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黑龙江高考语文作文点评(全国2卷)

黑龙江高考最新信息
2016/6/9
哈三中教师解读高考作文:加强对文化素养考查凸显考试对人才培养和价值引导作用
人民网哈尔滨6月8日电(杨海全)2016年高考语文科目的考试已经结束,语文试卷最引人瞩目的首推作文题。2016年全国二卷语文作文命题关注语文素养,加强对文化素养的考查,凸显了考试对人才培养和价值引导的作用,从而实现高考作文试题独特的教育功能。
2016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的考查,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稳健中有调整
延续2015年全国Ⅱ卷命题的设计理念,紧密结合“立德树人”的宗旨,体现对提升“文化素养”的追求,考查学生对核心语文素养的认知。选材、命题,体现了立意的综合性、思辨性和批判性,与2015年“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模式,基本一致。有明确的“任务指令”,——“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就是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语文学习经历阐述三种主要提升语文素养的途径对自身语文学习的影响。另外从作文要求来看,有一定的调整。比如说“不得泄露个人信息”,这个是以前没有过的,可见高考更强调诚信了。立意方面,以前是“自主确定立意”,今年是“明确立意”,更强调了立意的明确性。正是对“任务驱动型”作文特点的明确体现。
二、贴近学生生活
高考作文更加的“接地气”,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学习生活,在审题上应该不会造成障碍。如果说2015年的全国二卷作文试题指向社会生活,关注生活中的人作为个体存在的价值意义,以及对他人乃至全社会的价值和意义——“谁最有风采”;那么这个题目的指向就是要让学生关注自身,关注自身的发展提升。而作为中学生来说,语文学习是其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自我发展提升的基石。并且这样的题目更能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对学生来说,学生每天学习中都会接触到这个内容,有话可写。从社会导向来看,“全民阅读”,是今年的热点,而材料中提高语文素养的方法其中有一条就是“阅读”,切合时代脉搏。而且题目阐述内容,既涉及学生的个人价值的提升,也回答对整个社会、国家的执行力等内容的思考,题目切合了个人、国家和社会,充满了正能量。
三、注重思辨和反思
此作文题目更加关注对语文学科本身的学习反思,是一道真正具有浓郁的语文味的题目,只是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还要明确的体现“语文的味道”,不能一味的客观的论述,毕竟这不是谈语文教学的论文。题目引导学生思考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及其作用,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语文学习实际,思考提升语文素养的途径。因此学生必须对“素养”尤其是“语文素养”这样的关键词进行解读,明确自己的看法。此作文题有反思总结意味。十二年的语文学习经历,很少有人真正深入地反思过自己的语文学习,并且要比较学习的三种途径,阐述自己的看法和理由。在考场上对自己的语文学习经历的反思可能让我们的学生终身受益,让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更体现了高考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