颂”是宫廷乐歌。

B.“总角之宴”中的“总角”是指少年时代,“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黄发垂髫”是指老人和儿童,“纵豆蔻词工”中“豆蔻”亦指“豆蔻年华”,是指女孩子十三四岁;“等终军之弱冠”中的“弱冠”表示男子20岁成年;“及笄”是指女孩子15岁成年;“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中的“束发”是指男孩子15岁左右。

C.《楚辞》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西汉刘向辑。这些作品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

D.“朕”本是第一人称代词,自秦始皇起专用作皇帝的自称;“先大母婢也”中的“先”是对死去的人的尊称;“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的“从弟”是指一直跟随他的弟弟;“籍独不愧于心乎”中的“籍”是项羽自称;“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中的“令”是对人的敬称,如“令尊”“令堂”等;“尽西风,季鹰归未”中的“季鹰”是晋人张瀚的字,古人称字是尊称。

4.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中的“结发”是指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黄泉”是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迷信中指阴间,“上穷碧落下黄泉”中的“碧落”是指道家所说的天界。

B.“伏惟”是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中的“趋庭”是指快步走过庭院,表示对长辈的恭敬。

C.“初七及下九”中的“初七”是指农历七月七日,即七夕,也称乞巧节,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乞巧;“下九”是指农历每月十九,在汉代,这一天是妇女欢聚的日子;“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中的“淳熙”“丙申”都是年号,“至日”是指冬至日。

D.“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中的“黄昏”是指十二时辰中的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人定”是指十二时辰的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时至23时;“鸡鸣外欲曙”中的“鸡鸣”是指十二时辰的丑时,相当于现在的1时至3时。

5.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項是( )

A.“青青子矜”中的“子”是对对方的尊称,“矜”是古代的衣领,“青矜”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B.“祭酒”是古代的官职,指首席、主管,陶渊明就曾做过江州祭酒;王右军是指王羲之,因为他曾做过右军将军;“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中的“丞”是古代辅助的官吏,一般为主官的副职,“主簿”是古代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司马”是州刺史的副职,唐时实为有职无权的闲职了,白居易就曾被贬为江州司马。

C.“山阴”是现在的浙江绍兴,“夏口”是现在的湖北武昌,“锦城”即锦官城,是指现在四川的成都,“夔州”是现在的重庆奉节,“钱塘”“临安”都是现在的浙江杭州,“建康”“金陵”“石头城”都是现在江苏的南京。

D.“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中,“禊”是古代的一种祭礼,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禊事”是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山上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

6.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浮图(或浮屠)”是指和尚,“单于”是匈奴的最高首领,“阏氏”是匈奴单于配偶的称号,如同王后,“独有女弟二人”中的“女弟”是指妻子的弟弟;“行李之往来”中的“行李”是指出使的人;“府君得闻之”中的“府君”是汉代对太守的称呼;“周郎赤壁”“刘郎才气”中的“郎”都是古代对年轻男子的美称。

B.“华山之阳”是指华山的南面,“汉阳”是指汉水之北,“衡阳”是指衡山之南,“江阴”是指长江之南,“洛阳”是指洛水之北。

C.“庐陵萧君圭君玉”中的“庐陵”是籍贯,“萧”是姓,“君圭”是名,“君玉”是字;“余弟安国平父”中的“安国”是名,“平父”是字。

D.“临川王某记”中的“王某”是指作者王安石,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在“某”上冠姓,以后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

7.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敕造”意为奉皇帝之命建造。“敕”本来是通用于长官对下属、长辈对晚辈的用语,南北朝以后作为皇帝发布命令的专称。

B.“万几宸翰之宝”中的“宸翰”是指皇帝的笔迹。“宸”即北宸,就是北极星,代指皇帝;“翰”是指墨迹、书法。

C.“堂前黼黻焕烟霞”中的“黼黻”是古代官僚贵族礼服上绣的花纹;“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中的“漏”是古代计时器;“瑞脑销金兽”中的“瑞脑”是一种香料,“金兽”是一种兽形的铜香炉。

D.“四书”,宋代理学家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書”;“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五部儒家经典;“前四史”是指《史记》《汉书》《后汉书》《晋书》;《康熙字典》是清代康熙年间由张玉书、陈廷敬等奉皇帝命令编纂的一部大型工具书,它是中国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汉字辞书。

