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诗词

高中诗词

高中诗词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 ·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词句注释】

1.卜算子,词牌名,北宋时盛行此曲。万树《词律》以为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双调,四十四字,上下阕各两仄韵。

2.定慧院:一作“定惠院”,一作“定惠寺”。在今湖北省黄冈县东南。苏轼初贬黄州,寓居于此。

3.漏:指更漏而言,古人计时用的漏壶。这里“漏断”即指深夜。

4.幽人:幽居的人,形容孤雁。幽,《易履卦》:“幽人贞吉”,其义为幽囚。引申为幽静、优雅。

5.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6.省(xǐng):理解,明白。“无人省“,犹言”无人识“。

7. 拣尽寒枝不肯栖:《左传哀公十一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杜甫《中宵》:“择木知幽鸟。” 此句亦有良禽择木而栖的意思。

8.沙洲:江河中由泥沙淤积而成的陆地。

【白话译文】

弯弯月亮挂在梧桐树梢,漏尽夜深人声已静。有时见到幽居人独自往来,仿佛那缥缈的孤雁身影。

突然惊起又回过头来,心有怨恨却无人知情。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栖息,甘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

【创作背景】

据史料记载,此词为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十二月或元丰六年(1083年)初作于黄州,定慧院在今天的湖北黄冈县东南,又作定惠院,苏轼另有《游定惠院记》一文。由上可知这首词是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苏轼因所谓的“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轼自元丰三年(1080年)二月至黄州,至元丰七年(1084年)六月移汝州,在黄州贬所居住四年多。

高中诗词

高中诗词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一生仕途坎坷。

嘉祐二年(1057),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高中诗词

【备考试题梳理】

1.词的上阕通过描绘缺月、(疏桐)、(孤鸿)等景物,渲染了(凄清孤寂)的氛围。

2.从内容上看,上片用(缺月疏桐)(漏断人静)来烘托“孤鸿”的孤独形象,下片用它(不肯随意栖息)的行为来表现它的卓尔不群。

3.这首词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答:特点是寒落疏冷。作用是烘托了词人冷落孤独的心境。

4.词的上片通过对哪些事物的描写来营造氛围的,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答:上片主要通过对月、桐、人声、鸿等事物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

5.上片开头两句写夜深人静。其中的“缺”“疏”“断”几个字极写了作者怎样的心境?第三句中的“幽人”是指谁?

答:表达了作者幽独凄清的心境;“幽人”是指作者自己。

6.简要赏析“缥缈孤鸿影”的意境。

答:孤鸿若有若无,也许就是词人心灵的投影,与词人合二为一。写鸿“惊起”“有恨”“不肯栖”,表现了作者心境的孤独和志趣的高洁。

7.有人评价这首词“物我交融,含蕴深广”,请结合“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一句作简要赏析。

答: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一句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在寒枝间飞来飞去,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度过这样寒冷的夜晚。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8.“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两句,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隐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个性?

答:以“鸿”喻人。借孤鸿不肯栖树而选择沙洲湿地,喻自己宁愿在贬谪中饮恨孤寂,也不肯趋附权势的刚直、倔强。

9.下片“拣尽寒枝不肯栖”采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表面上写的是什么?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采用的是拟人、虚实结合(或类比)的修辞方法;表面上写的是孤鸿不愿选择高枝栖息,宁愿忍受寂寞和寒冷;作者用孤鸿自比,表现了自己遭到贬官后内心的孤苦和清高。

10.前人认为“恨”字是全词关键。词中“恨”的内容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恨的内容:小人当道,才美不得重用,无人理解的忧愤。封建社会文字狱对人才的摧残同意。上片描写缺月、疏桐、漏断、人静、幽人、孤鸿等特定景物,正是由“恨”而生,由于含恨,所以必然产生“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徘徊心境。

11.你认为本词最大的写作特色是什么?

答:这首词运用了比兴、象征等艺术手法,以孤鸿为喻,托物言志。把孤鸿失群与幽人失志联系起来,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这正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无所依托而又无可哀告的寂寞与伤感的心情与处境的真实写照。

12.昔人张惠言在《词选序》中说,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请分别简析“缺月”与“孤鸿”在表达这种感情方面的作用。

答:(1)缺月:有望月无眠的意象,有月而缺,也有孤独伤感之义,借此侧面烘托了思想感情。(2)孤鸿:是托物言志,借孤鸿写自己。“惊起”写其惊恐不安,“有恨无人省”写幽怨无法说出的愁闷,不栖寒枝写无处安身的慌乱。总之诗人借孤鸿把自己当时不便也不好直言的心境形象贴切地表达出来。实际上是反映在政治上失意的孤独和寂寞。

13.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词人用象征手法,通过写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心情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人生追求。

14.请说说本词反映了苏轼怎样的心绪和人生态度。

答:本词反映了词人苏轼抑郁寂寞、孤独痛苦的心绪;同时也反映了词人孤高自赏、不愿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

15.简要分析“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两句的意蕴。

答:这两句词表面写“孤鸿”:被惊醒的“孤鸿”,在寒枝间飞来飞去,也不肯栖息,最后停落在寒冷的沙洲,孤独寂寞。苏轼以“孤鸿”自喻,是说自己宁愿孤独自处也不愿屈从依附,寄托了他清高自许(清高自傲)、不愿随波逐流(不肯依附)的情怀。

16.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B)

