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清远职业技术学院自主招生材料工程技术专业考试大纲

广东高职单招
2015/3/20
2015年清远职业技术学院自主招生考试材料工程技术专业考试大纲(现代学徒制水泥方向)
(本考试大纲包括专业综合理论和专业技能考试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 专业综合理论考试大纲
一、考试基本要求
1、了解国家标准《图幅》、《比例》、《字体》和《图线》中常用的基本规定;
2、掌握尺寸注法的规定;
3、能对平面图形进行尺寸分析、线段分析,掌握平面图形的基本作图方法;
4、了解投影法的分类及正投影法的基本特性;
5、熟练掌握三视图的三等关系和六向方位关系;
6、了解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特性;
7、了解基本几何体的投影特点,掌握在立体表面取点的方法(对圆环不作要求);
8、了解我国技术图样中采用的投影法规定;
9、了解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定义;了解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分类;
10、了解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原材料;
11、掌握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及特性;
12、了解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凝结硬化过程;
13、 掌握通用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技术性质(细度、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强度和强度等级)和评判规则;
14、掌握通用硅酸盐水泥的性能特点及应用;
15、掌握材料的主要物理性质的概念和实际意义;
16、掌握材料主要物理性质(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密实度、孔隙率、空隙率、质量吸水率、体积吸水率、含水率、耐水性)的计算及换算;
17、熟悉水泥巡检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
18、掌握本企业水泥核心生产设备型号、结构和工作原理;
19、熟悉水泥生产中的故障现象,能够辨别故障;
20、掌握水泥生产工艺流程;
21、了解水泥生产未来发展趋势。
二、考试内容
1、尺寸标法;
2、平面图形的基本作图;
3、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作图;
4、三视图的三等关系和六向方位关系;
5、硅酸盐水泥概念;
6、硅酸盐水泥种类;
7、常见硅酸盐水泥生产原料;
8、硅酸盐水泥熟料成分;
9、硅酸盐水泥技术指标;
10、材料物理性质;
11、材料细度检测方法;
12、材料堆积密度计算与检测方法;
13、材料力学性能相关概念;
14、水泥巡检岗位职责;
15、水泥生产工艺流程;
16、水泥生产核心设备相关知识;
17、水泥生产常见故障和现象;
18、水泥生产发展趋势。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考试题型及分值
单选题 90~105分(占50%~70%)
多选题 15~30分(占10%~30%)
判断题 15~30分(占10%~20%)
第二部分 专业技能考试大纲
一、技能考试要求
1、掌握称取物料过程中的大料小料顺序的基本操作;
2、掌握容量瓶和移液管等化学仪器的基本操作和使用;
3、掌握所需要的一定浓度溶液的配制;
4、掌握在化学分析中对于硅酸盐产品成分的分析滴定;
5、掌握水泥物性检测常规仪器的操作;
6、掌握水泥物性指标的检测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
7、熟悉水泥窑、磨基本操作。
8、熟悉电焊、气割操作流程。
二、技能考试内容
1、物料的称量;
2、容量瓶和移液管等常用化学仪器的使用及一定浓度溶液的配制;
3、水泥化学成分的滴定与分析;
4、水泥物理性能检测常用仪器的操作;
5、水泥物理性能检测。
6、水泥窑、磨基本操作。
7、电焊、气割操作。
三、考试形式及考场要求
实验室或车间技能操作,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30分钟。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