答案

1.B(A项有两处错误,第一处《左传》不是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应该是孔子的《春秋》,《左传》是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第二处应该是东周二百五十四年的历史,而不是二百四五十年。C选项最迷惑人,最后那个舍人不结合文章很容易理解为宦官,但它的意思是食客或者门客。因为这句话出自完璧归赵,是介绍蔺相如出身的,显然他是宦官缪贤的门客而不是宦官。D选项最容易排除,古代夫妻之间的爱称是丈夫是“君”,妻子才是“卿”,所以选项说错了。)

2.A(B项,“江表”是指长江以南地区。C项,杯杓:泛指酒器。D项,“鼎”“镬”均是古代烹饪器。)

3.B(A项,“雅”是宫廷乐歌;“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C项,《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D项,古人以共曾祖父而不共父亲又年幼于己者的同辈男性为从弟,即堂弟。)

4.C(“淳熙”是南宋皇帝年号,“丙申”是丙申年,这是帝王年号和干支兼用的纪年法。)

5.D(禊事,是指三月上巳临水洗濯、祓除不祥的祭祀活动。)

6.A(“女弟”指自己的妹妹。)

7.D(“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书,即为前四史四本书。包括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范晔的《后汉书》以及西晋陈寿的《三国志》。)

高考常见错误

应考锦囊

01

总结命题特点,探究命题走势

1.命题方式——基本稳定。

(1)命题立意: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中文化意义的能力。

(2)题型:客观题。

(3)考查形式:从阅读材料中选取四个能够体现古代文化的词语,结合上下文文意,对其相关内容进行解释,反映其中蕴含的文化意义,然后要求考生选择出不正确的一项。

(4)赋分:3分。

2.测点分布——因料聚焦。

古代文化常识点,其基本分布情况如下:

(1)时间,如上元等。

(2)服饰,如解褐等。

(3)地理区域和行政区划,如契丹、两京、京师、三晋等。

(4)流派、文体和典籍,如诸子百家、方士、四六之制、《春秋》《三坟》《五典》等。

(5)法令制度,如(商鞅)变法、收考、株连、黥等。

(6)科举,如殿试、登进士第、状元、茂才、保任、主司等。

(7)礼仪,如南面、诣阙、赴阙、顿首、母忧、礼乐等。

(8)称谓,如字、以字行、谥号、庙号、御名、车驾、陛下、辇下、殿下、姻亲、豪右等。

(9)帝王、帝制宫室,如殷纣、汤武、周公、武王、缪公(秦穆公)、践祚、诏令、建储、立嗣、逊位、嗣位、东宫、太子、居摄、近侍、禁中、中宫、陵寝等。

(10)官署、官职及职事,如吏部、礼部、兵部、有司、教坊司、首相、当轴、前尹、令尹、太守、司农、就国、下车、追比、私禄、致仕、移疾、告老等。

全国卷文言文阅读文本均取自《二十四史》,而其均为纪传体史书。基于语料的这一特点,皇权更迭、宫室风云便成为传主的时代背景,求学之路、为官之途便成为传主的行事轨迹,衣食住行、人际交往便成为传主的常态生活。

为此,测点呈现上述梯形分布格局是必然趋势,它可以为我们确立备考复习的侧重点提供有益的参考。

02

优化备考策略,提升复习效能

古代文化常识的复习备考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为切实提高效能,可实施如下四条策略:

1.搜集——依纲扣本。

高考考查的76个古代文化常识点基本都出自教材,如“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即可从课文《伶官传序》中的“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一句及其注释找到解答的依据。为此,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搜集必须依纲扣本,分门别类地加以摘录。

2.整理——串点成线。

对平时积累起来的零散的古代文化常识进行梳理整合,串点成线,整理出一套序列化的备考资料。如科举四级考试线:“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其要素有主试人、通过所获资格、第一名称谓等;中央行政机构“六部”线:“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其要素有掌管职事、长官称谓等。

3.识记——化整为零。

在高一、高二阶段我们都是采用分散识记的方法,利用早读和碎片时间对搜集起来的古代文化常识“即学即记”;那么在高三阶段我们就要采用集中识记的方法,将整理出的备考资料切分成一个个条块,然后有计划地对每个条块集中强化识记,做到“日日清”“条条清”“块块清”。

