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族大学简介

四川高考最新信息
2012-7-25 16:00:09 文/阮婷
西南民族大学是中央部属高校,隶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是一所囊括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管、医等11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民族高等学校。学校坐落于有天府之国、芙蓉之都之美誉的锦绣成都,与闻名中外的武侯祠毗邻。学校前身为西南民族学院,创建于1950年7月,并于1951年6月1日正式成立,2003年4月学校更名为“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是在周恩来、邓小平、王维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关怀下,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民族院校之一,现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
学校占地面积3000余亩,分为老校区(研究生校区)、新校区(本科生校区)和太平园校区(预科生校区)三个校区以及阿坝州红原县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高科技研发基地,校舍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目前已在云南、贵州、广西、新疆、西藏、内蒙古、吉林等地区实现了本科第一批次招生。
学校有56个民族在校学生2.5万余人,有教职员工1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300余人,副高以上职称570余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300余人。有46人先后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现有22人为国家民委或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53人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聘请国内外客座教授200余人,其中院士6人。
西南民族大学始终遵循“加强基础、拓宽口径、提高能力、办出特色”的原则,坚持不懈地推进以学分制改革为龙头的各项教学改革,切实加强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水平。
“十一五”期间,学校将继续坚持“二为”办学宗旨,弘扬“和合偕习、自信自强”的民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深化改革,铸造品牌,坚持走内涵发展为主、教学科研并重的办学之路,推进“一体两翼”格局建设,促进学校和谐发展,推动学校从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在今后一段时间里,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方向明确、特色鲜明、实力雄厚、环境优美、人民满意的现代化民族大学。
校园占地面积3000余亩,分为老校区、新校区、太平园校区三个校区和阿坝州红原县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高科技研发基地,校舍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
学校现有56个民族的在校学生2.5万余人,有教职员工1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300余人,副高以上职称570余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300余人。有46人先后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现有22人为国家民委或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53人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聘请国内外客座教授200余人,其中,院士6人。
学校下设23个教学单位;有本科专业69个,硕士点100个,专业学位10个,博士点7个,博、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现有1个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10个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1个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培育)学科,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本科特色专业,5个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1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含1个国家民委与教育部共建实验室),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目前,学校馆藏图书资料340万册,教学科研实验设备总值2.87亿余元;建立了较完善的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办学基础设施和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均达到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指标A级标准。
更多西南民族大学高考招生计划、录取分数线、录取查询相关信息请点击西南民族大学专题页:/gaokao/Special/xinanminzudax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