2015年自主招生考试材料工程技术专业考试大纲
(现代学徒制陶瓷方向)
(本考试大纲包括专业综合理论和专业技能考试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 专业综合理论考试大纲
一、考试基本要求
1、了解国家标准《图幅》、《比例》、《字体》和《图线》中常用的基本规定;
2、掌握尺寸注法的规定;
3、能对平面图形进行尺寸分析、线段分析,掌握平面图形的基本作图方法;
4、了解投影法的分类及正投影法的基本特性;
5、熟练掌握三视图的三等关系和六向方位关系;
6、了解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特性;
7、了解基本几何体的投影特点,掌握在立体表面取点的方法(对圆环不作要求);
8、了解我国技术图样中采用的投影法规定;
9、了解陶瓷生产使用的各种原料及其质量评价;
10、掌握粘土的组成,工艺性质及加热变化、石英的晶型转化和长石的熔融特性以及粘土、石英和长石在陶瓷生产中的作用;
11、了解其他矿物原料和工业废料在陶瓷生产中的应用;
12、了解陶瓷原料的粉碎;
13、掌握坯料配方的依据和配方基础计算;掌握制定坯料配方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14、掌握釉料配方的依据和配方基础计算;掌握制定釉料配方的原则、方法和步骤以及熔块的配制原则;
15、了解原料的预处理和配料、除铁、过筛、搅拌过程;掌握坯料的细粉磨中影响球磨机粉磨效率的因素;
16、了解练泥和陈腐;掌握可塑坯料、注浆坯料、压制坯料的制备过程和对各种坯料的工艺性能要求,泥浆脱水中影响压滤效率和喷雾干燥效率的因素;
17、了解坯体的干燥过程,干燥坯体的几种方法;掌握在干燥过程中坯体会发生哪些变化,干燥时容易产生的缺陷及防止方法;
18、掌握釉浆制备过程及对釉浆工艺性能有哪些要求;了解釉浆制备过程及施釉方法和釉料制备及施釉引起的常见缺陷;
19、掌握材料主要物理性质(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密实度、孔隙率、空隙率、质量吸水率、体积吸水率、含水率、耐水性)的计算及换算;
20、理解陶瓷坯体在烧成过程中各温度段所经历的主要物理、化学反应;了解坯体在烧成过程中显微结构的变化与釉层的形成;了解烧成过程中常用的窑具及装窑控制;熟悉烧成过程中常见缺陷产生原因和防止 。
21、了解低温快烧技术;
22、掌握陶瓷生产工艺流程;
23、了解陶瓷生产未来发展趋势。
二、考试内容
1、尺寸标法;
2、平面图形的基本作图;
3、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作图;
4、三视图的三等关系和六向方位关系;
5、陶瓷生产使用的各种原料及其质量评价;
6、粘土的组成、工艺性质及加热变化,石英的晶型转化和长石的熔融特性以及粘土、石英和长石在陶瓷生产中的作用;
7、其他矿物原料和工业废料在陶瓷生产中的应用;
8、陶瓷原料的粉碎;
9、坯料配方的依据和配方基础计算;制定坯料配方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10、釉料配方的依据和配方基础计算;制定釉料配方的原则、方法和步骤以及熔块的配制原则;
11、原料的预处理和配料、除铁、过筛、搅拌过程;坯料的细粉磨中影响球磨机粉磨效率的因素;
12、了解练泥和陈腐;掌握可塑坯料、注浆坯料、压制坯料的制备过程和对各种坯料的工艺性能要求,泥浆脱水中影响压滤效率和喷雾干燥效率的因素;
13、坯体的干燥过程、干燥方式及干燥缺陷与防止方法;
14、釉浆制备过程、釉浆工艺性能、施釉方法和釉料制备及施釉引起的常见缺陷;
15、材料主要物理性质;
16、陶瓷坯体烧成及烧成过程中常见缺陷产生原因和防止 ;
17、低温快烧技术;
18、陶瓷生产工艺流程;
19、陶瓷生产未来发展趋势;
20、材料细度检测方法;
21、材料力学性能相关概念。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考试题型及分值
单选题 90~105分(占50%~70%)
多选题 15~30分(占10%~30%)
判断题 15~30分(占10%~20%)
第二部分 专业技能考试大纲
一、技能考试要求
1、掌握称取物料过程中的大料小料顺序的基本操作;
2、掌握容量瓶和移液管等化学仪器的基本操作和使用;
3、掌握所需要的一定浓度溶液的配制;
4、掌握在化学分析中对于硅酸盐产品成分的分析滴定;
5、掌握陶瓷物性检测常规仪器及试验设备的操作;
6、掌握陶瓷生产过程中工艺技术参数的检测方法及数据处理;
二、技能考试内容
1、物料的称量;
2、容量瓶和移液管等常用化学仪器的使用及一定浓度溶液的配制;
3、陶瓷原料化学成分的滴定与分析;
4、陶瓷物理性能检测常用仪器及试验设备的操作;
5、陶瓷物理性能检测;
6、陶瓷生产各环节工艺参数检测。
三、考试形式及考场要求
