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大学简介

四川高考最新信息
2012-7-23 15:40:32 文/冉莉
西华大学是2003年4月16日经教育部批准,由原四川工业学院和原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2008年9月25日四川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并入西华大学。四川工业学院的前身四川农业机械学院建于1960年,是国家为实现农业机械化在当时的全国7个大区分别布点所建立的综合性农业机械学院之一,1978年被四川省政府列为省属重点大学,1983年更名为四川工业学院。
学校现有校本部、彭州校区、人南校区三个办学点。校园面积近3000亩。校本部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都,毗邻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西区,西依望丛帝乡、扬雄故里,岷江水自都江堰而下从校园蜿蜒流过。校园环境大气优雅,植被葱郁,景色宜人,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自然环境,是成都市园林式单位和四川省绿化先进单位,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学校以“求是、明德、卓越”为校训,秉承“知难而进,自强不息”的办学优良传统,坚持“教学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思路,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坚持内涵发展,提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育具有西华特色的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
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学校现有16个学科型学院,1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4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另有5个独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其中工程硕士具有11个领域),63个本科专业,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艺术、体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学校面向全国25个省(市)招生,并招收空军国防生和健美操、乒乓球、跆拳道高水平运动队学生。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5000余人,学科型研究生和工程硕士研究生1500余人。学校目前拥有1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马克思主义理论、物理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软件工程;另拥有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外国语言文学、应用数学、信号与信息处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学校拥有工程硕士、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其工程硕士有11个领域:计算机技术、材料工程、机械工程、动力工程、水利工程、电气工程、车辆工程、食品工程、控制工程、软件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学校拥有4个国家级和11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重点学科:流体机械及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材料加工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企业管理、食品科学(培育),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流体及动力机械;1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汽车测控与安全;有9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流体机械、汽车工程、特种材料及制备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制造与自动化、食品生物技术、高性能科学计算、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智能技术与网络信息处理;有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二级实验室:中药生物技术;有1个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还拥有6个省级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54个研究所、检测中心。建有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 具有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权资格,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与国内几所重点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各类建设人才15万余名,已经成为四川省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才和智力支持的重要基地。
校园网主干1000兆、出口3×100兆。教务管理、党政办公、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等均实现网络化。图书馆藏书及电子文献总量360万册。
学校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爱岗敬业的师资队伍,并有一批享受国家和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和教授,4名院士受聘出任学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4名院士、43位全国知名教授受聘担任学校的兼职教授。学校现有教授和副教授750余名,目前硕士生导师近300人。
学校坚持科研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承担了多项国家“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国家“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重点攻关项目和部省级重点科研课题,以及大量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的横向课题。在现代制造技术、流体机械、信息技术、新材料研究、汽车清洁能源、区域经济等领域获得多项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和科技进步奖。
学校遵循“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素质”的原则,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一、二课堂互动,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不断增强。近几年来,该校学生在全国“挑战杯”、“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比赛”、“机器人足球大赛”等国内外重大竞赛中,获得国际奖6项、国家级奖155项,省级奖182项。学校是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近几年来,我校大学生参加全国及省市的文化艺术比赛共获奖125项;在国际体育活动赛事中获1项第八名,在国家级、省市级各类体育竞赛中取得团体冠军36个,获得176人次个人第一名。学校连续十年被评为大学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和全国先进单位。学生的实干和创新精神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85%以上。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同15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所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并与美国10所州立大学合作,建立了“1-2-1”人才培养模式;与日本山口大学、韩国又松大学等高校开展学生交换生及教师交流等项目。
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各类建设人才16万余名,已经成为四川省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才和智力支持的重要基地。学校正在深化改革,坚持科学发展,努力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大胆创新,在学科上办出特色,把学校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为西部大开发和四川省的跨越式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