A. 残月疏桐、夜深人静,开篇营造了凄清的气氛,为“幽人”的出现作了铺垫。

B. “谁见”两句以反问作了否定:“幽人”的徘徊和“孤鸿”的飘飞,无人可见。

C. “幽人”与“孤鸿”,其类虽异,其心则同:满腹幽恨,无人理解。

D. 这首词上阕言“幽人”,下阙言“孤鸿”,说鸿即是说人,语带双关,极为高妙。

解析:本题中B项错误,“谁见幽人独往来”,意思是“谁见到幽居人独自往来”,“谁见”两句不是反问,而是设问自答,言“鸿”见“人”:“缥缈的孤鸿”见“幽人独往来”。

高中诗词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Word文档

带你看艺考
艺考信息时光机

关于印发2024年《青海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青海省教育考试网,关于印发2024年《青海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4年青海艺术类统考信息
青海民族工艺美术统考信息2024年青海艺术类统考信息2023/3/31

陕西省招生委员会关于印发《陕西省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2024年)

陕西统考信息,陕西省招生委员会关于印发《陕西省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2024年)
2024年陕西统考信息
陕西美术统考信息2024年陕西统考信息2023/3/31

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2024年改革政策解读50问

四川统考信息,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2024年改革政策解读50问
2024年四川统考信息
四川美术统考信息2024年四川统考信息2023/3/31

关于印发《四川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 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2024年起)

关于印发《四川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 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四川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 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2024年起)
关于印发《四川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 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四川美术统考信息关于印发《四川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 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2023/3/31

温馨提醒!事关2023年度浙江警察学院“三位一体”综合测试!

温馨提醒!事关2023年度浙江警察学院“三位一体”综合测试!
浙江警察学院招生办
综合评价浙江警察学院招生办2023/3/3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关于2023年考生“三位一体”报名流程的重要提醒

电子科技大学综合评价,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关于2023年考生“三位一体”报名流程的重要提醒
电子科技大学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电子科技大学综合评价2023/3/31

浙江工业大学2023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书面评审结果查询和报名缴费须知

2023年浙江工业大学综合评价,浙江工业大学2023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书面评审结果查询和报名缴费须知
2023年浙江工业大学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2023年浙江工业大学综合评价2023/3/31

浙江中医药大学2023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B招生类考生名单公示

2023年浙江中医药大学综合评价,浙江中医药大学2023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B招生类考生名单公示
2023年浙江中医药大学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2023年浙江中医药大学综合评价2023/3/31

致报考浙江万里学院2023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考生的一封信

2023年浙江万里学院综合评价,致报考浙江万里学院2023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考生的一封信
2023年浙江万里学院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2023年浙江万里学院综合评价2023/3/31

浙江财经大学2023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材料评审结果公示及缴费须知

2023年浙江财经大学综合评价,浙江财经大学2023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材料评审结果公示及缴费须知
2023年浙江财经大学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2023年浙江财经大学综合评价2023/3/31

浙江中医药大学2023年三位一体申请材料评审结果公示

2023年浙江中医药大学综合评价,浙江中医药大学2023年三位一体申请材料评审结果公示
2023年浙江中医药大学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2023年浙江中医药大学综合评价2023/3/31

浙江中医药大学2023年三位一体网上缴费须知

2023年浙江中医药大学综合评价,浙江中医药大学2023年三位一体网上缴费须知
2023年浙江中医药大学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2023年浙江中医药大学综合评价2023/3/31

浙江农林大学2023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书面评审结果公示

2023年浙江农林大学综合评价,浙江农林大学2023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书面评审结果公示
2023年浙江农林大学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2023年浙江农林大学综合评价2023/3/31

温州大学2023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初审结果公布

2023年温州大学综合评价,温州大学2023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初审结果公布!
2023年温州大学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2023年温州大学综合评价2023/3/31

2023年浙江万里学院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初审通过名单公示

2023年浙江万里学院综合评价,2023年浙江万里学院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初审通过名单公示
2023年浙江万里学院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2023年浙江万里学院综合评价2023/3/31

宁波诺丁汉大学2023年浙江省三位一体报名即将截止

2023年宁波诺丁汉大学综合评价,宁波诺丁汉大学2023年浙江省三位一体报名即将截止,请自查报名材料是否符合要求
2023年宁波诺丁汉大学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2023年宁波诺丁汉大学综合评价2023/3/31

温州肯恩大学2023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材料评审结果公布

2023年温州肯恩大学综合评价,温州肯恩大学2023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材料评审结果公布
2023年温州肯恩大学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2023年温州肯恩大学综合评价2023/3/31

温州大学2023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缴费指南

2023年温州大学综合评价,温州大学2023年“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缴费指南
2023年温州大学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2023年温州大学综合评价2023/3/31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2023年校考须知-现场考试

2023年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艺术类招生简章,上海视觉艺术学院2023年校考(现场考试)须知
2023年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艺术类招生简章
艺术类招生简章2023年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艺术类招生简章2023/3/31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2023年广播电视编导、摄影专业校考三试须知及操作手册

2023年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艺术类招生简章,上海视觉艺术学院2023年广播电视编导、摄影专业校考(三试)须知及操作手册
2023年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艺术类招生简章
艺术类招生简章2023年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艺术类招生简章2023/3/31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

艺考热搜

艺考数据
艺考资源站

  • 艺考分数线
  • 艺考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