实验室或车间技能操作,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30分钟
(本考试大纲包括专业综合理论和专业技能考试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 专业综合理论考试大纲
一、考试基本要求
1、了解国家标准《图幅》、《比例》、《字体》和《图线》中常用的基本规定;
2、掌握尺寸注法的规定;
3、能对平面图形进行尺寸分析、线段分析,掌握平面图形的基本作图方法;
4、了解投影法的分类及正投影法的基本特性;
5、熟练掌握三视图的三等关系和六向方位关系;
6、了解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特性;
7、了解基本几何体的投影特点,掌握在立体表面取点的方法(对圆环不作要求);
8、了解我国技术图样中采用的投影法规定;
9、了解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定义;了解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分类;
10、了解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原材料;
11、掌握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及特性;
12、了解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凝结硬化过程;
13、 掌握通用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技术性质(细度、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强度和强度等级)和评判规则;
14、掌握通用硅酸盐水泥的性能特点及应用;
15、掌握材料的主要物理性质的概念和实际意义;
16、掌握材料主要物理性质(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密实度、孔隙率、空隙率、质量吸水率、体积吸水率、含水率、耐水性)的计算及换算;
17、熟悉水泥巡检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
18、掌握本企业水泥核心生产设备型号、结构和工作原理;
19、熟悉水泥生产中的故障现象,能够辨别故障;
20、掌握水泥生产工艺流程;
21、了解水泥生产未来发展趋势。
二、考试内容
1、尺寸标法;
2、平面图形的基本作图;
3、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作图;
4、三视图的三等关系和六向方位关系;
5、硅酸盐水泥概念;
6、硅酸盐水泥种类;
7、常见硅酸盐水泥生产原料;
8、硅酸盐水泥熟料成分;
9、硅酸盐水泥技术指标;
10、材料物理性质;
11、材料细度检测方法;
12、材料堆积密度计算与检测方法;
13、材料力学性能相关概念;
14、水泥巡检岗位职责;
15、水泥生产工艺流程;
16、水泥生产核心设备相关知识;
17、水泥生产常见故障和现象;
18、水泥生产发展趋势。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考试题型及分值
单选题 90~105分(占50%~70%)
多选题 15~30分(占10%~30%)
判断题 15~30分(占10%~20%)
第二部分 专业技能考试大纲
一、技能考试要求
1、掌握称取物料过程中的大料小料顺序的基本操作;
2、掌握容量瓶和移液管等化学仪器的基本操作和使用;
3、掌握所需要的一定浓度溶液的配制;
4、掌握在化学分析中对于硅酸盐产品成分的分析滴定;
5、掌握水泥物性检测常规仪器的操作;
6、掌握水泥物性指标的检测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
7、熟悉水泥窑、磨基本操作。
8、熟悉电焊、气割操作流程。
二、技能考试内容
1、物料的称量;
2、容量瓶和移液管等常用化学仪器的使用及一定浓度溶液的配制;
3、水泥化学成分的滴定与分析;
4、水泥物理性能检测常用仪器的操作;
5、水泥物理性能检测。
6、水泥窑、磨基本操作。
7、电焊、气割操作。
三、考试形式及考场要求
实验室或车间技能操作,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30分钟。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
2015年自主招生考试材料工程技术专业考试大纲
(现代学徒制陶瓷方向)
