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与三本合并后对考生的影响有哪些

2022高考
2019/8/6
2019年高考录取工作基本结束,录取通知书也基本发放在考生的手里。但是今年也出现了一些分数考上大学,却因为没有报好大学,出现滑档,使自己高考的分数没有充分的利用,让自己原本你自己有差距的同学上了同一所大学。很多人感到非常的不值,毕竟高考的分数都是自己一分一分拼搏出来的,分数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实在可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而且这样的情况都出现在分数刚好在二本,三本之间的同学,这不得不谈起二本,三本合并这件事。二本、三本合并这项措施,到底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有利的方面在哪里,不利的方面又在哪里?今天小编就仔细讲讲二本,三本合并这项措施。
1、三本合并这项政策对二本、三本生源不足,实力不强的学校十分有利
在教育部颁发二本、三本合并这项政策以后。各省的教育部门纷纷进行了改革,很多以前的三本学校变成了二本学校,三本学校的消失,使原本二本与三本之间的四五十分之间的分差忽然变得没有那么清晰。像以前的话,分数在二本线以上的学生,一般都会报考二本院校。如果自己分数太低,在二本的边缘,想报考一个比较好就业的专业,才会去选择三本学校。二本、三本合并这个政策,就直接打破了这样的界限。由于二本,三本学校众多,考生在报考志愿的时候也往往比较难以抉择,第一怕自己报的太高,录取不到,第二又怕自己一不小心报到了以前的三本学校,所以呢,在这样矛盾的心理下,为了保底,很多人选择了比较保守的想法。都不敢去包每种分数比较高的老牌二本学校,都是比较保守的,采取折中的方法。
在这样的心理下,很多以前的三本学校就往往会吸收到一些比较好的生源。在以前的话,这种情况是根本不存在的,也叫做捡漏考生。这样产生的后果就往往比较伤害那些老牌的二本名校,所以为了吸引生源,他们往往提高以往的录取分数,你起来证明自己是老牌的实力二本。考生不敢报高,学校又提升了分数,这就往往使分数与生源不匹配,出现了这样的漏洞。所以这会是一个极大的利好对一些以前是三本的学校,而以前的三本学校大部分是民营的大学,并不是公立的大学。论资源、实力都不如公立的大学,但他们却招到了比以往多而且优质的生源,他们收费更贵,实力却不强,毕竟是民营学校,他们的经费都来自学费。这样的话,对于那些老牌的二本学校是非常不公平的,他们不仅会漏掉一部分优质的生源,且学费并不高。
2、最大的影响者是分数在二本之间徘徊的考生
二本、三本合并政策之后,最受伤害的当然是分数在二本之间徘徊的考生。像以前的话,他们能够明显得选出自己的大学。但在这个政策之后,二本学校的选择范围更广了,学校更多啦,这看起来对考试来说是一个选择更自由。因为可供的选择学校更多,这就意味着可以选择不同的城市。但是的话,由于学校多了,信息也更杂了。面对如此多的学校和专业,以及自己分数的匹配度。导致很多分数不高的二本的同学在选择的方面就会更加谨慎。
不想浪费自己的分数去一个以前的三本学校,也怕自己报的太高,分数不够,出现滑档,甚至可能上不了大学。所以这时候对考生们来说不仅是意志与智力的考验,也包含一些自身运气的部分。所以很多同学为了保险起见,尽管以往的分数自己能够达到那个学校,但都会采取保底的方法,以免出现大的失误。所以这种情况导致的结果就是老牌二本少有人报,名不见经传的三本却火了起来。
当然二本与三本合并的政策也一定程度的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让更多的人有大学上,提高了我国大学教育程度。一个事物出现都有利有弊,具体发展如何,还是交给时间来决定吧。你们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