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填报,什么是平行志愿?

2022高考
2019/5/5
近年来,随着高考逐渐改革,大部分省份已经实行平行志愿填报方式,平行志愿优势十分明显,可体现在“三减少、三提高”,即考生填报志愿风险减少,高分考生落榜现象减少,高校录取断档现象减少;考生志愿与录取高校计划的匹配度提高,考生对录取的满意度提高,高校录取计划的满足率提高,虽然如此,但仍存在着风险与机会。
平行志愿常见词解析
(1)位次
即省级排名名次,是按成绩在省里排队的位置,比如排到第100名,位次就是100。
(2)投档
各地招办根据考生分数、志愿填报情况和各大学在该地的有效招生计划调档比例,把考生档案投放给招生学校,按照名次排序从前到后依次投档。
(3)先后志愿
是指考生填报的ABCDEF六个志愿(各省份可填报志愿数量各不相同)的先后顺序,计算机在检索时,会按照考生填报的志愿顺序依次检索。
平行志愿投档三原则
(1)位次优先
“分数优先”是对应以前志愿填报的“志愿优先”原则,也是平行志愿的精髓。就是说,所报的六个志愿院校均是按照分数高低来进行投档,而不是按照志愿排名。
(2)遵循志愿
考生所填的多个院校志愿是属于并列关系,但仍存在着自然排列顺序,计算机系统会按照考生填报ABCD的志愿顺序去依次检索院校,严格遵循考生所填志愿的顺序。先从A志愿开始检索,如不符合条件,再检索B,如符合条件(考生分数达到B校在该省的最低录取批次线则为符合条件),考生档案被投放给B校,且不再检索后面的CDEF志愿,而开始检索下一位考生。
(3)一轮投档
对于考生个人来讲,同一批次只能将电子档案投出一次,即考生只能投档到一所志愿院校,如考生被投档到某大学后,若因为专业、身体等原因被退档,则不能参加剩余的志愿投档,只能参加同批次征求志愿或下一批次的投档。
如何防止踏入“退档坑”
综合盘点分析几种可能退档的情况,2019届家长和考生应仔细阅读,谨防入“坑”。
(1)了解问题本质,为何会产生退档
首先,计算机系统会根据考生所填志愿院校进行检索,一旦有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就会自动投档,但录取与否是学校的决定,投档线并不等于录取线。过了投档线相当于用门票(投档)进了学校大门,接下来还有专业志愿的检索,所填志愿专业是大门内你想去的房间,有的房间门槛(专业分数线)高你进不去,有的房间已经满人(人数限制)关门了你也进不去,刚好符合又有空位的房间你才能进去(录取成功),但如果你想去的房间都进不去(专业志愿落选),学校可以送你到别的、有空位置的房间(专业调剂),如果你又不想去别的房间(没有服从专业调剂),那学校只能请你从后门离开了,也就是退档。
高校退档的主要原因:单科成绩低;身体条件受限;专业不服从调剂。
(2)退档理由一,单科成绩低
所报专业相关科目成绩偏低,许多高校招生不仅要求总分达到录取分数线,并且对所报专业相关科目的成绩也有一定的要求。如外语专业的考生,英语成绩要达到100分;录取汉语言文学专业要求语文成绩达到90分;录取到经济类专业数学成绩至少要达到100分等。一般来说,文史类专业、外语类专业、中医学类专业对语文、文综科目的成绩要求较高;理工类专业对数学、理综科目的成绩要求高一些。医学类专业、对化学、生物科目的成绩要求较高;外语、外贸专业,对外语笔试成绩和口试成绩都有一定要求。
(3)退档理由二,身体条件受限
有部分专业对身体条件限制,建议考生熟悉体检标准和特殊院校招生录取条件,如身高、听力、色弱、色盲、肢体、口吃、性别,男女录取比例等。详细了解所报院校招生章程的信息、要求,保证自身条件符合该专业的报名要求
(4)退档理由三,专业不服从调剂
由于考生填报专业志愿不均衡,专业录取生源冷热不均,有的专业出现计划空额,有的专业考生爆满。高校为完成国家招生计划,需要将志愿专业落选考生调拨到招生不满的专业。所以填报志愿时设计了“服从专业调剂”栏,由考生选择。当所报专业(从第一个专业到最后一个专业)都无法录取时,考虑考生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如果“服从专业调剂”,意味着该院校在本省该批招生的任何专业都可被录取,但不会被调到该校未在本省投放计划的专业。如果不服从调剂的话,当所报专业都无法录取时,直接退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