考题连线

(1)南面,指担任大臣,因为古代坐北朝南为尊位,大臣朝见天子时立于南面。

(2)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做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

借鉴:

例(1)中,“南面”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方位名词,意为“南边”;但在古代汉语中却是一个动词,意为“面朝南”,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理政时皆面朝南而坐,因此称居帝王之位或其他尊位为南面。

例(2)中,“关进监狱,然后再做考察”明显不合常理,其实这里的“考”不是现代汉语的“考察”之意,而是一个通假字,通“拷”,是拷打的意思。两例均犯了以今释古的错误。

(1)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

(2)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廷举行,由丞相主持。

借鉴:

例(1)中的“武”不是指古代军事家孙武,而是指古代明君周武王,古人常常将商汤与周武王这两位明君并称。

例(2)中,殿试又称御试、廷试,即指皇帝亲自出题考试,因此主持人应当是皇帝,而不是丞相。两例均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

(1)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2)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3)前尹,在文中指开封府前任府尹;“尹”为官名,如令尹、京兆尹,是知府的简称。

借鉴:

例(1)中,“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是不准确的,在太子必须经过正式册立“被确定”成为“继承君位的人”这一条件下,是不可能再用“太子”这一特定称呼来指太子之外的“其他儿子”的。

例(2)中,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嫡长子继承制,长子继承制不准确。

例(3)中,说“尹”是知府的简称是错误的,因为“尹”这一职位是指少数特殊行政区划的首长,而知府的使用面却要宽泛得多,“尹”不可能是知府的简称。三个例子均犯了特指泛用的错误。

(1)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2)有司,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3)禁中,又称禁内,指皇室宗族所居之处,因所居宫室严禁随便进出得名。

借鉴:

例(1)中,“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请求退职,这话是对的;但称病的原因有很多种,只说是因受到权臣诋毁不准确。

例(1)犯了增加概念内容的错误。

例(2)中,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是不准确的,因为决策中枢就不能称为“有司”。

例(3)中,“指皇室宗族所居之处”错误,应是“封建帝王所居的宫苑”。

例(2)和例(3)犯了扩大概念范围的错误。

(1)践祚,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

(2)近侍,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

(3)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

(4)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借鉴:

例(1)中,“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与“践祚”无关,是凭主观揣度添加的解说内容。

例(2)中,“职位很高”的说法是不准确的。这些近侍有些时候虽然对帝王影响大,甚至有不小的实权,但历代政权为了防止他们胡作非为,都要限制他们的职位,否则将会影响政权的稳定。

例(3)中,“京”字单用可以称国都,但“师”字单用,是不可以称国都的。

例(4)中,诸子百家中道、法、农三家固然有比较大的影响,但说是最为深远也言过其实,尤其是漏掉儒、墨二家更是不准确的。

例(2)、例(3)和例(4)中的相关判断都没有尊重客观实情,而是凭主观揣度作出的一种判断。

(1)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2)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

(3)三晋,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的韩、赵、燕三国,史上又称“三晋”。

(4)太守,是郡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主要掌管民政、司法、军事、科举等事务。

借鉴:

例(1)中,土地、户籍等职事属于户部,与礼部无涉。

例(2)中,“姻亲”是由于婚姻结成的亲戚关系,例如嫂嫂、舅母,它与血亲不同,血亲必须具有血缘关系,例如哥哥、姑姑。姻亲与血亲之间不是隶属关系,而是并列关系。

例(3)中,“燕”不属于“三晋”,“三晋”除韩、赵两国之外,另一国为“魏”。

例(4)中,太守不负责掌管军事和科举,太守的职责是“治民、进贤、决讼、检奸,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

高考常见错误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Word文档

带你看艺考
艺考信息时光机

关于印发2024年《青海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青海省教育考试网,关于印发2024年《青海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4年青海艺术类统考信息
青海民族工艺美术统考信息2024年青海艺术类统考信息2023/3/31

陕西省招生委员会关于印发《陕西省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2024年)

陕西统考信息,陕西省招生委员会关于印发《陕西省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2024年)
2024年陕西统考信息
陕西美术统考信息2024年陕西统考信息2023/3/31

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2024年改革政策解读50问

四川统考信息,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2024年改革政策解读50问
2024年四川统考信息
四川美术统考信息2024年四川统考信息2023/3/31

关于印发《四川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 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2024年起)

关于印发《四川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 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四川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 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2024年起)
关于印发《四川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 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四川美术统考信息关于印发《四川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 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2023/3/31

温馨提醒!事关2023年度浙江警察学院“三位一体”综合测试!