(本考试大纲包括专业综合理论和专业技能考试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 专业综合理论考试大纲
一、考试基本要求
1、了解国家标准《图幅》、《比例》、《字体》和《图线》中常用的基本规定;
2、掌握尺寸注法的规定;
3、能对平面图形进行尺寸分析、线段分析,掌握平面图形的基本作图方法;
4、了解投影法的分类及正投影法的基本特性;
5、熟练掌握三视图的三等关系和六向方位关系;
6、了解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特性;
7、了解基本几何体的投影特点,掌握在立体表面取点的方法(对圆环不作要求);
8、了解我国技术图样中采用的投影法规定;
9、了解陶瓷生产使用的各种原料及其质量评价;
10、掌握粘土的组成,工艺性质及加热变化、石英的晶型转化和长石的熔融特性以及粘土、石英和长石在陶瓷生产中的作用;
11、了解其他矿物原料和工业废料在陶瓷生产中的应用;
12、了解陶瓷原料的粉碎;
13、掌握坯料配方的依据和配方基础计算;掌握制定坯料配方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14、掌握釉料配方的依据和配方基础计算;掌握制定釉料配方的原则、方法和步骤以及熔块的配制原则;
15、了解原料的预处理和配料、除铁、过筛、搅拌过程;掌握坯料的细粉磨中影响球磨机粉磨效率的因素;
16、了解练泥和陈腐;掌握可塑坯料、注浆坯料、压制坯料的制备过程和对各种坯料的工艺性能要求,泥浆脱水中影响压滤效率和喷雾干燥效率的因素;
17、了解坯体的干燥过程,干燥坯体的几种方法;掌握在干燥过程中坯体会发生哪些变化,干燥时容易产生的缺陷及防止方法;
18、掌握釉浆制备过程及对釉浆工艺性能有哪些要求;了解釉浆制备过程及施釉方法和釉料制备及施釉引起的常见缺陷;
19、掌握材料主要物理性质(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密实度、孔隙率、空隙率、质量吸水率、体积吸水率、含水率、耐水性)的计算及换算;
20、理解陶瓷坯体在烧成过程中各温度段所经历的主要物理、化学反应;了解坯体在烧成过程中显微结构的变化与釉层的形成;了解烧成过程中常用的窑具及装窑控制;熟悉烧成过程中常见缺陷产生原因和防止 。
21、了解低温快烧技术;
22、掌握陶瓷生产工艺流程;
23、了解陶瓷生产未来发展趋势。
二、考试内容
1、尺寸标法;
2、平面图形的基本作图;
3、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作图;
4、三视图的三等关系和六向方位关系;
5、陶瓷生产使用的各种原料及其质量评价;
6、粘土的组成、工艺性质及加热变化,石英的晶型转化和长石的熔融特性以及粘土、石英和长石在陶瓷生产中的作用;
7、其他矿物原料和工业废料在陶瓷生产中的应用;
8、陶瓷原料的粉碎;
9、坯料配方的依据和配方基础计算;制定坯料配方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10、釉料配方的依据和配方基础计算;制定釉料配方的原则、方法和步骤以及熔块的配制原则;
11、原料的预处理和配料、除铁、过筛、搅拌过程;坯料的细粉磨中影响球磨机粉磨效率的因素;
12、了解练泥和陈腐;掌握可塑坯料、注浆坯料、压制坯料的制备过程和对各种坯料的工艺性能要求,泥浆脱水中影响压滤效率和喷雾干燥效率的因素;
13、坯体的干燥过程、干燥方式及干燥缺陷与防止方法;
14、釉浆制备过程、釉浆工艺性能、施釉方法和釉料制备及施釉引起的常见缺陷;
15、材料主要物理性质;
16、陶瓷坯体烧成及烧成过程中常见缺陷产生原因和防止 ;
17、低温快烧技术;
18、陶瓷生产工艺流程;
19、陶瓷生产未来发展趋势;
20、材料细度检测方法;
21、材料力学性能相关概念。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考试题型及分值
单选题 90~105分(占50%~70%)
多选题 15~30分(占10%~30%)
判断题 15~30分(占10%~20%)
第二部分 专业技能考试大纲
一、技能考试要求
1、掌握称取物料过程中的大料小料顺序的基本操作;
2、掌握容量瓶和移液管等化学仪器的基本操作和使用;
3、掌握所需要的一定浓度溶液的配制;
4、掌握在化学分析中对于硅酸盐产品成分的分析滴定;
5、掌握陶瓷物性检测常规仪器及试验设备的操作;
6、掌握陶瓷生产过程中工艺技术参数的检测方法及数据处理;
二、技能考试内容
1、物料的称量;
2、容量瓶和移液管等常用化学仪器的使用及一定浓度溶液的配制;
3、陶瓷原料化学成分的滴定与分析;
4、陶瓷物理性能检测常用仪器及试验设备的操作;
5、陶瓷物理性能检测;
6、陶瓷生产各环节工艺参数检测。
三、考试形式及考场要求
实验室或车间技能操作,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30分钟