温馨提醒!事关2023年度浙江警察学院“三位一体”综合测试!
浙江警察学院招生办
综合评价浙江警察学院招生办2023/3/3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关于2023年考生“三位一体”报名流程的重要提醒

电子科技大学综合评价,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关于2023年考生“三位一体”报名流程的重要提醒
电子科技大学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电子科技大学综合评价2023/3/31

浙江工业大学2023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书面评审结果查询和报名缴费须知

2023年浙江工业大学综合评价,浙江工业大学2023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书面评审结果查询和报名缴费须知
2023年浙江工业大学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2023年浙江工业大学综合评价2023/3/31

浙江中医药大学2023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B招生类考生名单公示

2023年浙江中医药大学综合评价,浙江中医药大学2023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B招生类考生名单公示
2023年浙江中医药大学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2023年浙江中医药大学综合评价2023/3/31

致报考浙江万里学院2023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考生的一封信

2023年浙江万里学院综合评价,致报考浙江万里学院2023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考生的一封信
2023年浙江万里学院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2023年浙江万里学院综合评价2023/3/31

浙江财经大学2023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材料评审结果公示及缴费须知

2023年浙江财经大学综合评价,浙江财经大学2023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材料评审结果公示及缴费须知
2023年浙江财经大学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2023年浙江财经大学综合评价2023/3/31

浙江中医药大学2023年三位一体申请材料评审结果公示

2023年浙江中医药大学综合评价,浙江中医药大学2023年三位一体申请材料评审结果公示
2023年浙江中医药大学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2023年浙江中医药大学综合评价2023/3/31

浙江中医药大学2023年三位一体网上缴费须知

2023年浙江中医药大学综合评价,浙江中医药大学2023年三位一体网上缴费须知
2023年浙江中医药大学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2023年浙江中医药大学综合评价2023/3/31

浙江农林大学2023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书面评审结果公示

2023年浙江农林大学综合评价,浙江农林大学2023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书面评审结果公示
2023年浙江农林大学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2023年浙江农林大学综合评价2023/3/31

温州大学2023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初审结果公布

2023年温州大学综合评价,温州大学2023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初审结果公布!
2023年温州大学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2023年温州大学综合评价2023/3/31

2023年浙江万里学院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初审通过名单公示

2023年浙江万里学院综合评价,2023年浙江万里学院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初审通过名单公示
2023年浙江万里学院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2023年浙江万里学院综合评价2023/3/31

宁波诺丁汉大学2023年浙江省三位一体报名即将截止

2023年宁波诺丁汉大学综合评价,宁波诺丁汉大学2023年浙江省三位一体报名即将截止,请自查报名材料是否符合要求
2023年宁波诺丁汉大学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2023年宁波诺丁汉大学综合评价2023/3/31

温州肯恩大学2023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材料评审结果公布

2023年温州肯恩大学综合评价,温州肯恩大学2023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材料评审结果公布
2023年温州肯恩大学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2023年温州肯恩大学综合评价2023/3/31

温州大学2023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缴费指南

2023年温州大学综合评价,温州大学2023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缴费指南
2023年温州大学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2023年温州大学综合评价2023/3/31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2023年校考须知-现场考试

2023年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艺术类招生简章,上海视觉艺术学院2023年校考(现场考试)须知
2023年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艺术类招生简章
艺术类招生简章2023年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艺术类招生简章2023/3/31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2023年广播电视编导、摄影专业校考三试须知及操作手册

2023年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艺术类招生简章,上海视觉艺术学院2023年广播电视编导、摄影专业校考(三试)须知及操作手册
2023年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艺术类招生简章
艺术类招生简章2023年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艺术类招生简章2023/3/31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

艺考热搜

艺考数据
艺考资源站

  • 艺考分数线
  • 艺考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